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邓石如(1743-1805),清代篆刻家、书法家.初名琰,字石如,后以字行,晚年更字顽伯,号完白山人等.其篆、隶最精,亦善楷、行,兼融众家之长,而成独特书风.杨守敬有言:顽伯以柔毫作篆,博大精深,包慎伯推为直接二李,非过誉也.而《白氏草堂记》是其篆书的代表作,此书作为邓石如62岁所书,书风既浓浓古气盎然又洋溢着阵阵新意,既老成持重又清秀洒脱,功力与情致并重.其行气整饬工稳,体势森严刚毅,韵度豪迈醇厚,堪称开宗立派的巨作.邓石如篆书吸取汉碑篆额、汉《袁安碑》和唐代李阳冰《三坟记》等篆字的体势笔意,得朴厚沉雄之韵,融入隶书笔意,风神直追秦汉,一改宋、明时期篆书的刻板、拘谨之风.
简介:形临,即写实地临写字帖,注重形似,是向经典法帖学习技法语言的途径,以此获得原碑帖的笔法运作技巧和结字方法。形临是学习技法的阶段,那就意味着临帖时要严格按照原帖法则来写。一要笔法准确,二要结构准确。总之形临的终极目标是准确无误地再现原帖。所谓意临,实质上也就是得原帖意蕴神采。大凡有所成就的书法家,对传统的学习皆以意临为之,多以自己的书法语言特色来再现原帖的风神,若这时书家对原贴的理解能够达到神思散逸的程度,临作或许更精妙。意临在拟其意态风神的基础上,可以夸张笔画粗细对比以及结字的疏密、欹侧,使它更充满生机。郭子绪先生临作《祭侄稿》帖,皆以其善长的沉着笔致来体现原帖的风神意韵,可谓是从形临到意临过渡阶段的佳构。要做到形神兼备,必须具备很好的形临基础,并且还要有丰富的读帖、临帖经验以及对书法持有独到的思想和见解,三者缺一不可。意临是书法学习从临摹到创作的最好训练方式,是锻炼思维能力和建立自己书法思想、书风语言的不二法门。如果一味只是形临,而没有熔铸百家的思想与窍门,哪怕临得再像,临过的法帖再多,法帖在脑海里至多呈块面陈列罢了。意临,读帖的环节不可忽视。读行书字帖,着眼在于一个“势”字,应细细品味其笔势是如何运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