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评价保留睾丸的肿瘤剜除术治疗儿童良性睾丸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0月到2009年3月收治的29例保留睾丸的肿瘤剜除术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平均发病年龄为42.6个月(4个月至12岁),临床表现均为无痛性阴囊肿块,除1例术前AFP升高外,其余术前AFP均在正常范围。结果均行保留睾丸的肿瘤剜除术,术后病理诊断:21例为成熟性畸胎瘤,2例为表皮囊肿,4例为皮样囊肿,1例为囊肿性病变伴肉芽肿形成,1例为未成熟畸胎瘤(后行睾丸切除术)。25例冰冻切片均诊断为良性病变。21例B超下计算肿瘤体积为(1.25±2.05)mL,患侧睾丸体积(含肿瘤)为(4.56±5.07)mL,肿瘤占睾丸体积比例为(54.3±30.11)%(6.04%~100%)。7例最近1次门诊随访术侧平均睾丸体积为(0.78±0.31)mL,与健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0例平均获随访34个月(4~72个月),无一例复发,患侧睾丸发育良好。结论保留睾丸的肿瘤剜除术可作为小儿睾丸良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简介:睾丸肿瘤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人体恶性肿瘤的1%,又是青年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故早期诊断与治疗显得非常重要。睾丸肿瘤发病率不高,有明显的地区与种族差异。瑞士发病率为(8.1~9.9)/105,丹麦为(7.2~8.0)/10^5,德国为(1.0~4.0)/10^5,美国为(2.1~2.3)/10^5,我国为(0.68~1.00)/10^5。亚洲和非洲少见,乌干达仅为0.09/10^5。据美国最新报道,2007年新发现睾丸肿瘤7920例,死亡380例。统计近年的美国睾丸肿瘤发病率增至5.3/10^5,是20—35岁人群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平均年龄为34岁,死亡平均年龄为39.5岁。睾丸肿瘤发病之高峰期是在婴儿期、青春前期和老年早期。婴儿最常患胚胎癌和畸胎瘤,青年人最常患畸胎瘤、胚胎癌和绒毛膜上皮癌,老年人最常患精原细胞瘤删。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原发性睾丸良性肿瘤的临床病历资料,探讨保留睾丸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83例小儿原发性睾丸良性肿瘤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年龄25 d至14岁,中位年龄32个月,<3岁49例,3~14岁34例。左侧43例,右侧37例,双侧3例。术后随访3~52个月(中位时间为26个月)。结果79例行保留睾丸手术,4例行睾丸根治性切除术。其中单侧成熟性畸胎瘤64例,单侧表皮样囊肿16例,双侧者3例。76例患儿获得有效随访,所有受访患儿未见残留睾丸萎缩或者肿瘤复发、转移等并发症。结论与成人不同,小儿原发性睾丸良性肿瘤的发生率在睾丸肿瘤中占据较高的比例,需要引起重视。保留睾丸的手术是睾丸良性肿瘤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简介:目的探讨睾丸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52例睾丸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46天~83岁,平均38.i岁,左侧75例,右侧74例,双侧3例。其中年龄〈20岁者24例,〉60岁者29例,20~60岁者99例;临床表现以睾丸肿块为主122例,伴睾丸坠胀疼痛22例,腹部包块者8例,睾丸透光试验阴性者148例,合并隐睾21例。根据睾丸肿瘤临床分期标准:Ⅰ期115例,Ⅱ期26例,Ⅲ期11例。136例行手术治疗,其中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124例,病理明确为精原细胞瘤接受放疗73例,为非精原细胞瘤再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16例;同期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加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12例,3例淋巴瘤为病理活检取得,淋巴瘤患者转科行化疗或放疗,病理证实而放弃治疗病例3例。结果病理证实精原细胞瘤97例,睾丸淋巴瘤13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1例,成熟畸胎瘤9例,非成熟型畸胎瘤5例,卵黄囊瘤5例,睾丸间质细胞瘤5例,胚胎癌3例,睾丸胚胎型横纹肌肉瘤2例,睾丸网状腺癌1例,睾丸黏液腺癌1例。术后随访13~90个月,失访21例,随访的精原细胞瘤患者i、5年生存率分别为95.5%(85/89)和85.4%(76/89);非精原细胞瘤患者42例,1、5年生存率分别为81.0%(34/42)和54.8%(23/42),随访死亡患者均死于肿瘤转移或复发。结论睾丸肿瘤的预后与病理类型、分期和治疗方式均有关,精原细胞瘤预后最佳,混合性生殖细胞瘤预后较好。对精原细胞瘤患者可采用根治性睾丸切除术或手术加放疗;非精原细胞瘤宜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加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等综合治疗。早期诊断及治疗对睾丸肿瘤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睾丸部分切除术(PO)治疗良性睾丸肿瘤的临床疗效和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21年7月在本院行睾丸部分切除术的16例良性睾丸肿瘤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析肿瘤标志物、病理和并发症情况,比较睾丸囊性与实性病变的临床特点。结果睾丸囊性病变11例,包括睾丸表皮样囊肿5例,睾丸囊肿6例;睾丸实性病变5例,包括畸胎瘤2例,睾丸间质细胞瘤、异位骨化和结核性肉芽肿各1例。与睾丸实性病变相比,睾丸囊性病变的最大直径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睾丸囊性与实性病变患者的年龄、病程、手术时间、肿瘤标志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40.5±28.8)个月,所有患者无睾丸附睾炎、尿路感染、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良性睾丸肿瘤的病理类型多种多样,睾丸囊性病变的大小一般大于睾丸实性病变,PO是一种在技术上可行、安全、能有效治疗良性睾丸肿瘤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超声对睾丸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本研究共纳入50名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入院的睾丸肿瘤和肿瘤样病变患者。收集了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了比较。根据疾病类型对患者进行分类,包括6名患者(12%)为纤维性假瘤,1名患者(2%)为睾丸结核,23名患者(46%)为精原细胞瘤,3名患者(6%)为淋巴瘤,3名患者(6%)为混合生殖细胞瘤,3名患者(6%)为畸胎瘤,以及3名患者(6%)为胚胎性癌。胚胎癌患者占6%,1例支持性肿瘤患者占2%,7例其他肿瘤患者占14%。结论:超声波对睾丸肿瘤和肿瘤样病变表现出很高的诊断价值。此外,结合患者的年龄和临床症状可以提高诊断和鉴别的准确性。基于本研究的结果,作者建议应考虑将超声作为睾丸肿瘤和肿瘤样病变患者的主要诊断工具。
简介:摘要第5版WHO泌尿及男生殖器官肿瘤分类已于2022年5月出版,与2016年第4版WHO分类相比,睾丸肿瘤虽然在基础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但第5版分类仍然植根于形态学,保留了第4版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命名法。本文将就第5版分类中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性索-间质肿瘤以及睾丸附属器官肿瘤相关的主要更新内容进行解读。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对睾丸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睾丸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比、分析诊断结果和病理结果。结果依据不同病症划分患者,包括精原细胞瘤23例,占比为46%;纤维性假瘤6例,占比为12%;淋巴瘤3例,占比为6%;畸胎瘤3例,占比为6%;混合型生殖细胞瘤3例,占比为6%;胚胎性癌3例,占比为6%;睾丸结核1例,占比为2%;支持性肿瘤1例,占比2%;其他病症7例,占比为14%。结论超声能够对睾丸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作出较好的诊断和鉴别,且诊断敏感性、经济性较高,极具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