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临床上常对肺、气管、支气管疾病的患者采集标本,行临床检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对重症、昏迷、不能自主咳嗽等肺部感染患者采集标本时,需要使用负压吸引器进行吸采集,往往因留取方法不正确、容器不规范、环节多等因素影响结果的真实性。因此,我科对试管式标本采集器进行了改造,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临床应用效果 采集器 痰标本 试管 肺部感染患者 支气管疾病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小儿标本采集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本院呼吸科于2022年1~6月留取培养标本的87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法留取标本;将2022年7~12月留取标本的89例患儿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方,对比两组培养标本采集合格率、阳性率。   结果:观察组培养标本采集合格率、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培养标本采集质量和培养结果准确性,提高护理质量,是实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有效的管理方法。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小儿 痰标本 采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QC小组活动在提高标本采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建立QC活动小组,分析影响标本采集合格率的因素,制订可行性对策并实施,解决住院患者标本采集送检率、合格率低的问题。结果QC小组活动后标本送检率为90.2%,合格率为82.7%,患者满意度为95.9%,较活动前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QC小组的活动形式能明显提高标本采集质量,是采集标本管理的一种有效途径,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QC小组 痰标本 采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了标本采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方法对2009年1-12月在本科住院、医嘱同时开出4种液检查项目的658例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患者标本采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进行对比。结果持续质量改进有助于护理质量的管理,使护理管理质量始终处在一个良性循环轨道中,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创造价值,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使用留取标本提示卡既方便了护士的工作,又为了患者提供了健康教育指导。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痰液标本 质量控制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标本采集模式对比分析。方法以2014年2月~2014年6月作为研究阶段,收集该时间段内我院门诊部采集标本的患者共计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20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通过深度咳嗽的方式采集标本。观察组通过氨溴索雾化吸入的方式采集标本。结果观察组标本采集成功率为95.00%(190/200),标本合格率为88.00%(176/2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氨溴索雾化吸入的方式采集液效果确切,较常规的深度咳嗽排而言,其采集成功率较高,采集标本合格率较高,临床效果较好。

  • 标签: 痰液 标本采集模式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采取改进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有关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患者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112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19年12月,结束于2020年12月。回顾性研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试验组,每组均为56例。对照组应用自然咳痰法采集标本,试验组采用应用改进培养标本采集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阳性检测率、阴性检测率以及标本质量检测合格率。结果:对比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阳性检测率,结果表明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阴性检测率,结果表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标本质量检测合格率,结果表明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改进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可显著提高细菌学检验质量。

  • 标签: 改进痰培养标本 采集方法 细菌学检验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可控式吸采集标本法在婴幼儿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7年1-9月住院的婴幼儿肺炎患儿,住院后分别采用普通吸管和一次性可控式吸管两种方法采集标本,比较两种方法标本合格率和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异。结果普通吸管法吸477例,标本合格率及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40.5%和30.6%;可控式吸管法吸492例,标本合格率及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1.7%和66.5%,两种方法采集标本合格率及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两种方法采集标本,合格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82.6%)明显高于不合格标本(9.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次性可控式吸管吸能有效防止液污染,提高标本合格率及细菌培养阳性率,优于使用普通吸管吸,有助于提高婴幼儿肺炎患儿病原学诊断阳性率及指导后续抗生素的合理选择。

  • 标签: 可控式吸痰管 婴幼儿肺炎 痰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规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即自然咳痰法以及改进后的培养采集方法分别对细菌学检查的结果影响。方法取600例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记为常规组和改进组。常规组用常规咳痰发采集标本,改进组用改进方法采集标本。观察不同采集方法的培养阳性率及标本的合格率。结论相比之下,常规咳痰法下的细菌学检查结果较差,改进后的培养采集方法下的细菌学检查结果较好。

  • 标签: 痰培养标本 采集方法 细菌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改进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7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验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自然咳痰法采集培养标本,试验组采用改进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两组的细菌学检验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两组标本的合格情况进行对比发现,试验组的合格率为7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4%,差异显著(P

  • 标签: 痰培养标本 采集方法 细菌学检验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细菌学检验中应用改进培养标本采集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7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均采集标本,“采集方法差异”分基础组(自然咳痰法)、改进组(改进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各35例,两组检验情况比较。结果:改进组标本合格率(97.14%)高于基础组(82.86%),改进组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91.43%)高于基础组(71.43%),P

  • 标签: 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 自然采集法 细菌学 检验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分析不同时间采集并培养的检验结果,为临床肺炎的诊断奠定基础。方法分析我院自2012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确诊的460例肺炎患者,分别于不同的时间对标本进行采集并检验,对比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结果经过不同时机的采集后,经检验,晨起空腹采集液的试验组阳性准确率(217/230,94.3%)显著高于无固定时间采集液的对照组(179/230,77.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正确的时间采集患者的标本并予以培养有助于检验准确率的提升,为临床肺炎的诊断奠定基础,应广泛推广。

  • 标签: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敏感指标监测对提高儿童呼吸科患儿标本采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0月于我院儿童呼吸科收治的患儿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法将患儿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00例患儿采用的是常规方法留取标本,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敏感指标监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儿的标本送检率和样本合格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送检率和样本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比组(P

  • 标签: 敏感指标监测 儿童呼吸科 痰标本 采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在细菌学检验操作中,以改进培养标本采集方法操作,评估其实施质量。方法:在研究设计上,以2021年1月-2022年9月为时间点,涵盖观察对象120例,入组患者均接受培养检验,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对该120例对应对象分别在标本采集中实施常规方法(对照组)与改进方法(观察组),完成后统一分析,总结其检验质量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中样本采集时间、检验时间分别(3.32±0.38)min、(10.24±1.04)min,优于对照组的(5.54±0.49)min、(15.38±1.66)min,p<0.05;观察组中样本培养总合格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观察组中样本培养最终阳性检出率75.00%,高于对照组的56.67%,p<0.05。结论:以改进采集方法实施细菌学检验操作,对于提高效率,提高合格率,提高阳性检出率价值显著,可参考应用。

  • 标签: 痰培养标本 采集方法 细菌学检验 合格率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肺部感染患者培养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58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循证护理,分析合格率、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循证护理 肺部感染 痰培养标本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