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利用InsightⅡ软件包中的Homology模块,通过同源建模的方法在SGI02图形工作站上依据白喉毒素晶体结构,在其催化区的活性部位截取了S^146-Q^155,S^19-N^45,N^45-S^55和T^56-N^714个片段,每个片段只舍有1个α-螺旋。以此构象为结构基础,利用量子化学半经验AM1方法,分别对4个片段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得到了重要的电子结构信息,为突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与受体相互作用时,能够提供电子的主要氨基酸是D^29,D^49,D^68,E^154,D^47,E^70,E^148;能够接受电子的主要氨基酸是K^39,F^53,K^59,Y^54,Y^149,K^3,K^24,W^153;能够同受体进行疏水作用的主要氨基酸是Y^20,H^21,Y^27,I^31,I^35,Y^46,W^50,Y^54,Y^60,Y^65,I^150,W^153,上述氨基酸都可能对活性产生重要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重组白喉毒素(diphtheria toxin,DT)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融合蛋白,研究其对裸鼠肿瘤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PCR扩增法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DNA中获取编码含8—110位氨基酸片段的VEGF8-110基因,并从DT基因中扩增得到编码含1—384位氨基酸片段的DT384基因,将目的基因克隆到质粒载体pET9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Plys菌株表达重组蛋白,通过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筛层析纯化。将滴有融合蛋白的滤纸放到暴露的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孵育24 h后,观察融合蛋白对鸡胚绒毛尿囊膜的影响。对接种肿瘤1周后的裸鼠进行尾静脉注射治疗,第21天处死裸鼠取下肿瘤,测量其体积和质量,观察融合蛋白对裸鼠肿瘤模型的治疗效果。结果重组质粒经测序鉴定构建正确。融合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中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包涵体具有高效的复性效果。DT384-VEGF8-110融合蛋白无法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上的血管生长,DT384-(VEGF8-110)2融合蛋白可以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上的血管生长,也可抑制裸鼠肿瘤生长。经DT384-(VEGF8-110)2融合蛋白治疗接种Bxpc3胰腺癌细胞的裸鼠,其肿瘤平均质量(t=5.908,P<0.001)和平均肿瘤体积(t=4.619,P<0.001)均小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T384-(VEGF8-110)2融合蛋白能够有效抑制裸鼠肿瘤生长。
简介:摘要2019年10月,美国青少年和成年人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更新了关于接种破伤风类毒素-减量白喉类毒素-无细胞百日咳(Tdap)疫苗后加强免疫的建议,将此前要求的,使用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Td)疫苗进行首次接种后每10年加强免疫、伤口处理时预防破伤风、≥7岁且接种史未知/不完整人群的补种,改为可使用Tdap或Td疫苗。此次建议的修改可提高临床即时决策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