简介:摘要对40例胃窦隆起性病变行超声内镜检查患者术前行心里护理,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检查,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提示周密的术前准备,术中熟练的操作配合,严密观察病情,术后正确的健康指导等护理配合是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位改变对胃窦隆起性病变行小探头超声内镜(Min-probesonography)检查注水量的影响。方法对300例患有胃窦隆起性病变的患者行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在MPS检查前均经胃镜检查并发现胃窦部有隆起性病变,但诊断未能确定病灶来源。将30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行MPS检查时,实验组采取左侧俯卧位,对照组采取左侧位,观察检查完毕所需注水量。结果实验组平均注水量比对照组少。结论左侧俯卧位能减少对胃窦隆起性病变行MPS检查时的注水量,从而避免了向患者体内大量注水而引起患者腹胀不适等情况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1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ESD)治疗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选取 2019年 4月 -2020年 4月,我院收治的 60例实施 ESD治疗的上消化道隆起病变患者 50例,将其随机的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各 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实施 ESD专项护理,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60例患者通过 ESD术完整、彻底的剥离病变,手术顺利,手术效果比较明显,经过护理之后,患者恢复效果理想,均在手术后 5-7天出院,对照组 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出血, 3例患者出现胃肠减压管脱落,实验组患者没有术后大出血以及胃肠减压管脱落的情况。结论:对实施 ESD术治疗的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应用专项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缩短手术周期,避免一系列并发症的出现,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上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经临床病理确诊的胆囊隆起性病变患者48例进行分析,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观察其声像图特征,并与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小结节型胆囊癌、胆囊腺瘤、胆囊腺肌增生症、胆囊息肉在胆囊腔和病灶部位的位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基底部位宽窄和局部囊壁等情况上超声表现不同;恶性病变组在CDFI阳性率、血流分级、Vmax和RI上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隆起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准确率高,方法简单,能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一定指导,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超声内镜在胃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治疗方式的选择指导价值。方法观察黏膜表面的细微结构,对隆起性病变进行初步诊断,再行超声内镜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中病理确诊的124例,对色素胃镜诊断和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EUS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总诊断符合率为(97.4%),明显高于FICE技术胃镜(79.6%)。其中对平滑肌瘤、间质瘤、壁外脏器或病变压迫的诊断最佳。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6,P<0.01)结论EUS能准确判断表面光滑型胃隆起性病变的起源,并能较好地提示病变性质,对明确该类病变的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较高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检查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结直肠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9年10月天津市人民医院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并经EUS及手术切除后病理学确诊的229例结直肠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患者资料,分析病变的位置分布、种类、EUS特征及EUS初步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情况。结果病变部位以直肠[44.98%(103/229)]、升结肠[15.28%(35/229)]常见。病理结果显示病变以脂肪瘤最常见[34.93%(80/229)],部位以横结肠[22.50%(18/80)]、升结肠[20.00%(16/80)]为主;其次为神经内分泌瘤[33.63%(77/229)],部位以直肠[96.10%(74/77)]为主;再次为囊肿[18.78%(43/229)]。EUS下229例病变起源于黏膜下层215例,黏膜肌层11例,固有肌层3例。EUS诊断与病理结果整体诊断符合率为89.08%(204/229),EUS诊断符合率脂肪瘤为100.00%(80/80)、气囊肿为5/5、间质瘤为3/3、神经内分泌瘤为81.82%(72/88)、囊肿为89.13%(41/46)、平滑肌瘤为1/4、淋巴管瘤为2/5,颗粒细胞瘤、神经纤维瘤均为0。结论EUS对结直肠黏膜下病变的起源层次、回声特点及病变性质等具有较准确的诊断,但对颗粒细胞瘤及神经纤维瘤等少见肿瘤的诊断具有一定局限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采用微型探头超声胃镜的效果。方法纳入165例于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来院就诊的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常规胃镜和微型探头超声胃镜分别为患者进行检查并出具诊断结果,统计并对比两种技术手段临床诊断率和诊断符合率。结果微型探头超声胃镜临床诊断率为93.94%,诊断符合率为86.59%,明显高于胃镜的25.45%和29.27%(P<0.05)。结论微型探头超声胃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更高,能够直观探查病灶形态并高标准完成腔内管道壁及其相邻脏器的实时超声扫描,提高诊断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