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椎体成形(PVP)和后凸成形(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80例OVCFs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随访期间(随访时间>5年)死亡患者,最终纳入39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PVP组(210例)和PKP组(1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和手术并发症;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伤椎的影像学变化。结果PVP组手术时间[(33.1±10.0)min]短于PKP组[(39.1±12.8)min],骨水泥注入量[(3.5±1.1)ml]少于PKP组[(4.8±1.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92、-12.779,P均<0.01)。两组骨水泥渗漏率和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均<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和PKP组术后椎体高度分别较术前增加(3.9±2.3)、(5.6±2.6) mm,伤椎Cobb角分别较术前减小(4.2±2.3)°、(6.4±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69、-7.930,P均<0.01);两组末次随访时椎体高度及Cobb角丢失度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VP和PKP均可以明显减轻OVCFs患者的疼痛症状,但PKP对于椎体高度的恢复和Cobb角的改善优于PVP;PVP与PKP治疗OVCFs均具有长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后凸成形术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后凸成形(PKP)与椎体成形(PVP)治疗老年人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滨州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老年单节段OVCF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0例)和对照组(n=57例),观察组采用PVP治疗,对照组采用PK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骨水泥用量、手术时间、治疗费用、术后伤椎高度增加情况分别为(4.69±1.94)mL、(27.59±5.81)min、(6 537.24±898.36)元、(2.54±1.37)mm,对照组分别为(5.78±2.04)mL、(38.63±8.17)min、(24 371.85±2 365.54)元、(8.65±1.48)mm,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8、9.25、10.26、7.23,均P < 0.05)。治疗前,两组伤椎Cobb 角、椎体压缩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后,对照组伤椎Cobb 角[(9.25±2.36)°]小于观察组[(20.38±3.87)°]、椎体压缩率[(20.06±3.53)%]低于观察组[(24.76±5.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25、6.23,均P <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16/60),对照组为17.54%(10/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2,P < 0.05)。结论治疗OVCF采用PVP操作更为简单,而且费用较低,但是采用PKP效果更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在经济条件和医疗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优先采用PKP。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折,压缩性 椎体成形术 骨密度 骨水泥 时间 手术后并发症 疗效比较研究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弯角椎体成形(PCVP)与单侧椎体后凸成形(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天津医院收治的104例单发椎体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83例;年龄50~91岁[(70.3±7.7)岁]。骨折AO分型:A1型65例,A2型39例。患者接受PCVP或单侧PKP手术治疗,其中51例行PCVP(PCVP组),53例行单侧PKP(单侧PKP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有效弥散倍数、骨水泥分布优秀率。术前,术后24 h、3个月、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和Beck指数(测量至术后3个月)评价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骨水泥渗漏率、邻近椎体再骨折率等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8个月[(6.4±0.7)个月]。PCVP组手术时间为(12.15±1.63)min,骨水泥注射量为(2.13±0.28)ml,中透视次数为(24.74±1.71)次,均短于或少于单侧PKP组的(22.09±1.62)min、(5.30±0.52)ml、(30.09±1.86)次(P均<0.01)。PCVP组骨水泥有效弥散倍数为(1.42±0.04)倍,大于单侧PKP组的(1.18±0.02)倍(P<0.01);骨水泥分布优秀率为94%,高于单侧PKP组的70%(P<0.01)。术前和术后24 h、3个月两组VAS、ODI、Beck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PCVP组VAS为(1.20±0.49)分,ODI为16.52±5.22,较单侧PKP组的(1.49±0.58)分、20.16±5.16更低(P均<0.01)。两组术后24 h、3个月、6个月的VAS、ODI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均<0.05);两组术后24 h、3个月Beck指数较术前改善(P均<0.05),单侧PKP组术后3个月Beck指数为0.75±0.07,较术后24 h的0.79±0.07明显下降(P<0.05),而PCVP组无明显变化(P>0.05)。PCVP组骨水泥渗漏率为16%(8/51),低于单侧PKP组的47%(25/53)(P<0.01)。两组随访期间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OVCF,相较单侧PKP,PCVP具有手术时间短、骨水泥注射量小、中透视次数少、椎体内骨水泥弥散效果更好、疼痛减轻、功能改善并更好地维持伤椎高度及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等优势。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脊柱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成形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简介:摘要目的快速评估急性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效果是临床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学习的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分析方法。方法前瞻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诊断明确且接受成功PCI的ACS患者203例。根据PCI术后是否存在70%及以上狭窄,分为术后不合并≥70%狭窄组(n=72)和术后合并70%以上狭窄组(n=131)。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并采用χ2检验分析计数资料,t检验和Mann-Whitney检验分析计量资料。记录患者PCI术前、术后2 h ECG,利用动态学习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生成心电动力学图(cardiodynamicsgram,CDG)。在术后不合并≥70%狭窄组中,以术前为心肌缺血,术后为非缺血,利用10次10折交叉验证训练支持向量机生成心肌缺血预测模型及CDG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不合并≥70%狭窄组中,支持向量机心肌缺血预测模型对心肌缺血的预测准确率73.61%、敏感度84.72%。患者CDG在PCI术后由散乱转变为规整,CDG指标显著降低(P<0.001):术后不合并≥70%狭窄组中90.28%(65例)患者,术后合并70%以上狭窄患者组中79.39%(104例)患者的术后CDG指标较术前降低。结论本研究利用动态学习获取的CDG可直观、较为有效评估PCI术前后的心肌缺血变化,这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电动力学图 动态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椎体成形(PV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椎体后凸成形(PKP)治疗,研究组给予PVP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 两组手术前疼痛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1d、3d和7d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患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大小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22.5%(P<0.05)。结论 PVP治疗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不仅可以纠正椎体后凸畸形及患椎前缘高度,还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减少骨水泥渗漏现象的发生,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脊椎压缩性骨折 疼痛 骨水泥渗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腔内血管成形(PTA)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狭窄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117例出现内瘘狭窄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72例)与对照组(45例),研究组行PTA治疗,对照组行内瘘切除重建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超声测量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动静脉内瘘(AVF)通畅率及内瘘使用时间。结果手术前,两组超声测量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的血流量更高、生活质量评分更高,横断面积更大,血管内径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内瘘使用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超声测量指标、并发症发生率、AVF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TA与内瘘切除重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狭窄治疗中均具有显著效果,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且PTA可进一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术后短期即可使用内瘘,康复更为迅速。

  • 标签: 肾透析 动静脉内瘘狭窄 超声检查 血管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狭窄中超声引导下腔内血管成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接受的84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腔内血管成形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内瘘血管狭窄处内径及股动脉血流量均较对照组高,而狭窄处流速峰值则较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动静脉内瘘狭窄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腔内血管成形治疗,其效果较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利于患者预后。

  • 标签: 动静脉内瘘狭窄 超声引导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椎体成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护理。方法:抽选102例在本院行经椎体成形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分成两组,常规组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用围期综合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下,实验组护理效果较好。结论:围期综合护理优势明显,能优化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疼痛,能有效防范手术前后的风险,改善患者治疗结局,值得推广。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椎体成形(PVP)与椎体后凸成形(PKP)在老年轻中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本院接收的68例老年轻中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依据平行对照法分组,每组34例;甲组与乙组分别实施PVP手术与PKP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甲组是14.71%,乙组是17.65%,两组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骨水泥注入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甲组更少,与乙组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老年轻中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体成型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0月-2021年3月收治老年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患者40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0例。参照组接受保守治疗;研究组实施椎体成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椎体高度恢复情况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患者采用椎体成型治疗的临床疗效十分确切,能够显著促进患者椎体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 病理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的发生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护理与康复的效果。方法 :将 2 0 21 年 6 月至 2 0 21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140 例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锻炼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水平。 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健康问卷(SF-3 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 :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后实施康复锻炼干预的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弯角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5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弯角椎体成形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7例:应用椎体成形)与实验组(27例:弯角椎体成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1周胸腰椎功能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术后1周躯体疼痛感以及术后骨水泥渗漏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椎体成形治疗老年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效用观察。方法:病例样本选择时间确定为2020年3月-2022年3月,选取老年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36例,依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个组,一组是常规组(n=13),给予常规内固定治疗,另一组为实验组(n=13),给予椎体成形治疗。以围手术期情况、Frankel分级、椎体前缘与后缘高度压缩率、Cobb's角作为指标,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接受治疗后围手术期情况、Frankel分级相较于常规组显示出更高水平(P<0.5);术后两组椎体前缘与后缘高度压缩率低于术前,Cobb's角小于术前,且上述指标实验组相较于常规组显示出更高水平(P<0.5)。结论:对老年创伤性胸腰椎骨折采取经椎体成形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指标,促进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老年创伤性胸腰椎骨折 围手术期各项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穿刺椎体成形对邻近椎间盘的影响。方法:2018年5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椎体压缩性骨折40例,采用椎体成形(PVP)或椎体后凸成形(PKP)治疗,为手术组;另选20名非手术患者,采取传统治疗方法,为对比组;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获取随访结果并比较。结果:术后6月,手术组与对照组Pfirrmann等级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椎体[1]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间盘退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治疗肿瘤所致病理性脊柱骨折的疗效及围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肿瘤所致病理性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数均为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PVP治疗,2组患者均进行围期护理。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5);(2)观察组术后VAS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开放手术相比,PVP辅以必要的护理措施,对肿瘤所致病理性脊柱骨折具有较好的效果,应加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肿瘤所致病理性脊柱骨折 临床疗效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女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合并多支病变(multivessel disease,MVD)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究影响女性预后的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入选2005—2015年以STEMI合并MVD就诊于本院并且在症状发作24 h内成功完成直接PCI的患者1 033例,其中女性196例。收集患者基线、PCI资料,随访采取集中电话和病例随访。通过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利用Cox回归模型筛选不同性别STEMI多支病变患者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发病年龄显著较高,而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支架植入史的比例显著较低,其发病到行PCI的时间显著延长,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的比例显著较高。平均随访时间为4年,女性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始终高于男性。影响女性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为Killip心功能分级Ⅱ~Ⅳ级(HR=1.804, 95%CI 1.060~3.071, P<0.05);而狭窄程度超过50%的病变数(HR=1.808, 95%CI:1.123~2.912, P<0.01),为男女共同的危险因素。结论与男性相比,STEMI合并MVD行直接PCI的女性患者,救治延迟显著,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心功能不全是影响女性患者不良预后的主要因素。

  • 标签: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多支血管病变 性别 临床特点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