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结膜入路眶隔脂肪释放手术矫正无眶隔脂肪膨出的泪槽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治疗的无眶隔脂肪膨出的泪槽畸形的患者资料。手术均经结膜入路释放眶隔脂肪、松解泪槽韧带、分离颧前间隙-上颌前间隙,将眶隔脂肪瓣内固定于此间隙中,以矫正泪槽畸形。依据数码电子照片,术前对泪槽畸形进行Hirmand分型。术前、术后根据Sadick泪槽评价量表(TTRS),分别对泪槽凹陷深度、色素沉着程度、颧部脂肪下垂以及下睑皮肤皱褶程度进行评分;根据Barton的睑颊部美学评估分级标准,对眶-颊结合部的形态进行评级;同时结合术后患者的满意度自评表,综合分析泪槽畸形矫正的美学效果。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相关并发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术前、术后TTRS评分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共纳入79例不伴眶隔脂肪膨出的泪槽畸形患者,均为双侧。男性24例,女性55例,年龄19~38岁,平均25.7岁。术后3 d所有患者均出现结膜水肿,11例出现皮下淤斑、下睑肿胀或不对称,通过局部冷敷和口服地塞米松等,1~2周内均恢复,未见其他并发症发生。随访5~13个月,平均8.5个月。TTRS术前、术后评分比较,Hirmand Ⅰ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rmand Ⅱ和Ⅲ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arton评级:Hirmand Ⅰ型33例,均由术前的1级改善为术后的0级;Hirmand Ⅱ型35例,由术前的1级(7例)、2级(25例)和3级(3例)改善为术后的0级(30例)和1级(5例);Hirmand Ⅲ型11例,由术前的2级(6例)和3级(5例)改善为术后的0级(2例)、1级(5例)和2级(4例)。患者自评满意度:满意为78.5%(62/79),基本满意为17.7%(14/79),不满意为3.8%(3/79)。结论经结膜入路眶隔脂肪释放术,能有效矫正不同程度的无眶隔脂肪膨出泪槽畸形,达到提升下睑年轻化的美学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结膜入路眼袋并睑眶沟畸形矫正术的临床经验。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中医院整形美容科收集去除眼袋和睑眶沟畸形矫正患者67例,其中男3例、女64例;年龄18~28岁,平均22岁。均为下睑袋伴不同程度的眶隔后脂肪疝出,无或轻度下睑皮肤松弛;不同程度的睑眶沟呈现,骨性眶缘轮廓感,或伴有眶下区的发育不足。采用经结膜入路或附加外眦切口,于下睑前壁后方暴露脂肪团,释放弓状缘,眶隔脂肪带蒂转移至睑眶沟间隙并固定于眶下缘。眶隔后脂肪不足者以耳后筋膜移植补充。结果67例患者术后均顺利恢复,术区均无血肿、感染,结膜切口愈合良好,无下睑退缩、睑缘外翻等现象。随访>3个月,其中63例患者眼袋隆起及睑眶沟凹陷畸形明显改善,动态(轮匝肌收缩)表情下睑形态未出现局部隆起现象;另有3例双侧,1例单侧仍然存在轻度脂肪膨出眼袋畸形。结论经结膜入路眼袋并睑眶沟畸形矫正术可获得下睑眶区良好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Miccoli经胸乳入路微创内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颈部开放入路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4月在我院行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68例患者,观察组34例采用胸乳入路微创内镜甲状腺手术,对照组采用开放颈部入路甲状腺手术,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美容效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Miccoli经胸乳入路微创内镜行甲状腺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尤其是美容效果好,在临床治疗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法。
简介:目的探讨内、外侧联合人路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2004年12月至2012年12月,对24例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患者采用内、外侧联合人路手术松解,保留外侧副韧带的尺束和内侧副韧带的前束,彻底松解挛缩的软组织和清除增生的骨赘及异化骨。术后配合康复治疗。结果随访时间6-31个月,平均18.2个月。末次随访时Mayo功能肘关节评分为(81.6±14.8)分,与术前(46.2±12.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优9例,良12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讨论内、外侧联合人路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是一种有效的外科治疗措施.在肘关节活动范围的恢复获得较好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踝关节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后外侧入路、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收治的70例三踝骨折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实验组给予踝关节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后外侧入路、内侧入路治疗,两组各35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踝关节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三踝骨折的治疗中,应用踝关节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后外侧入路、内侧入路治疗,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和传统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6例三踝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32例;年龄19~71岁[(49.2±14.9)岁]。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4度33例,旋前外旋型4度13例。25例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改良入路组),21例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传统入路组)。比较两组术后3 d和1周视觉模拟评分(VAS)、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屈伸活动度和踝关节功能Baird-Jackson评分、术后患肢麻木及伤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1~21个月[(14.8±2.2)个月]。术后3 d两组VAS、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周改良入路组VAS为3.0(3.0,4.0)分,显著低于传统入路组的4.0(3.0,5.0)分(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踝关节跖屈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良入路组背伸活动度为(11.8±2.8)°,显著大于传统入路组的(8.1±3.5)°(P<0.01)。末次随访时两组Baird-Jackso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传统入路组4例出现患肢麻木,2例伤口皮肤坏死,改良入路组无患肢麻木及伤口皮肤坏死出现(P<0.01)。结论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与传统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均能取得良好疗效,但前者具有疼痛减轻、踝关节背伸功能恢复更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胸腰椎骨折患者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胸腰椎骨折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椎弓根螺钉正中入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围术期情况、腰背痛状况及不良事件。结果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生理盐水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大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腰背疼痛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事件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胸腰椎骨折患者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效果较好,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手术时间,减轻腰背痛,且操作简便,安全性高。
简介:目的总结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病变的经验。方法采用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病变87例,其中眉弓入路35例,包括动脉瘤31例,垂体腺瘤4例;颞下锁孔入路2例,包括岩斜区脑膜瘤1例,颅中、后窝三叉神经鞘瘤1例;乳突后锁孔入路28例,包括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6例,面肌痉挛12例;个体化小切口22例,包括海绵状血管瘤4例,凸面脑膜瘤18例。结果术中术野均能清晰暴露,术中无因病情变化或暴露不良而扩大切口及骨窗者。肿瘤均获全切除,动脉瘤均顺利夹闭,三叉神经痛与面肌痉挛均成功探查到责任血管。术后病人死亡1例,颅内感染1例,均为动脉瘤病人;皮下积液11例,包括采用眉弓入路8例,个体化小切口3例。结论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病变具有暴露小、微创、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后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收治12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均采用后正中经肱三头肌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1)本组骨折均愈合良好,愈合时间12-22个月,平均(16.29±5.06)个月;手术时间90-180min;术中出血量100-400ml;1例出现伤口延迟愈合(22个月),未发生桡神经损害症状。(2)治疗前,本组Mayo肘关节评分优良率为50%;治疗后为91.67%,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C型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确切,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Barton骨折病人,掌侧型25例,背侧型9例,采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其中5例植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34例患者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其中1例骨质疏松患者因术后未早期锻炼出现腕关节僵硬,效果差,其余33例骨折愈合良好,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5周;无伤口感染、腕关节僵硬、血管神经压迫、急性骨营养不良、内固定失效及其他并发症;掌倾角、尺偏角、腕掌关节半脱位均获明显改善。按Deoliveiva评分标准,优26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1.2﹪。结论经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手术创伤小,符合解剖学特点,固定牢靠,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结膜入路整形术治疗下眼袋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38例治疗下眼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皮肤径路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结膜入路整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后的局部手术痕迹、轻度肿胀以及紫斑现象等不良反应指标。结果 经过比较观察组一个月后局部手术痕迹、轻度肿胀以及紫斑等不良反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再进行下眼袋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结膜入路整形术,在保证患者外观满意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降低手术过后患者手术痕迹、轻度肿胀以及紫斑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