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头针体针并用结合药物治疗运动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88例运动神经损伤患者分为针刺组56例,药物组58例,针药组74例。针刺组取头针的颅底带前1/3、颅底带中1/3、额中带、额顶带后1/3、顶枕带下1/3,体针取太阳、四白、攒竹、足三里等穴;药物组用甲钴胺注射液0.5mg、甲硫氨酸4ml肌肉注射,红花注射液30-40ml静滴;针药组采取针刺组和药物组相结合的治法。治疗30天统计疗效。结果药物组有效率为53.4%,针刺组有效率为62.5%,针药组有效率为89.2%,经统计学分析,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针体针并用配合药物治疗运动神经损伤疗效确切,疗效优于单纯药物及针刺治疗。

  • 标签: 眼运动神经损伤 头针/体针 药物疗法/针灸疗法
  • 简介:运动神经元病(MND)是一种不断进展、最终危及生命的神经系统变性病,发病率为2/100000/年,患病率为4~7/100000。英国每年大约有1200例新发病例,4000~5000例病患者:一般的全科医生在整个行医期间可能仅能见到几个患者,就连区级医院的神经科医生每年也只能见到4~6个新发的MND患者。

  • 标签: 运动神经元病 神经系统变性病 新发病例 全科医生 区级医院 发病率
  • 简介:目的研究面神经损伤后对其运动神经元死亡的影响。方法以大鼠为研究对象,设计出5种面神经受损的实验模型,即面神经低位断伤,面神经高位断伤,面神经茎乳孔压榨伤,面神经茎乳孔牵拉伤,面神经茎乳孔切断后立即桥接。各组动物饲养1月后取其面神经核团,经CresylViolet染色,在显微镜下计算右,左侧面神经核团中运动神经元数目之比。结果实验表明:面神经低位断伤,高位断伤,压榨伤,牵拉伤,切断后立即桥接其运动神经元胞体存活率分别为78.26%,69.23%,94.02%,81.58%和83.85%,面神经低位断伤后运动神经元存活率同其它各组比较发现:面神经低位断伤后其运动神经元存活率比高位断伤者高,较面神经压榨伤和面神经切断后立即桥接低,同面神经牵拉伤者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面神经受损后其运动神经元数目的变化同损伤部位,损伤程度,以及损伤后的修复有关,为面神经损伤后手术时机的把握和手术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面神经 损伤 修复 运动神经元
  • 简介:行进运动是人和动物一种基本运动形式,其主要特征是通过肢体不断重复的节律性摆动产生位移。行进运动的执行需要激活大量躯干和肢体骨骼肌,任何骨骼肌的收缩都依赖于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控制。通过系统的运动训练可以提高骨骼肌力量、耐力等特性。研究表明脊髓运动神经元在不同的运动方式干预下其自身特性也发生了改变。脊髓运动神经元在运动干预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形态学指标、生物化学指标以及电生理指标的改变表明了运动神经元的可塑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神经系统功能变化的机制,这对我们理解行进运动的产生、控制以及对环境适应能力的应变机制至关重要。

  • 标签: 行进运动 运动干预 运动神经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神经元病(MMD)的神经肌电图特征。方法对15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对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增宽、巨大电位、运动单位数量减少检出率高,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大多属正常范围,少数稍减慢,可见末端潜伏期延长、复合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可在正常或低限。结论运动神经元病的电生理显示广泛神经源性损害,肌电图(EMG)阳性率高,能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运动神经元病 肌电图 神经电图 神经源性损害
  • 简介:摘要目前,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手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手术中,将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有效的鉴别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研究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在手术中的鉴别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感觉神经运动神经的关系,详细阐述了在手术中鉴别感觉神经运动神经的意义,最后提出了鉴别感觉神经运动神经的方法。

  • 标签: 感觉神经 运动神经 手术中 鉴别 前言
  • 简介:摘要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 MND)是一组临床少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呈进行性发展,常因累及呼吸肌造成呼吸功能不全。此类患者进行手术麻醉时易发生呼吸道并发症,应予以高度重视。文章通过综述相关文献,从MND的疾病特征、手术方式选择、术前评估、麻醉方式及药物选择、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指导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运动神经元病 麻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运动神经元病的诊断与鉴别。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根据中年以后隐匿起病,进行性加重,慢性进行性病程,表现上下运动神经元受累,远端肌无力、肌萎缩、肌束震颤,伴腱反射亢进(或减退)、病理征等,无感觉障碍,典型神经原性肌电图改变,一般诊断不难。

  • 标签: 运动神经元病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罕见病,是以损害脊髓前角,桥延脑颅神经运动核和锥体束表现的一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萎缩、肌张力增高、肌无力,严重的时候甚至出现呼吸困难。

  • 标签: ]运动神经元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结合神经电生理早期诊断运动神经元病。方法抽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42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临床结合神经电生理早期诊断。结果本组42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中,临床确诊32例(76.19%)。临床可能、临床很可能分别为4例(9.52%)、6例(14.29%)。临床结合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确诊38例(90.48%),16.67%的患者诊断级别提高。延髓肌发病组、上肢发病组、下肢发病组伴分裂手电生理特征的患者分别为41.18%、83.33%、38.46%。结论早期行临床结合神经电生理学诊断,可提高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诊断级别,实现早期确诊。

  • 标签: 临床诊断 神经电生理 运动神经元病
  • 简介:摘要探讨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对9例按照美国电生理诊断医学联盟(AAEM)诊断为MMN的患者,通过临床、肌电图、脑脊液检查以及免疫治疗的结果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9例患者临床特点均为肢体不对称性无力,2例患者肌电图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低限;肌电图诊断7例(77.78%)患者存在肯定的运动传导阻滞(CB);6例(66.67%)对免疫球蛋白治疗反应良好,肢体乏力症状得到改善。结论慢性进行性、不对称性肢体无力和运动神经传导阻滞是MMN特征,治疗以免疫球蛋白为首选。

  • 标签: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传导阻滞 临床表现 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程度面神经损伤后面神经运动神经元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方法制作面神经切断和阻断30s的Wistar大鼠面瘫模型,应用链霉素卵白素生物素复合物检测术后1d至4周面神经运动神经元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结果面神经切断组面神经运动神经元caspase-3表达先上升后下降,其中切断后第7天最高,1—7dcaspase-3的阳性率为25%-62%,7—28dcaspase-3的阳性率为0~62%;面神经阻断组面神经运动神经元caspase-3的表达与面神经切断组相似,1—7dcaspase-3的阳性率为23%-58%,7—28dcaspase-3的阳性率为0~58%。结论caspase-3可反应面神经运动神经元的凋亡情况,提示可以利用调控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干预凋亡,达到治疗面神经损伤造成的面瘫。(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8,8:12.14)

  • 标签: 面神经 运动神经元 CASPASE-3 细胞凋亡
  • 简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尚不十分清楚。本文观察了运动前后青年人胫神经MCV、体温、心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一定运动后平均口温升高0.45℃,平均胫神经MCV增快5.11m/s,这与环境温度、体表温度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应用多元回归方程分析发现,胫神经MCV变化与体内温度变化相关(r=0.4218,P<0.05),与心率变化无相关(r=0.0404,P>0.05)。运动引起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增快,可能与运动本身及体温升高引起机体一些生理变化有关,它具有一定理论和应用价值。

  • 标签: 神经传导 相关生物学的效应
  • 简介:摘要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是一种少见的脱髓鞘性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其临床表现为进行性非对称性肢体无力,以远端受累为主。电生理特征是在运动神经上存在持续性多灶性传导阻滞。多灶性运动神经病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MMN应与慢性吉兰-巴雷综合征(CIDP)、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疾病相鉴别。本文就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诊断等方面做一综述。

  • 标签: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电生理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肌电图(EMG)检查应用于诊断运动神经元病(MND)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36例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诊断的结果将其分为3组,A组8例为进行性延髓麻痹患者,B组12例为进行性脊肌萎缩患者,C组16例为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肌电诱发电位仪测定并对比分析3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肌电图,单纤维肌电电位仪选择性记录患者单个肌纤维动作电位并测定其颤抖值、阻滞以及纤维密度。结果本研究36例患者肌电图检查显示存在广泛性神经源性改变,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未见异常,其中11例神经末端潜伏期延长,12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单纤维肌电图检查结果提示,A、B、C三组患者颤抖值、阻滞比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密度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早期应用肌电图检查能早期发现并诊断运动神经元疾病,对于广泛性神经源性改变,神经肌电图检查敏感性较低,单纤维肌电图能清晰提示病情进展的程度,有助于临床早期正确诊断运动神经元病,为早期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参考依据,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应广泛推广并应用于临床。

  • 标签: 肌电图 运动神经元病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糖尿病病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临床分析大连大学医学院附院(116021)刘桂荣,刘岩梅我们对3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四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的测定,试图确定其在糖尿病神经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资料和方法30例病人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0~66...

  • 标签: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临床分析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病人 胫神经 尺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