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青年期这个年龄阶段的明确划分,青年概念的出现,是社会文明的产物,是在十八世纪中叶发生的产业革命以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1届大会的一份综合报告指出:"在传统社会里,根本没有青年这一概念.人们从儿童成长为成年人,并不经过任何过渡阶段,两代人之间也淡不上什么’代沟’.人们自然而然地走向工作,靠年长的同伴指点,日积月累,边干边学.在工业社会里则不然,事事都比较合理化,生产技术也要复杂得多,从整个的生产组织看,边干边学,或单凭实践,已经行不通了.这样一来,人们就需要进学校学习专业技术.人的一生,在童年和成年二者之间无一例外地存在着一段相当长的过渡时期".①显然,探索青年组织的出现,必然要同青年期这个年龄阶段的明确划分与青年群的崛起相适应.
简介: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在胚胎肢体发生及关节形成方面有重要作用。是骨、软骨组织修复的必要成分,另外BMPs在其他组织的发育中亦发生作用,并与肿瘤等多种疾病的生物学行为有关,BMPs已广泛渗透到生物医学及组织工程研究的各个领域,它的诱导成骨特性研究最深入,并得到一致的公认。但外源性的BMPs在体内易分散,易于被蛋白酶降解,不能持久有效的发挥作用,从很大程度上限制其进一步应用。目前,主要通过以下两种主要方法予以解决:一是选用适宜的载体材料,在体内起到缓释系统的作用,保持BMPs局部浓度和持久有效的发挥生物效能;二是通过基因转移的方法,将编码BMPs基因转染靶细胞,使其高效表达BMPs。本文概述了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MCTD) 的临床特点及发生发展过程。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以咳嗽、咳痰为首发表现的MCTD 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因反复咳嗽、咳痰初步考虑为肺炎, 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未见缓解。后行相关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确诊为MCTD, 予泼尼松、硫酸羟氯喹等治疗, 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病情好转出院, 嘱其出院后继续口服泼尼松、硫酸羟氯喹等治疗。但患者依从性较差,病情不断进展合并多种并发症且复杂多样,多次入院治疗。结论 临床上遇到以咳嗽,咳痰等为首发表现且对症治疗无效者, 应高度警惕MCTD, 及时行自身免疫性相关检查且需要关注其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目的观察EB病毒(EBV)在人淋巴细胞/SCID嵌合体小鼠(hu-PBL/SCID)体内诱发肿瘤的病理形态,检测诱发瘤的免疫标志和人特异性Alu序列,确定EBV诱发肿瘤的性质、类型和来源。方法从无偿义务献血员取外周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PBL)并将人PBL移植到SCID小鼠体内,再经腹腔注射EBV悬液进行实验感染。观察4月后处死动物进行病理解剖,取小鼠体内肿瘤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以及免疫组化染色、原位分子杂交。结果在34只存活的hu-PBL/SCID嵌合体小鼠中,有24只小鼠诱发出肿瘤。诱发瘤常见于小鼠腹腔后壁和纵隔,呈结节状实体瘤。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呈圆形,体积较大,弥漫排列,为大裂一无裂混合细胞,伴有浆样淋巴细胞和免疫母细胞样形态。电子显微镜观察瘤细胞核为圆形或不规则状,核内可见成群或散在的EB病毒颗粒。诱发瘤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为人类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LCA)阳性,B细胞标记CD20(L26)阳性,T细胞标记CD3(PSI)和CD45RO(UCHL-1)全为阴性。以人Alu序列为探针标记地高辛进行原位分子杂交,肿瘤细胞核显阳性信号。结论在人淋巴细胞/SCID嵌合体小鼠建立了EBV诱发性肿瘤模型,病理分类是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大裂-无裂混合细胞型),肿瘤起源于移植的人B淋巴细胞。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周病对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作用。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2月)内,入组观察对象68例,均为牙周病患者,以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一组34例患者予以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观察组),一组34例患者予以牙周翻瓣术治疗(对照组),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05%(33/34)高于对照组患者82.35%(28/34),(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94%(1/34)低于对照组患者17.64%(6/34),(p<0.05)。结论: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周病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显著,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