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板剥脱术治疗耐药结核脓胸的风险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武汉市肺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46例行纤维板剥脱术治疗结核脓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前胸腔积液或术后组织标本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为耐药组(29例)和对照组(117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带胸腔引流管时间、术后肺复张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等临床指标,分析影响手术风险和疗效的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耐药组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术后带胸腔引流管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肺复张时间和治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板剥脱术治疗耐药结核脓胸手术难度和风险较大,但总体而言安全、有效、可行。

  • 标签: 结核性脓胸 耐药结核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对支气管内全身麻醉下行结核脓胸手术患者麻醉复苏室(PACU)内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结核脓胸行肺纤维板剥脱并脓胸病灶清除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为支气管内全身麻醉组;B组为支气管内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组。两组患者术中脑电双频指数值(BIS)维持在40~50范围内,根据BIS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调整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用量。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手术切皮前(T1)、手术切皮后(T2)、手术结束时(T3)、拔管时(T4)及出PACU时(T5)各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观察记录拔管后5、30 min、出PACU时患者静息与咳嗽状态下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两组患者手术中丙泊酚与舒芬太尼的使用剂量以及麻醉复苏室内舒芬太尼药物追加的剂量,观察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镇静-躁动评分(SAS),观察拔管后至出PACU期间的恶心、呕吐、嗜睡、血压降低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T2、T3、T4、T5时HR和MAP均低于A组(P<0.05),生命体征更为平稳。B组患者拔管后各时间点静息和咳嗽状态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B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与丙泊酚的用量分别为(35.92±8.12)μg和(749.56±95.30)mg,显著低于A组[(45.74±4.42)μg和(862.83±105.34)mg,P<0.05];B组术后麻醉复苏室内舒芬太尼用量为(5.26±2.10)μg,显著少于A组[(10.35±5.86)μg](P<0.05);B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12.92±5.12)min、意识恢复时间(20.56±5.10)min、拔管时间(26.87±6.16)min,短于A组[(15.74±4.72)min,(25.83±5.34)min和(35.35±5.80)min](P<0.05)。B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低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10%、10%、35%、20%,显著低于A组(30%、20%、75%和45%)(P<0.05)。结论胸椎旁神经阻滞可以减少支气管内全身麻醉下行结核脓胸纤维板剥离并病灶清除术中患者阿片类镇痛药用量,加快患者的麻醉复苏速度,减轻复苏时的躁动,提高麻醉复苏质量。

  • 标签: 神经传导阻滞 胸椎 超声检查 脓胸,结核性 麻醉苏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对支气管内全身麻醉下行结核脓胸手术患者麻醉复苏室(PACU)内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结核脓胸行肺纤维板剥脱并脓胸病灶清除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为支气管内全身麻醉组;B组为支气管内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组。两组患者术中脑电双频指数值(BIS)维持在40~50范围内,根据BIS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调整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用量。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手术切皮前(T1)、手术切皮后(T2)、手术结束时(T3)、拔管时(T4)及出PACU时(T5)各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观察记录拔管后5、30 min、出PACU时患者静息与咳嗽状态下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两组患者手术中丙泊酚与舒芬太尼的使用剂量以及麻醉复苏室内舒芬太尼药物追加的剂量,观察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镇静-躁动评分(SAS),观察拔管后至出PACU期间的恶心、呕吐、嗜睡、血压降低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T2、T3、T4、T5时HR和MAP均低于A组(P<0.05),生命体征更为平稳。B组患者拔管后各时间点静息和咳嗽状态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B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与丙泊酚的用量分别为(35.92±8.12)μg和(749.56±95.30)mg,显著低于A组[(45.74±4.42)μg和(862.83±105.34)mg,P<0.05];B组术后麻醉复苏室内舒芬太尼用量为(5.26±2.10)μg,显著少于A组[(10.35±5.86)μg](P<0.05);B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12.92±5.12)min、意识恢复时间(20.56±5.10)min、拔管时间(26.87±6.16)min,短于A组[(15.74±4.72)min,(25.83±5.34)min和(35.35±5.80)min](P<0.05)。B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低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10%、10%、35%、20%,显著低于A组(30%、20%、75%和45%)(P<0.05)。结论胸椎旁神经阻滞可以减少支气管内全身麻醉下行结核脓胸纤维板剥离并病灶清除术中患者阿片类镇痛药用量,加快患者的麻醉复苏速度,减轻复苏时的躁动,提高麻醉复苏质量。

  • 标签: 神经传导阻滞 胸椎 超声检查 脓胸,结核性 麻醉苏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恶性胸膜间皮瘤(MPM)合并肺结核/结核胸腔积液(TPE)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加强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2年2月至2020年2月MPM并肺结核/TPE患者病例资料14例,回顾分析其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特征等,以总结其特点。结果剧烈且进行加重的胸痛为MPM合并肺结核/TPE患者突出症状;胸腔积液以黄色渗出液多见,且易出现在TPE同侧。血清/胸腔积液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阴性,细胞角蛋白21-1片段升高。胸部CT提示MPM患侧胸膜呈不规则环形增厚,结节状增厚,掩盖了原有结核胸膜炎征象。12例患者经CT引导下胸膜活检确诊MPM,2例经胸腔镜检查确诊MPM。结论MPM合并肺结核/TPE的患者临床表现及胸腔积液常规检查缺乏特异性。剧烈而进行加重的胸痛症状、癌胚抗原阴性,细胞角蛋白21-1片段升高、胸膜增厚明显均提示应警惕MPM诊断;胸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增高提示TPE。及时行CT引导下胸膜穿刺活检术或胸腔镜检查是明确诊断的有效策略。

  • 标签: 诊断,鉴别 恶性胸膜间皮瘤 结核,肺 结核性胸腔积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TB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芜湖地区三家医院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252例TBP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TBP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2例TBP患者中,男性130例(51.6%),女性122例(48.4%)。经腹手术史、腹部/腹壁包块、生殖障碍、生殖器官结核及诊断延迟多见于女性患者(P值均<0.01),发热、咳嗽/咳痰、肠结核和活动结核多见于男性患者(P值均<0.01)。中老年患者腹水腺苷脱氨酶(ADA)≥35 U/L比例、结核菌素试验或T细胞斑点试验中~强阳率均低于青年患者(P值均<0.01),但不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与青年患者相比,中老年患者完全应答率低,不规律用药比例高,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伤及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高(P值均<0.05)。结论女性TBP患者全身结核症状偏少,诊断延迟率高,易合并生殖结核;中老年TBP患者腹水ADA及结核特征检测的灵敏度下降,抗结核效果不理想,应结合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因素优化TBP临床诊疗。

  • 标签: 腹膜炎,结核性 结核,肺 性别 年龄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TB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芜湖地区三家医院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252例TBP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TBP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2例TBP患者中,男性130例(51.6%),女性122例(48.4%)。经腹手术史、腹部/腹壁包块、生殖障碍、生殖器官结核及诊断延迟多见于女性患者(P值均<0.01),发热、咳嗽/咳痰、肠结核和活动结核多见于男性患者(P值均<0.01)。中老年患者腹水腺苷脱氨酶(ADA)≥35 U/L比例、结核菌素试验或T细胞斑点试验中~强阳率均低于青年患者(P值均<0.01),但不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与青年患者相比,中老年患者完全应答率低,不规律用药比例高,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伤及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高(P值均<0.05)。结论女性TBP患者全身结核症状偏少,诊断延迟率高,易合并生殖结核;中老年TBP患者腹水ADA及结核特征检测的灵敏度下降,抗结核效果不理想,应结合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因素优化TBP临床诊疗。

  • 标签: 腹膜炎,结核性 结核,肺 性别 年龄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脊液蛋白检查对结核脑膜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0年以来34例结核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常规中蛋白检查结果分析。结果:经对34例患者临床检验分析后得出,患者影像学检查中,CT扫描出现结果异常患者28例,异常检出率82.35%。同时在患者脑脊液检查结果中得出,有21例患者出现脑蛋白量增加趋势,有13例患者出现IgG、IgM以及AIb含量增加现象。结论:结核脑膜炎患者发病后,对其进行脑脊液异常检测分析能够满足患者疾病诊断需求,所以在临床诊断过程中,能够将该项诊断技术推广。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 常规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与抗结核药物联合用于结核腹膜炎的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1月本科接诊结核腹膜炎病患72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用左氧氟沙星和抗结核药物,对照组单用抗结核药物。对比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97.22%,比对照组80.56%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脑膜炎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于本院感染科2020年10月份到2021年10月份收治的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脑膜炎患者中选取70例,以随机抽签法划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从护理满意度、不良情绪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展开分析。结果:对照组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80.00%;SAS评分(44.39±4.29)分,SDS评分(39.85±3.26)分,Barthel指数(65.68±3.33)分;观察组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97.14%;SAS评分(25.18±3.26)分,SDS评分(32.84±2.84)分,Barthel指数(76.95±4.38)分,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脑膜炎患者在综合护理干预下,能够提升护理质量,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日常生活能力,故而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 标签: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结核性脑膜炎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结核腹膜炎应用优质护理的护理效果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8例结核腹膜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4例,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44例,行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症状康复时间和治疗依从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腹胀消失、退热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核腹膜炎应用优质护理的护理效果十分理想,可以显著缩短患者治疗康复之间,实现患者治疗依从的提升,应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结核性腹膜炎 症状康复 治疗依从性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儿结核脑膜炎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66例结核脑膜炎患儿,根据护理方式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临床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儿关于小儿结核脑膜炎的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干预结果。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满意度(75.76%)高于对照组(54.55%),试验组的护理有效率(81.82%)高于对照组(63.6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 临床护理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结核脑膜炎(TBM)抗结核治疗中出现类赫反应(PR)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TBM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根据是否发生PR分组,采用单因素分析选出PR的影响因素后,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PR的独立危险因素;评估PR对随访≥9个月预后的影响。结果纳入87例TBM,其中31例(35.6%)发生PR,男16例,女15例,中位年龄92个月(8~168个月)。在抗结核治疗中位时间33 d(15~180 d)出现PR,表现为原有症状加重或复现(22/31例,71.0%),脑脊液(CSF)恶化(25/31例,80.6%)及脑影像恶化(16/31例,51.6%)。单因素分析显示PR与临床分期Ⅱ期、肢体瘫痪、颅神经损害、结核感染检测(T-SPOT)阳性、CSF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基底脑膜强化、中枢神经系统外结核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肢体瘫痪、颅神经损害、LDH水平升高及T-SPOT阳性是PR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PR与预后无关(P=0.165)。结论TBM患儿抗结核治疗中35.6%发生PR,与肢体瘫痪、颅神经损害、CSF-LDH水平升高、T-SPOT阳性有关,与预后无关。识别PR极其重要,可避免一些临床误区。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类赫反应 乳酸脱氢酶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腔闭式引流辅助抗结核疗法治疗结核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78例结核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胸膜腔穿刺术治疗,研究组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比较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胸腔积液消失时间显著缩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更低,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 辅助抗结核 结核性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IGRAs)检测在肺结核和非结核肺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603例肺结核患者[男343例,女260例,菌阳组年龄(52±20)岁,菌阴组年龄(48±20)岁]及242例非结核肺病患者[男116例,女126例,年龄(40±16)岁]的IGRAs(T-SPOT.TB方法)和TST检测结果,应用疾病诊断试验评价方法对IGRAs、TST单独及其8种联合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在肺结核与非结核肺病的鉴别诊断中,TST、IGRAs的敏感度分别为96.85%(584/603)、88.89%(536/603),特异度分别为7.85%(19/242)、83.06%(201/242)。就试验阳性结果而言,在“TST(1+)以上”“TST(2+)以上”“TST(3+)以上”“TST(4+)”“IGRAs(+)”5种独立试验、“TST(1+)以上/IGRAs(+)”“TST(2+)以上/IGRAs(+)”“TST(3+)以上/IGRAs(+)”“TST(4+)/IGRAs(+)”4种平行试验以及“TST(1+)以上+IGRAs(+)”“TST(2+)以上+IGRAs(+)”“TST(3+)以上+IGRAs(+)”“TST(4+)+IGRAs(+)”4种序列试验中,IGRAs(+)诊断性能最佳,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比值比(OR)、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8.89%(536/603)、83.06%(201/242)、87.22%(737/845)、39.22、92.89%(536/577)、75.00%(201/268)、5.25和0.13。结论IGRAs作为结核潜伏感染试验,在肺结核与非结核肺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良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 标签: 结核/肺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诊断性试验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难治结核脑膜炎患者应用莫西沙星与四联抗结核药物治疗,探究其中的疗效分析。方法:于我院2019.10-2020.10收治的患者中,选择60例难治结核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划分成为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实施莫西沙星与四联抗结核药物治疗,统计并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发热时间、昏迷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各项对比存在显著差异,且P均<0.05.结论:莫西沙星与四联抗结核药物治疗难治结核脑膜炎的疗效显著。

  • 标签: 莫西沙星 四联抗结核药物 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结核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是致死率、致残率最高的一种结核病。早期诊断能明显改善预后,但目前尚缺乏敏感、高效的诊断手段,脑脊液实验室检测对TBM的诊断至关重要。本文就TBM目前已经应用于临床的脑脊液实验室检测方法新进展及尚处于研究阶段的有潜力的脑脊液新诊断标志物进行综述,重点讨论这些诊断方法的优势和局限,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提供参考,为新诊断方法的研究提供方向。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细节护理在结核脑膜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本院 2017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收治的结核脑膜炎患者 5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25 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细节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其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在管道护理中发生敷料松脱、管道移位、标识不完整、不合理处置管道、记录不全等各种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为 1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48.00%(P < 0.05)。观察组的压疮总发生率为 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32.00%(P < 0.05)。观察组的耳鸣、四肢麻木、呼吸道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各项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36.00%(P < 0.05)。观察组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00%(P < 0.05)。结论 在结核脑膜炎护理中采用细节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可增加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降低各种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细节护理 结核性脑膜炎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