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实验的目的在于分析对于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患者实施经结肠造口加压造影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8月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患者,共计33例患者参与实验,为所有研究对象实施经结肠造口加压造影诊断,判断这种诊断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所有研究对象的直肠尿道瘘管位置均有效显示。结论:通过实施经结肠造口加压造影诊断,可以提升直肠尿道的诊断效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经结肠造瘘口加压造影诊断 泌尿系统疾病 直肠下尿道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尿道裂术后阴茎部尿道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采用口周围皮瓣行Y-V成形法修补尿道。结果本组40例,手术一次成功31例,二次手术成功7例,超过3次手术2例,均为复杂性尿。结论尿道口周围皮瓣Y-V成形法修补尿道,成功率高,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尿道下裂 尿道瘘 尿道成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婴儿在先天性肛门闭锁二期手术中,在直肠腔内应用胃镜离断直肠尿道交界部黏膜及黏膜下层的作用。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普通外科因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尿道行二期肛门成形术8例患儿的病例资料。所有患儿均为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尿道已行一期结肠造术后。均为男性患儿,平均手术年龄为3.9个月,手术年龄范围为2.8~6.3个月;平均体重为7.5 kg,体重范围为5.9~9.0 kg;造口位于右上腹1例,脐上中腹部3例,左上腹2例,左下腹2例。因为本研究患儿年龄较小,肠腔细小、薄弱,故应用成人的普通电子胃镜在结肠、直肠内操作。在二期肛门成形术中,均在胃镜尝试离断直肠尿道交界部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在胃镜离断黏膜后,再行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结果8例患儿,1例经胃镜多次尝试仍未能到达直肠末端而放弃胃镜黏膜离断术。1例因术中呼吸循环不稳定,仅在胃镜下完成交接部黏膜离断术,而未连续完成腹腔镜肛门成形术,5 d后在腹腔镜下完成肛门成形术。其余6例均完成胃镜口交界部黏膜及黏膜离断术,并同期行腹腔镜肛门成形术。二期术后两周行尿道造影复查未见尿道狭窄和尿道憩室。结论运用胃镜在直肠腔内游离直肠尿道交界部黏膜及黏膜组织的操作方法是可行、有效的,是目前比较准确和全新的辅助直肠末端离断的方法,也是胃镜和腹腔镜联合手术完成肛门成形术的有益尝试。

  • 标签: 胃镜 腹腔镜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直肠尿道瘘 黏膜离断术 婴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尿道裂术后尿道影响因素,并总结其护理对策。方法纳入该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尿道裂术后患儿129例,并依照术后是否发生尿道分为术后并发尿道组15例和未并发尿道组114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对可能造成术后尿道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纳入129例患儿中术后发生尿道为15例,尿道发生率约占11.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年龄(OR=3.726)、尿道裂严重程度(OR=2.531)、卫生状况(OR=1.905)、是否发生感染(OR=2.174)、焦虑不安(OR=3.490)及是否发生引流不畅(OR=4.787)均是影响术后尿道的独立因素(均P<0.001)。结论对于尿道裂手术患儿,应根据潜在导致术后尿道的具体原因制定针对性防护方案,以有效防止尿道发生。

  • 标签: 小儿尿道下裂 术后尿道瘘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前尿道瓣膜合并阴茎弯致尿道是一种临床罕见疾病,国内外报道少见。我院收治2例因阴茎外观异常就诊的患儿,诊断前尿道瓣膜合并阴茎弯致尿道,均行尿道憩室切除+尿道瓣膜切除+阴茎背侧白膜折叠术,其中1例同期行Duplay尿道成形术,1例行Duckett尿道成形术。2例术后分别随访10、15个月,未见尿尿道狭窄、尿道憩室、阴茎弯残留等并发症。

  • 标签: 前尿道瓣膜 阴茎下弯 尿道瘘 前尿道憩室 尿道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尿道裂术后致使患者发生尿道的影响因素,总结其优质护理措施。方法 采集41例同意参与研究、且行尿道裂术治疗的患者资料,基于对照实验形式,随机分组;基础组21例,接受尿道裂术普通护理干预;观察组20例,接受针对性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尿道发生率明显较低(P

  • 标签: 尿道下裂术 尿道瘘 因素分析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因其罕见性和复杂性,尿道直肠的治疗仍是泌尿外科医师的重大挑战。近年来,多项临床回顾性研究结果证实了各类带蒂组织瓣间置于直肠尿道的可行性,为尿道直肠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相较于传统的单纯修补术,带蒂组织瓣有足够的组织厚度及明确的血供,弥补了传统手术中尿道吻合口及直肠口组织较薄、血供差的不足,使尿道直肠的术后复发率明显降低。另一方面,因的病因、位置,口的大小,医师的偏好不同,手术入路存在差异。各类自体带蒂组织瓣的解剖学、血供特点也影响着其临床应用。作为泌尿外科和结直肠外科共有的疾病,多学科协作诊治为尿道直肠的处理带来了更多方案。期待有更多的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为尿道直肠治疗的优化提供参考。

  • 标签: 尿瘘 直肠瘘 肌瓣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尿道成形术后减少尿发生率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10年3月~2012年8月所开展的86例尿道裂手术患儿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是采取新的缝合技术和改良护理方法,对照组是传统的手术方法和护理技术。结果实验组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我们通过改进缝合技术和护理方法,尿的并发症明显降低。

  • 标签: 尿道下裂 尿瘘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一例直肠癌术后放疗致尿道阴道直肠患者溃破皮肤护理。护理重点为体位的变换、外敷药物及红外线理疗的使用,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加强营养的补充,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 标签: 尿道阴道直肠瘘 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预防术后尿的发生以及发生尿后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120例尿道裂患儿的各项护理资料。结果经精心护理,患儿一期术后发生尿24例,尿发生率为20%。结论尿尿道裂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但经过术前积极准备及术后早期尿的全面处理,部分尿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 标签: 尿道下裂 尿瘘 护理
  • 简介:子宫脱垂的高龄妇女在农村贫困山区常见,但是因使用子宫托导致阴道直肠临床上罕见,文章分析了其产生原因以及治疗经过。

  • 标签: 阴道直肠瘘 原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尿道裂并发尿预防中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尿道裂并发尿患儿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38)与对照组(n=38),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排便情况、切口愈合及尿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

  • 标签: 小儿尿道下裂 尿瘘 护理干预
  • 简介: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是目前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方式之一,尿道直肠(urethrorectalfistula)是术后比较少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肛门漏尿、排尿减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的生活质量。尿道直肠的治疗方法较多,选择最佳的修复方式尤其重要。我们自2010年10月至2016年10月总共收治7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道直肠患者,其中5例采取经会阴股薄肌移植修补尿道直肠,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尿道直肠瘘 股薄肌肌瓣 前列腺癌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治疗无肛尿道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选取腹腔镜辅助治疗先天性无肛并直肠尿道男性患儿 80例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儿顺利完成手术 ,无中转开腹病例 ,手术时间 98 ~ 205( 136士 32) min,术中出血量 2~5 mL。结论 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对于治疗无肛直肠尿道是安全可行的 ,能准确辨别盆底肌群中心 ,有效保护横纹肌复合体是值得选择的治疗方式。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经尿道手术致后尿道直肠穿孔的临床处理办法。方法以我院2006年1月~2013年1月的5例经尿道手术致后尿道直肠穿孔患者对位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全尿道狭窄患者拔除导尿管,2周后再次出现排尿困难,目前仍膀胱造;其他4例拔除导尿管后排尿正常。随访1~5年,5例患者大便正常,无会阴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减少泌尿生殖系统手术医源性损伤,主要措施在于预防,而一旦发生,则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救治。

  • 标签: 尿道 直肠穿孔 处理办法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直肠膀胱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直肠膀胱患者很难经保守治疗痊愈,且易引起肠道、泌尿系统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因而主张一经诊断,若无明确手术禁忌,均应及早手术治疗行口修补。

  • 标签: 直肠膀胱瘘 治疗方法
  • 简介:我科1997~2004-08用不同的方法修复尿72例,就修补方法和经验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组年龄2.5~14岁,平均6岁,口直径1~8mm.口部位:术前52例为1处有,其中口位于冠状沟16例,位于阴茎体24例,位于阴囊及阴茎阴囊交界处12例.20例为多个,最多3个.患儿带时间均超过6个月.1999年前多采用单纯三层缝合法修补27例,近年来多采用Y-V皮瓣法修补23例,单侧去上皮双皮瓣法修补22例.

  • 标签: 尿道下裂/外科学 尿瘘/外科学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盲袋肌鞘内拖出一期治疗男性新生儿先天性高位肛门闭锁尿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获得随访的87例行直肠盲袋肌鞘内拖出术患儿的临床资料(为A组),并与48例行Pena手术治疗的男婴无肛尿道患儿比较(为B组),评价两组患儿术后排尿功能、肛门功能及排便控制功能.结果①直肠盲袋肌鞘内拖出术患儿术后出现尿线异常(15/87,17.24%)、尿滴沥(9/87,10.34%)、尿道狭窄(28/87,32.18%)、尿道(2/87,2.3%)、尿道憩室(5/87,5.75%)、膀胱充盈量、残余尿、膀胱输尿管反流(7/87,8.05%)、输尿管扩张(4/87,4.6%)、肾积水(3/87,3.45%);Pena手术患儿术后出现尿线异常(5/48,10.42%)、尿滴沥(4/48,8.33%)、尿道狭窄(15/48,31.25%)、尿道(1/48,2.08%)、尿道憩室(2/48,4.17%)、膀胱充盈量、残余尿、膀胱输尿管反流(2/48,4.17%)、输尿管扩张(2/48,4.17%)、肾积水(1/48,2.08%).两组术后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②直肠盲袋肌鞘内拖出(A组)与Pena手术(B组)在排便次数、便失禁,有无污粪,排便控制能力,辨别稀便和气体的能力,术后肛门功能、直肠肛门狭窄、直肠黏膜脱垂等指标比较,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直肠盲袋肌鞘内拖出一期治疗男性新生儿先天性高位肛门闭锁尿道,可避免多次手术,有良好的控制排便、排尿功能,可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患儿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直肠 肛门闭锁 尿道 婴儿 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