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传统经学与现代"红学"既有明显区别,又有相似之处。经学在汉代诞生之初,就肩负起了捍卫儒家经典权威性的使命。至于在学术史上的意义,只是它附带的成果。而"新红学"在诞生之初,是以倡导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作为主要目标,由于其声势较大,客观上推动了《红楼梦》的经典化进程。"红学"刚刚踏上征程。《红楼梦》研究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如文本研究、文献清理等等。就像传统的经学可以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一样,"红学"作为一种治学方法,也不妨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红学"主要指胡适开创的"新红学";广义的"红学"则是开放的,它应致力于廓清笼罩在《红楼梦》上空的迷雾,真正成为研究《红楼梦》的专门之学。
简介:在文化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新兴古典学在传统解经学中打破了一个缺口,从这个口子流出了其后三百多年的“圣经批评学”和“人文学”的源头活水。古典学是专门针对中世纪“学问”的批判艺术,其创始人把古典文本作为榜样,改造中世纪逻辑、语法、修辞的“三科”教育,开创了注释、整理古希腊和古典拉丁文本以及圣经希腊文本的古典学研究。梅兰希顿的古典人文主义不但深化了路德的信仰主义,而且在路德宗神学院中确立了古典学的基础地位,为圣经批评铺平了道路。宗教改革后的三百年见证了圣经解释学从“低阶批评”到“高阶批评”的发展过程。霍布斯和斯宾诺莎为“旧约”的历史批评奠定了理性主义的基础和方法。而如果《圣经》的历史记载皆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无关,只关乎信仰的道德,那么完全可以把《圣经》作为文学来读。
简介:汉代经学教育制度的形成儒家经学成为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儒家经籍最初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统称六经,其中《乐》经早佚,也有人《乐》本无经。所经实际上只有五经。古代的今文经学家认为五经全出于孔子之手,古文经学家则认为五经古已有之,孔子只不过是'述而不作'罢了,这两种观点都带有片面性。但孔子确实进行了大量的编纂、修订工作,并以此作为教学内容,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因此,五经的产生并在中国封建社会取得独尊的地
简介:从诠释学观点考察汉代新经学的建立和性格特征,可以证知,董仲舒《着秋繁露》新儒学哲学、人学体系的建立,是汉代新经学得以成立并成为汉代政治、伦理、道德、学术之全面指导思想的关键。董仲舒所以成功,除了政治和时代的风云际会,实有赖于其抓住了“人”这个根本,喊出了“人为贵”的响亮口号,并成功地完成了对先秦诸家学说的综合创新。
简介:通过考察清代经学与宋玉研究之关系,发现清代经学的三个主要流派——古文派、今文派、兼综派,对宋玉研究都有影响,而以兼综派宋玉研究成就最杰出;然而就对后世影响而言,却是古文派最大。因此,当代宋玉研究要更深入分析古文经派漠视宋玉及作品的原因,尽力消除其不利影响,要扬弃今文经派的宋玉研究.剔除糟粕,取其精华,要重视兼综派的宋玉研究,努力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即应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宋玉经学研究路径,且今后不能以这条路为主。另一方面,必须大力加强宋玉作品的艺术研究,发掘其艺术创新的价值和意义,揭示其开拓新题材、新领域的贡献和影响,要重新认识“屈宋”并称的意义内涵,在文学史、艺术史、美学史上重新确立宋玉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