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直肠癌系膜淋巴结(LN)大小、分布、转移及微转移规律。方法对全直肠系膜切除的直肠癌标本用LN显示液处理,切取的LN以常规病理结合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果本组31例548枚LN,27例(87.1%)153枚(27.9%)NL发现转移.其中,直径小于.05cmLN366枚(66.8%),转移91枚(59.5%).转移病例中,后壁直肠癌19例,78枚LN转移,75枚沿直肠上动脉分布.侧壁直肠癌12例,75枚LN转移,同侧直肠上动脉分支、直肠中动脉旁转移37和8枚,对侧分别为9和0枚。结论直肠癌大部分转移LN直径小于0.5cm,主要分布于直肠上动脉旁.LN转移与肿瘤方位有关,后壁癌可同时沿肿瘤两侧系膜扩散,侧壁癌以同侧LN受累为主。

  • 标签: 直肠癌 解剖病理学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肺神经内分泌癌不同类型的组织病理特点。方法选择确诊为肺神经内分泌癌的28例患者手术后进行病理检查。结果通过病理特征进行分类典型类癌78.6%、不典型类癌10.7%、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7.1%、小细胞肺癌3.6%。结论组织病理检查可对肺神经内分泌癌进行分型,对不同类型的NETs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肺神经内分泌癌 组织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源性猝死法医组织病理诊断情况。方法:对2019年5月-2022年5月尸检的30例心源性猝死死亡案例进行法医组织病理诊断,回顾分析诊断实际情况。结果:冠心病和心肌病为心源性猝死最多见原因,心源性猝死死者中男性较多,30岁到59岁较多,11月份例数较多,主要发生在监管场所,诊所以及乡镇卫生院等地方。14例冠心病猝死中I级1(7.14%)例,II级3(21.43%)例,III级4(28.57%)例,IV级6(42.86%)例。镜检能够显示纤维组织增生和陈旧性瘢痕形成。结论:通过法医组织病理诊断能够明确死亡原因,减少医疗纠纷,死亡猜忌,同时还能及时排除家族病例,值得重视和采纳。 

  • 标签: 心源性猝死 法医组织病理学 诊断 分析
  • 简介:摘要口腔组织病理是口腔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也是衔接口腔医学、基础医学的桥梁。由于该学科包含大量微观形态,内容抽象难懂,加大学习难度,降低学习兴趣。因此,需重视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本文从口腔组织病理教学存在问题出发,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议,以供参考。

  • 标签: 口腔组织病理学 存在问题 改革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源性猝死法医组织病理诊断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12月到2023年12月期间的50例心源性猝死人员,对所有人员分别采用常规法医组织病理检查和常规法医组织病理检查联合分子生物学检测。统计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性和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常规法医组织病理检查联合分子生物学检测诊断准确率为97.00%,高于常规法医组织病理检查的90.00%,P<0.05;患者家属对常规法医组织病理检查联合分子生物学检测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常规法医组织病理检查联合分子生物学检测在心源性猝死法医组织病理诊断中准确率更高,家属更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心源性猝死 法医组织病理学 诊断研究
  • 简介:摘要临床神经病理作为神经病学和病理的桥梁学科,其亚专科建设是临床病理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神经影像等相关专业医师的培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神经病理基本功的训练、病理与临床的结合、病理与影像的结合以及专业知识的更新四个方面阐述了临床神经病理亚专科建设的重点。临床神经病理诊断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疗效果,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和可信度。做好临床神经病理亚专科的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临床神经病理诊断的水平,助力我国脑科学的进步。

  • 标签: 神经病理学 神经病学 病理学
  • 简介:摘要异位胰腺也称为迷走胰腺,凡在胰腺本身以外生长的、与正常胰腺组织既无解剖上的联系,又无血管联系的孤立的胰腺组织,均称为异位胰腺,1727年由Schultz首次报道,在1859年由Klob经病理证实,在临床上比较少见,症状不典型或缺如,缺乏特异性,常易发生误诊。本文以我院于1991年8月一2003年6月收治的10例和市医院曾收治的3例胃异位胰腺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解剖、病理特征进行总结描述,结果如下。

  • 标签: 异位胰腺组织 临床解剖 病理学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了确定溺死者出现的有关颞骨组织病理变化,美国纽约大学医学中心耳鼻喉科颞骨研究实验室罗宾斯塞克哈和西维尔斯对5名溺死受害者的颞骨进行了组织病理观察。在所有案例中,骨膜上皮均增厚,尤其是在耳囊外科顶区的骨膜更为明显。5例中4例中耳腔内出血。1例观察到胆脂瘤和破裂的鼓膜。但无出血迹象。这

  • 标签: 组织病理学观察 中耳腔 胆脂瘤 组织病理学变化 前庭膜 听小骨
  • 简介:摘要内界膜位于视网膜-玻璃体交界面,由Müller细胞的基底膜组成。近年来,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广泛应用于多种累及黄斑部的手术中,虽然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了证实,但缺少必要的组织学依据,同时,大量研究显示,在各不同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内界膜造成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目前的研究发现,炎症细胞、胶质细胞、玻璃体细胞的增生使视网膜玻璃体界面出现生理功能紊乱,而内界膜本身也可成为肌成纤维细胞增生的支架,这些都将导致黄斑疾病的发生。本文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特发性黄斑裂孔和特发性黄斑前膜这3种疾病中的内界膜组织学研究作一综述,以帮助更好地认识病理状态下的内界膜,从超微结构方面证实内界膜剥除的安全性及必要性。

  • 标签: 视网膜疾病 内界膜 超微结构 组织病理学
  • 作者: 李悦 冯向辉 胡文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3年第03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生物材料和数字诊疗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周科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生物材料和数字诊疗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 简介:摘要种植体周炎(peri-implantitis,PI)是指发生在种植体周组织与菌斑相关的病理状态,以种植体周黏膜炎症和进行性支持骨组织丧失为特征。近年来,PI与天然牙牙周炎的组织病理差异在动物实验和一定数量的人体试验中得以描述,本文对现有文献报道的PI与牙周炎的组织病理差异进行综述,并试图寻找两种疾病发生和进展的差异。总体而言,PI中炎性细胞浸润(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e,ICT)范围比牙周炎更大,一直延伸到牙槽嵴,结缔组织内有密集的浆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浸润,并含有更多数量的破骨细胞,但ICT内的血管密度小于牙周炎;另外,PI病变组织中发现异物的存在。两种疾病在炎症浸润、血管、骨丧失、异物方面的组织病理差异,可以部分解释为何PI的进展较牙周炎更迅速,提示PI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PI进展至关重要。此外,针对特定炎症细胞的靶向治疗或可成为PI治疗的新方向;减少因摩擦或电化学腐蚀释放到种植体周组织中的钛颗粒有助于预防PI。

  • 标签: 牙周炎 种植体周炎 组织病理学 炎症细胞浸润 钛颗粒 细胞因子类
  • 简介:摘要口腔组织病理实验课程属于微观形态学,是以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组织特征为主的课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通过线上方式进行实验课教学已成为医学生形态学学习的重要补充。本文以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学院2020级口腔医学专业口腔组织病理实验课程为例,介绍了微观形态学线上实验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并结合学生学期终末成绩和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显示,学生学期终末成绩为(81.7±13.1)分,61名学生中,13名(21.3%)学生达到优秀(≥90分),59名(96.7%)学生及格(≥60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37名(60.7%)、45名(73.8%)、37名(60.7%)、41名(67.2%)和42名(68.9%)学生认为线上实验课程对镜下结构观察识别、病理特征记忆、知识理解、团队合作和互动等方面更有优势。可见,口腔组织病理线上实验课程效果较好,且得到学生普遍认可。

  • 标签: 口腔组织病理学 实验教学 线上课程 口腔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各期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的病理结构特征,分析黄斑前膜病理组织学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9月在台州医院路桥院区进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黄斑前膜剥除术治疗的IMEM患者60例(62眼),根据OCT图像4期分期方案分为1期IMEM组、2期IMEM组、3期IMEM组及4期IMEM组。将术中剥除的带内界膜的IMEM标本HE染色后进行膜平铺及切片观察,并进一步行SMA、GFAP、S-100、CD34、CD68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弹力纤维染色、Masson染色等特殊染色检查。记录各组膜组织类型、病理组织学结构特征、主要细胞和纤维成分及免疫组织化学的阳性率。采用χ2检验进行各组膜组织类型分布及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率比较,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组间细胞密度比较。结果:将膜组织类型分为致密型及稀疏型,4组膜组织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4,P=0.006)。切片观察组织病理特点发现:从1期到4期组织的细胞聚集度降低,细胞的胞质减少,组织内胶原纤维由致密变得疏松。4组间细胞密度总体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3.73,P=0.003),多重比较分析发现2期与4期的细胞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69,P=0.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D34均阴性表达,GFAP均阳性表达,部分膜组织表达SMA、S-100、CD68,但各组间SMA、S-100、CD68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弹力纤维染色及Masson染色提示各组的IMEM纤维成分均为胶原纤维,从1期到4期纤维逐渐扩张增厚。结论:IMEM属于非血管性纤维增生组织,其主要细胞成分为胶质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各期细胞成分相似,纤维成分为胶原纤维。在疾病发展后期细胞密度下降,整个过程纤维呈逐渐扩张状态。

  • 标签: 黄斑前膜 组织病理学检查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随着人类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不同的学科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等应运而生。病理是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可以说,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和疾病,就有了病理。不过,由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受认识自然的哲学方法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而产生了不同的"病理"内涵。"Pathology"一词首见于16世纪的西方文献中,而"病理"这一词汇最早见于日本,而直到19世纪末才出现在中文医学著作和教科书中,本文就目前所能收集的文献,对"病理"这一词汇进行追踪溯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细胞的病理常规检验是确诊疾病的重要步骤。是常规检验中的必要流程。本文将就细胞病理的检查常规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与研究。

  • 标签: 细胞 病理学 检查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原发性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7年9月间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例胰腺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间叶标志物vimentin和神经源性标志物S100、ABC、β-tub、NGFR、SOX10及CD34、CD117的表达。结果6例胰腺神经鞘瘤中男性2例,女性4例,男女比例1∶2,发病年龄36~76岁,中位年龄48岁。肿瘤位于胰头1例,胰颈2例,胰体2例,胰尾部1例。术前影像学检查示6例均为单发,其中3例为实性,3例为囊实性。5例行根治性手术,1例行肿瘤剜除术。大体标本见肿瘤与周围组织界清,切面呈淡黄色,半透明,可伴出血及囊性变。显微镜下可见典型的A区(束状区)及B区(网状区)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vimentin、S100、ABC、β-Tub、SOX10均呈阳性表达,CD34及CD117均呈阴性表达,4例NGFR呈阳性表达,2例阴性表达。患者预后较好,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胰腺神经鞘瘤具有明显的病理特征,预后较好。

  • 标签: 神经鞘瘤 胰腺 病理学特征
  • 简介:摘要神经胶质细胞瘤(胶质瘤)是起源于神经外胚层的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侵袭性强,治疗敏感性差,预后不好。神经胶质细胞瘤的发生是体细胞中基因突变不断积累的结果,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以及细胞周期调节相关基因表达异常密切相关。随着分子病理的发展,能够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检测肿瘤细胞的受体、生长因子、染色体、抑癌基因及癌基因等的变化,并根据以上检查了解肿瘤细胞的分化、生长速度、转移侵袭性、及对抗化疗和放疗的可能性等相关信息,在指导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神经胶质细胞瘤分子病理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神经胶质细胞瘤 分子病理学 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