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肤光方及其加减方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甲氧西林敏感株和耐药株的抑制作用.方法运用纸片扩散法和平板打孔法观察肤光方及其加减方对体外分离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株和耐药株生长的影响,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各组方对两型金葡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纸片法结果显示除清热燥湿方外,其余各组方对金葡菌甲氧西林敏感株和耐药株均有抑制作用(P<0.05),打孔法结果显示各组方对金葡菌甲氧西林敏感株和耐药株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P<0.05).结合各组方的MIC值发现,肤光方、祛风止痒方、收敛解毒方、清热解毒燥湿方、清热解毒方和清热燥湿方抑菌活性依次减弱,其中收敛解毒方和清热解毒燥湿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肤光方及其加减方对金葡菌甲氧西林敏感株和耐药株均具有抑菌活性.
简介:摘要MicroRNAs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调节脂质代谢的因子。最近发现的microRNA-33aandb(miR-33a/b)在体内胆固醇和脂肪酸代谢动态平衡中起着很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些microRNA嵌入在固醇响应元件结合蛋白基因(SREBF2和SREBF1)中,通过抑制参与到胆固醇输出和脂肪酸氧化的基因,比如ABCA1,CROT,CPT1,HADHB和PRKAA1,转录后调节胆固醇和脂肪酸代谢。miR-33a/b促进细胞内脂质沉积。在新近的动物实验研究中表明抑制这些小干扰RNA对脂蛋白代谢的调节有很显著的影响,包括增加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HDL)和减少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甘油三酯的代谢。这些新的发现支持了microRNA拮抗剂在治疗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和相关代谢疾病中的潜在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肤痒颗粒联合非索那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非索那定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肤痒颗粒,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9%(46/4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0%(30/3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4/4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3/3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皮肤病生活质量(DLQI)量表评分及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肤痒颗粒联合非索那定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而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两药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妇肤康喷雾剂联合甲硝唑在细菌性阴道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灌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灌洗治疗基础上应用妇肤康喷雾剂及甲硝唑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且复发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肤康喷雾剂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足踝部手术患者采用特肤生(上海硅健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硅基创面修复材料)治疗的效果,以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便于其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方法本次研究的开展时间为2012年2月-2013年10月,入选研究的患者均为该阶段在本院接受足踝部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92例,所有患者均有长时间伤口引流不畅、感染或不愈合等表现,根据患者接受治疗的不同时间,随机19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76例,临床期间给予常规康复新液治疗,观察组患者11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特肤生(硅基创面修复材料)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症状变化进行观察和评估,并采用统计学软件包分析研究中得出的数据。结果经临床观察比较,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9.68±3.01)天、(12.05±3.47)天,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中不愈合患者、创面引流不畅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张力性水泡结痂者及骨髓炎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足踝部术后伤口不愈合患者行特肤生(硅基创面修复材料)治疗效果良好,可在改善患者症状的同时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关注和推广。
简介:摘要院我国有较为丰富的褐煤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煤炭能源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对褐煤的加工利用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是褐煤高水分,高灰分,低发热量以及易自燃等性质使得其不宜经过洗选加工后直接利用,同时也不利于煤炭资源的长途运输以及储运,所以褐煤提质技术逐步发展起来,针对国内外对褐煤提质的研究,总结了褐煤提质技术的分类以及进展,并结合我国褐煤发展的现状对提质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