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辣椒素外用制剂对家兔烧伤创面瘢痕瘙痒的实验观察,以期了解辣椒素对瘢痕瘙痒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30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家兔15只,在家兔背部造成深II度烧伤模型,实验组应用0.025%外用辣椒素,对照组应用0.9%生理盐水。家兔创面上每天涂药三次,待家兔创面愈合后停用药物。两组家兔分别在有烧伤创面的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及创面愈合后的第1天、第14天和第28天取创面组织制作病理切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substanceP,SP)P物质。根据一定时间(24小时)内动物的搔抓次数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观察两组家兔创面在愈合后的第1天、第14天及第28天瘢痕瘙痒的情况。结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两组家兔深Ⅱ°烧伤创面及烧伤愈合后创面组织不同时间点中P物质,结果显示用药后实验组组织SP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性(P<0.01)。实验组家兔创面在愈合后的第1天、第14天及第28天的一定时间(24小时)内的搔抓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差异(P<0.01)。结论辣椒素外用制剂对家兔烧伤创面瘢痕瘙痒有一定的影响,从烧伤创面早期开始用药物进行烧伤瘙痒的干预是一条可以考虑的方法。
简介:目的与成年鼠伤口愈合过程进行对照,观察胎鼠无瘢痕伤口愈合过程中胶原代谢情况。方法建立无瘢痕伤口愈合模型,于术后不同时间点对胎鼠和成年鼠伤口组织行胶原蛋白V.G.染色,Ⅰ、Ⅲ型胶原免疫组化,Ⅰ、Ⅲ型胶原原位杂交。结果胎鼠伤口愈合快,组织结构再生完全,没有瘢痕形成,胶原呈网状正常排列,Ⅰ、Ⅲ型胶原蛋白及表达均增多,同时伴细胞数增多,Ⅲ型胶原首先形成网状排列;成年伤口胶原纤维沉积慢,平行排列的胶原逐渐呈束状填塞伤口以致瘢痕形成,伤口内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均增多,细胞数目增多不明显。结论在胎儿伤口愈合过程中,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调控主要通过细胞数目增多来完成,胶原纤维始终呈网状正常排列;成年伤口愈合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调控则通过其mRNA水平增高来实现,胶原纤维呈束状排列,形成瘢痕组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后血管周围反应性周细胞活化,以及周细胞活化与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关系。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6只、模型组64只(造模后1 d、3 d、7 d、28 d组各16只),应用腹腔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SE模型,行脑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基本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技术、Western blot检测神经元-胶质抗原2(neuron-glial antigen 2,NG2)表达,并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对NG2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进行双染,观察其相互关系。结果模型组神经元排列紊乱,失去带状结构,神经元出现变性、坏死,可观察到神经元的细胞核模糊,细胞质边集,有较多胶质细胞增生。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NG2在SE后呈现动态高表达(P<0.05);周细胞数量显著升高,在7 d时达到峰值,Western blot的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P<0.05);并且周细胞在周围区域诱导聚集胶质细胞,参与胶质细胞信号传导。结论周细胞可以诱导胶质细胞聚集,在SE脑损伤后以胶质瘢痕的形式参与修复。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瘢痕子宫瘢痕妊娠阴道彩超的检查。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6年01月~2017年01月收治的70例瘢痕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腹部彩超检测方式,研究组采用阴道彩超检查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确诊率为91.43%,1例患者误诊,1例患者漏诊,1例患者诊断结果不确定;对照组确诊率为62.86%,1例患者误诊,1例患者漏诊,1例患者诊断结果不确定;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瘢痕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采用阴道彩超检查方式开展诊断过程,误诊和漏诊情况更少,诊断准确率更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阴道彩超检查对于提高治疗瘢痕子宫瘢痕妊娠的重要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4年 3月 -2016年 5月本院收治的 82例剖宫产产后瘢痕妊娠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42例进行阴道彩超检查,对照组 40例进行腹部彩超检查。比较两组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 95.24%( 40/42),高于对照组的 67.50%( 27/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漏诊率 2.38%( 1/42)低于对照组的 12.50%( 5/40)。结论:经阴道多普勒彩超的检查能够准确的定位瘢痕妊娠的手术部位,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有50例为非瘢痕子宫产妇(设立为对照组),50例为瘢痕子宫(设立为观察组),两组产妇均接受剖宫产手术治疗,对其手术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时间与产后恢复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要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对于非瘢痕子宫产妇,瘢痕子宫产妇需要承担更大的剖宫产风险,瘢痕子宫产妇分娩时,需要对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一种科学合理的分娩方式,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险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阴道彩超检查对于提高治疗瘢痕子宫瘢痕妊娠的重要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3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82例剖宫产产后瘢痕妊娠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进行阴道彩超检查,对照组40例进行腹部彩超检查。比较两组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67.50%(27/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漏诊率2.38%(1/42)低于对照组的12.50%(5/40)。结论经阴道多普勒彩超的检查能够准确的定位瘢痕妊娠的手术部位,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简介:烧(创)伤愈合后形成的增生性瘢痕往往影响患者的功能和外形,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已知增生性瘢痕的形成与成纤维细胞的过多增殖以及胶原的过多分泌有关,本实验观察了中药制剂复方消疤口服液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旨在为临床防治瘢痕增生提供实验依据。一、资料与方法1.标本来源:10例标本均取自手术患者切除的增生性瘢痕,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6~42岁,瘢痕形成时间为烧伤后8个月到3年。瘢痕凸出于皮肤表面,发红,痒、痛症状明显,术后标本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患者无结缔组织疾病或可能影响结缔组织代谢的疾病,无心、肺、肝、肾等慢性疾病,3个月内未使用过类固醇激素、青霉胺、抗肿瘤药物等,未接受过放射线治疗。2.主要药品、试剂:复方消疤口服液(武卫药制证字第047号)的主要成分为石斑草、川芎、乳香、丹参、红花、全蝎。DMEM低糖型培养基(美国Gibco公司),粗制Ⅰ型胶原酶、离解蛋白DispaseⅡ、MTT、DMSO、Hoechst33342、PI、NEM、Ⅶ型胶原酶、POP、POPOP、tritonX100等均为美国Sigma公司...
简介:目的探讨P物质(SP)对不同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Fb)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及手术剩余正常皮肤标本取白笔者单位12例烧伤患者,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体外培养Fb并传至6~8代。根据DMEM培养液中培养物质的不同分为sP组(含1×10^-6mol/LSP)、SP+SP受体拮抗剂(spantide)组(含1×10^-6mol/LSP、3×10^-5mol/Lspantide)、空白对照组(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采用噻唑蓝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SP、spantide对瘢痕疙瘩Fh(KSF)、增生性瘢痕Fb(HSF)及正常真皮Fh(NDF)增殖活性[吸光度(A)值]及凋亡率的影响;另取1×10^-6mol/LSP分别培养Fh24~120h,以及sP组划分出1×10^-9~1×10^-5mol/L的浓度梯度,检测SP对上述3组不同样本中Fb作用的时间、剂量效应。结果空白对照组各样本Fb的A值及凋亡率无明显差异。SP组KSF、HSF、NDF的A值分别为0.656±0.071、0,525±0.064、0.404±0.063,凋亡率分别为(1.5±0.3)%、(4.0±0.5)%、(5.5±0.7)%,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对Fh作用的强弱为KSF〉HSF〉NDF。SP+spantide组部分抑制SP对KSF的作用而完全抑制其对HSF、NDF的作用。SP作用的时间、剂量效应检测结果显示,SP对KSF的作用较HSF、NDF更加灵敏、持久。结论SP对不同病理性瘢痕Fh增殖、凋亡的影响符合病理性瘢痕的临床特征,提示SP在其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结局,了解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风险及并发症,降低剖宫产率。方法2013-06-2014-05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80例瘢痕子宫妊娠分娩(实验组)及其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期随机抽取280例非瘢痕子宫妊娠分娩(对照组)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瘢痕子宫妊娠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且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而胎儿窘迫、产程进展异常、脐带绕颈对照组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再次剖宫产术中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不全子宫破裂、盆腔黏连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子宫破裂率实验组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后分娩风险明显高于非瘢痕子宫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