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硅胶假体隆眉弓术在治疗面上部轮廓低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颅颌面一中心行硅胶假体隆眉弓术的女性求美者资料,纳入标准:眉骨低平、眼球突出或上睑臃肿。排除标准:额部曾行注射类手术或有注射物残留,眉骨区手术史,肿瘤史,甲状腺功能抗进或外伤史。根据眶上缘及眉弓区域解剖特点,在双侧眉尾下缘设计小切口,长度约7 mm,眉弓区域骨膜下剥离出与所雕刻假体大小合适的腔隙,并置入雕刻好的硅胶假体。雕刻假体时注意假体有效部分为下缘,厚度2~7 mm;假体中部为最上端,对应眉毛的内1/3处。假体两侧各设有1个小孔,允许术后组织长入。眉尾处假体与骨膜缝合固定,眉头处油沙钉打包缝合外固定。在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随访时拍摄照片并进行分析。术后满意度根据李克特5分量表由求美者、手术医师及非医学专业人员分别评分,数据以M(P25,P75)表示。应用SPSS 21.0软件采用多样本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2例求美者,年龄(25.1±3.1)岁(20~32岁)。手术均顺利完成,共置入硅胶假体84个,置入假体厚度(下缘)为(4.53±0.77) mm(2~7 mm)。所有求美者表情正常,均无包膜挛缩、伤口裂开及神经损伤。1例发生极少量血肿,术后1~2周自行吸收;1例在术后6个月发生无菌性炎症,最终行假体取出。随访(9.0±3.2)个月,范围6~18个月,除4例对外观轮廓不满意,接受再次手术外,其余求美者均得到了较满意的术后效果,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改善,获得了更立体的眉弓和面上部三维轮廓,随访时面部容貌立体和谐。术后满意度评分:求美者为4.60(4.38,4.85)分(2.5~5.0分),手术医生为4.85(4.70,4.90)分(4.2~5.0分),非医学专业人员为4.80(4.66,4.90)分(3.7~5.0分)。3组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9.978、P=0.007)。其中,求美者满意度与手术医生满意度(H=9.978、P=0.009)、非医学专业人员满意度(H=9.978、P=0.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医生满意度与非医学专业人员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9.978, P=1.000)。结论硅胶假体隆眉弓术能有效地重塑面上部轮廓,提供更精致、更具有立体感的面型,是隆眉弓术的首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留置硅胶导尿管患者的护理方法应用于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及对患者康复后的影响。方法:以本科室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80例留置导尿管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心理特征症状自评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高,护理效果更为显著,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体肋软骨联合硅胶假体修复短鼻畸形的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短鼻畸形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硅胶假体修复,研究组采用自体肋软骨联合硅胶假体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鼻部形态、炎性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成功率(100.00%,41/41)高于对照组(85.37%,35/41),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对照组鼻尖角、鼻面角、鼻根高均小于术后3个月,研究组鼻尖角、鼻面角、鼻根高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均<0.05),两组间血清hs-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44%,1/41)与对照组(12.20%,5/41)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肋软骨联合硅胶假体应用于短鼻畸形修复中,会延长手术时间,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创面愈合,改善鼻部形态,减轻机体炎性应激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硅胶垫应用在刮治器装运时对器械防变形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2月我院部分Gracey 刮治器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总计480把Gracey 刮治器,依据随机数字法对Gracey 刮治器进行平均分组,包括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40把,480个工作端,观察并对比刮治器在转运过程中的磨损程度和变形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研究组刮治器的磨损分别为(0.6±0.2)mm、(
简介:摘要:有机硅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元素硅、以重复的Si-O键为主链、硅原子连接有有机基的化合物。1863年法国化学家弗里德尔(C.Friedel)和克拉夫茨(J.M.Crafts)首次在封管中成功合成了历史上第一个有机硅化合物——四乙氧基硅烷。开启了有机硅化学的先河,被后来的研究者普遍认为是有机硅化学开始的标志。1904年有机硅化学的奠基人基平(F.S.Kipping)运用格氏反应成功地制备了有机氯硅烷。奠定了日后有机硅工业的基础。有机硅高分子按照产品形态可以分为:硅油、硅橡胶、硅树脂、硅烷偶联剂。本文主要对有机硅胶粘剂制备工艺及性能进行分析,可供参阅。
简介:摘要目的用三维(3D)扫描测量患者耳软骨联合硅胶假体隆鼻术前后参数,探讨耳软骨联合硅胶假体隆鼻的手术效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于武汉同济医院整形外科接受耳软骨联合硅胶假体隆鼻女性患者16例,年龄21~35岁,平均28.3岁。分别于手术前及术后行3D扫描测量鼻部线性长度、鼻角度、鼻部比例指数。结果16例患者均对手术效果满意,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鼻长度、鼻高度、鼻深数据,术后较术前有显著增加,鼻宽度及鼻尖宽度术后数据较术前减小。鼻唇角及鼻额角术后数据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鼻面角、鼻尖角、鼻小柱-小叶角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深/鼻宽、鼻指数、鼻尖突出度术后均改善,而鼻小柱/鼻小叶术后数据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扫描可全面准确地测量鼻部各参数。耳软骨联合硅胶假体隆鼻术改善鼻部整体轮廓效果较好,但在精细改善鼻尖美学效果欠佳。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泌尿外科手术中运用多槽硅胶引流管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泌尿疾病患者共108例,均需开展泌尿外科手术治疗,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5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采用传统的橡胶引流管,实验组患者在手术中采用多槽硅胶引流管。最后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24h引流量、引流管治疗时间以及拔管时的疼痛程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24h 引流量远多于对照组,且引流管滞留时间远远比对照组短,在拔管过程中实验组患者中感到轻度疼痛的例数远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泌尿外科手术中采用多槽硅胶引流管能够取得良好的引流效果,降低患者疼痛感,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分析美容整形隆鼻术中应用玻尿酸注射与硅胶假体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4月-2020年4月为研究时间跨度区间,抽选研究样本为68例美容整形隆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案划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样本各34例。对照组患者为硅胶假体植入,研究组患者为玻尿酸注射,对比分析两组相关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及术后1年内隆鼻效果维持率,对照组优于研究组(P<0.05);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容整形隆鼻术中采用硅胶假体植入隆鼻效果维持率及患者满意度优于玻尿酸注射,可依据患者个体情况及意愿合理选择隆鼻术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对泪小管断裂中改良双路硅胶支撑管置管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泪小管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各组4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治疗干预手段的应用,均呈现出不同的治疗效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为9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T型硅胶支撑管置管术治疗小儿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南京市第三医院2016年8月至2020年1月住院的小儿外伤性泪小管断裂者25例(25眼),采用"双套环"技术顺行置入T型支撑管。术后3~6个月拔管,拔管后随访1~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25例中,治愈21例(84.00%,21/25),好转4例(16.00%,4/25)。结论T型支撑管置管术治疗小儿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效果确切,安全方便。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泪道探通术联合硅胶管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护理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2020年3月-2021年4月,将80例接受泪道探通术联合硅胶管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在接受泪道探通术联合硅胶管植入术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全面护理,观察指标:疗效。结果:研究组术后疗效结果显示,显效23例(57.5%)、进步17例(42.5%),共40例有效(100%);对照组术后疗效结果显示,显效15例(37.5%)、进步20例(50%),共35例有效(87.5%),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泪道探通术联合硅胶管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期间采取全面护理措施将增强疗效,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细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6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纳入到本组研究中,将64例患者分为细硅胶管组与常规对照组,对于常规对照组,应用常规外科引流法,针对细硅胶管组,应用细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持续负压吸引治疗法,针对两组置管时间、并发症发生例数以及管周疼痛例数进行对比。结果:从置管时间、并发症发生例数以及管周疼痛例数来看,细硅胶管组的数据更为理想,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愈例数上,细硅胶管组稍逊于常规对照组,但是差异不大。结论:细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理想,并发症发生率低,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更小,该种疗法值得在自发性气胸患者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