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表现为下壁、前壁导联ST段同时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和冠脉造影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的前壁合并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梗死相关血管的不同,对60例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患者心电图及冠脉造影的特征。结果60例患者中,21例患者IRA为左前降支(LAD),占总数的35%,35例患者IRA为右冠状动脉(RCA)其中23例发生在RCA近段(67%);C组为RCA和LAD同时闭塞,仅1例,D组RCA慢性闭塞。其中,右冠状动脉闭塞者,闭塞部位多为右冠状动脉近段,ST段抬高幅度在Ⅲ导联>II导联,在V1导联>V3导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者,闭塞部位多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远段,ST段抬高幅度在V3导联>V1导联。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阴道前壁吊带松解术治疗阴道前壁吊带手术(MUS)术后排尿困难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MUS术后出现排尿困难患者12例,患者年龄47~73(61.3±8.2)岁。随访患者术前及术后尿流率及残余尿量,并对患者进行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调查,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首次吊带手术发展至出现排尿困难时间最短为术后2个月,最长为术后7个月,平均(3.8±1.8)个月,术后吊带松解时间最短为术后5个月,最长为术后24个月,平均(12.3±6.6)个月。12例患者中11例吊带松解手术后排尿困难症状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尿流率术前:9.3(3.7,13.2)ml/s,术后:21.5(15.7,34.2)ml/s,P=0.004;残余尿量术前:315(200,377)ml,术后:0(0,80)ml,P<0.001,统计学评价均有显著改善;ICI-Q-SF术前:0(0,5)分,术后:4(0,8)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8)。结论吊带松解术治疗MUS术后排尿困难患者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roduceofprolapseandhemorrhiods,PPH)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8月至2010年10月期间经PPH治疗的30例直肠前突患者的手术经过及术后疗效。结果本组3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16~40min(平均23min),住院时间4~9d(平均5d),无直肠阴道瘘、肛周脓肿等并发症发生。术后2周均行肛门指诊,3例有轻度炎症,给予对症治疗1周后炎症消失。2例吻合钉未完全脱净,少量残留,给予取出残钉后不适症状消失。术后随访0.5~4年(平均3年),随访率为83.3%(25/30)。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7例,治愈率为90%;症状好转3例。对好转的3例行排粪造影检查,前突均明显减轻,且便秘症状较前有所缓解。结论PPH治疗直肠前突安全、有效,便秘症状缓解明显,是一种适合临床应用的手术方式。
简介:摘要直肠癌作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术前精准的诊断和分期对于外科医师决定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壁外血管侵犯(EMVI)作为预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总生存期的一个重要独立因子,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甚至大有将其作为一种新的分期系统来指导临床治疗,制定术前准确的分期。术前MRI(mrEMVI)与病理(pEMVI)在评估EMVI的准确性上高度一致,因此mrEMVI可以作为多学科诊疗模式或者临床医师精准分析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一个重要指标,也可以作为术前放化疗后(CRT)是否进行手术治疗,以及术后是否延长放化疗时间的重要评估项目,应该将其作为术前的必要检查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峡部前壁瘢痕处妊娠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子宫峡部前壁瘢痕处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均有剖宫产史,经阴道彩超检查孕囊位于子宫瘢痕处,43例采用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42例术后在彩超监视下行清宫术,其中1例介入栓塞治疗后,孕囊自行排出,未行清宫术;6例在彩超监视下行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2例甲氨蝶呤药物化疗后再行清宫术;1例行剖腹探查术+双侧子宫动脉结扎+子宫瘢痕处病灶切除+子宫修补术;1例证实子宫瘢痕处妊娠凋亡后直接行清宫术。结论剖宫产史及阴道超声检查或磁共振检查,对子宫峡部前壁疤痕处妊娠诊断有较高价值,子宫动脉栓塞术或药物化学治疗后在彩超引导下行清宫术,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简介:摘要: 目的:评价阴道前壁桥式修补+双侧 耻白线固定术治疗阴道前壁膨出及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对 2016 年 1月至 2019年 11月因阴道前壁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在我院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 25例阴道前壁脱垂伴不同程度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阴道前壁双侧 耻白线固定术 + 桥式修补术 ,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2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 ,术中出血 30-50 ml,手术时间 30-50 min;术中无膀胱尿道损伤,术后患者均痊愈 ,排尿正常 ,无阴道前壁坏死 ;术后随访 33个月至 2年均无感染 ,自觉阴道块状物消失 ,无复发,排尿正常。结论阴道前壁阴道前壁双侧 耻白线固定术 + 桥式修补术时间短 ,副损伤及并发症少 ,复发率低 ,易操作,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并分析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梗)与下壁心梗心律失常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98例心梗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病发部位分为前壁心梗组( 48例)和下壁心梗组( 50例)。所有患者在 10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 100万~ 150万 U尿激酶, 并在 30 min内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输入到患者体内。采用 pm8000型参监护仪对患者的心律状况进行连续 3 d的监测。对比两组患者预后。结果 前壁心梗组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 14例, 占 29.17%;下壁心梗组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 6例, 占 12.00%。前壁心梗组出现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下壁心梗组( P<0.05)。前壁心梗组出现 28例心律失常现象, 其中 3例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 心律失常发生率为 58.33%, 死亡率为 6.25%。下壁心梗组出现 32例心律失常现象, 6例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 心律失常发生率为 64.00%, 死亡率为 12.00%。下壁心梗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前壁心梗组( P<0.05)。结论 急性前壁心梗与下壁心梗心律失常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梗)与下壁心梗心律失常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入住我院的98例心梗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病发部位分为前壁心梗组(48例)和下壁心梗组(50例)。所有患者在1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100万~150万U尿激酶,并在30min内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输入到患者体内。采用pm8000型参监护仪对患者的心律状况进行连续3d的监测。对比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前壁心梗组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14例,占29.17%;下壁心梗组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6例,占12.00%。前壁心梗组出现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下壁心梗组(P<0.05)。前壁心梗组出现28例心律失常现象,其中3例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8.33%,死亡率为6.25%。下壁心梗组出现32例心律失常现象,6例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4.00%,死亡率为12.00%。下壁心梗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前壁心梗组(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梗与下壁心梗心律失常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简介: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梗)与下壁心梗心律失常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8例心梗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按病发部位分为前壁心梗组(48例)和下壁心梗组(50例)。所有患者在1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100万~150万U尿激酶,并在30min内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输入到患者体内。采用pm8000型参监护仪对患者的心律状况进行连续3d的监测。对比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前壁心梗组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14例,占29.17%;下壁心梗组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6例,占12.00%。前壁心梗组出现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下壁心梗组(P<0.05)。前壁心梗组出现28例心律失常现象,其中3例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8.33%,死亡率为6.25%。下壁心梗组出现32例心律失常现象,6例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4.00%,死亡率为12.00%。下壁心梗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前壁心梗组(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梗与下壁心梗心律失常对预后有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