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ASO)的不同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2006年1月~2009年3月95例下肢ASO患者经保守(保守治疗组,49例)、不同术式手术及介入治疗(外科治疗组,4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86例(90.5%)患者得到随访,随访3个月至3年(平均2年)。随访期间,保守治疗组44例得到随访,其中14例有效,3例加重,余27例未见明显变化;外科治疗组42例得到随访:手术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通畅率为96%(24/25),其中1例行股腘动脉膝上人工血管旁路术,术后半年再次闭塞,经取栓后恢复;介入组患者介入治疗后6个月的通畅率为88.2%(15/17),其中2例股腘动脉TASCC型患者治疗半年后再次狭窄,再次给予PTA后恢复。结论FontaineⅠ期及Ⅱa期应首选保守治疗,FontaineⅡb期及以上可选择外科干预,TASCA、B型应采用介入治疗,TASCD型应采用旁路术。

  • 标签: 动脉硬化 闭塞性 旁路术 介入治疗
  • 简介:<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arteriosclerosisobliterans,ASO)是中老年人慢性下肢缺血引起的常见疾病,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社会日益老龄化,ASO的发病率逐年增加[1]。尤其伴有糖尿病的ASO患者远端血管病变更为多见,预后差。ASO常合并心、脑、肾和代谢等多学科疾病,由于受累肢体动脉病变广泛,下肢缺血,常导致下肢间歇跛行、静息痛、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缺血 腔内治疗 通畅率 介入治疗 支架植入
  • 简介:动脉硬化是指动脉内膜或中层发生的退行变和增生过程的复杂的病理变化,导致动脉失去弹性,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缩小。由于动脉硬化的加重引起动脉狭窄或闭塞,该动脉的远端供血不足,发生相应部位的缺血表现,即为动脉硬化闭塞(arterioselercsisobliterans,ASO)。本病好发于45岁以上男性,在美国7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10%,37岁~69岁人群中发病率为1%~2%。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护理 70岁以上 病理变化 退行性变 动脉内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arteriosclerosisobliterans,ASO)是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是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arterialdisease,PAD)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造成下肢缺血的主要原因,可导致间歇跛行、静息痛、肢端溃疡和肢体坏疽,且该病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风险大,致残率及致死率高。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的趋势,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到15%~33.8%[1,2]。对于PAD的治疗,目前有较多的方法。选择恰当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减少致残率、致死率,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意义重大。现将该病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治疗方法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 ARTERIAL 动脉粥样硬化 外周动脉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采取的护理策略进行了探讨;方法选取10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治疗过程中分别采取了心理护理、肢体锻炼护理以及生活护理等护理方法;结果借助实施的护理方法,所选取的10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在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积极做好临床护理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在避免并发的发生以及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应用温针灸治疗对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9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温针灸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应用温针灸治疗后,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温针灸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临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采用介入方法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4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采用介入方法进行治疗,有14例为髂动脉,其中3例为单纯球囊扩张术,11例为内置支架术;13例为股浅动脉,其中2例为单纯球囊扩张术,10例为内置支架术;6例为动脉,其中1例为单纯球囊扩张术,3例为内置支架术;9例为膝下动脉单纯球囊扩张术。结果上述病例没有手术死亡的情况发生。14例髂动脉患者都取得成功,9例股浅动脉患者取得成功,引起血栓形成的患者有1例,3例介入患者失败转为实施人工血管转流手术;4例动脉患者取得成功;3例膝下动脉患者取得成功。术后对患者平均进行20个月的随访,实施髂动脉单纯球囊扩张术的1例患者一年后再次产生狭窄,患者实施内置支架术后症状消失。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采用介入治疗方法具有有效、安全、恢复快、创伤小等明显优点。

  • 标签: 动脉硬化 闭塞症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 动脉硬化闭塞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是由于动脉硬化引起,少数为糖尿病患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好发于大中型动脉动脉分歧部是血栓闭塞性疾病的好发部位。动脉发生狭窄或闭塞后导致狭窄或闭塞动脉远端血流减少引起相应的脏器或肢体供血不足的症状

  • 标签: 下 肢动脉硬化 介入治疗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近5年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治疗方法既有巨大进步,亦存在不少问题。世界血管协会联盟对慢性威胁肢体缺血的定义、评估和治疗提出了系统指导意见,获得了业界广泛认可,但在临床工作中的落实并不令人满意,很多患者并未得到规范的药物治疗。在手术方面,药物涂层球囊的普及具有革命意义,其用于治疗股腘动脉、膝下动脉病变已被证实安全、有效;踝下动脉旁路移植对肢体远端中小血管病变具有较好疗效;对无血管重建条件的患者,深静脉动脉化可能是值得探讨的新方向。作者通过回顾最新文献结果,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总结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治疗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希望对周围血管专业医师对该病的深入了解有所帮助。

  • 标签: 动脉硬化,闭塞性 药物疗法 旁路移植 球囊 支架
  • 简介:随着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不断深入研究和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介入治疗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外科治疗,成为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近年来,随着药物支架和长球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内膜下成形术以及多种新的技术和器械问世并应用,明显提高了长段闭塞性病变开通率。本文就对该疾病临床特征、临床检查方法、TASCⅡ分型、介入治疗技术以及治疗的策略等方面进行细致的阐述,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 标签: 下肢 动脉硬化闭塞症 介入治疗 趋势
  • 简介:摘要动脉硬化闭塞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是由于动脉硬化引起,少数为糖尿病患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好发于大中型动脉动脉分歧部是血栓闭塞性疾病的好发部位。动脉发生狭窄或闭塞后导致狭窄或闭塞动脉远端血流减少引起相应的脏器或肢体供血不足的症状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 介入治疗 护理配合
  • 简介:动脉硬化闭塞(ASO)是一种全身动脉性疾病,是由于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物质不断扩大和继发性血栓形成引起动脉管腔狭窄、闭塞而造成肢体急、慢性缺血的一组临床证候群.近年,ASO已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的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好发于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腘动脉等处.1994年2月至2001年9月我们共收治ASO18例,均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围手术期 护理 血管造影
  • 简介:目的总结介入联合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ASO)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31例ASO患者(31条患肢)的临床资料,采用球囊扩张,结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或)股深动脉成形术进行治疗。结果31条患肢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或较前明显减轻,治疗后踝肱指数(ABI)0.64±0.11,较术前(0.40±0.09)明显提高(P<0.05)。平均随访时间3~12个月,1例因合并严重心肺疾病死亡,3例术后6个月股浅动脉以远部位再发动脉狭窄闭塞,再次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缓解,其他病例症状缓解。结论手术联合腔内治疗下肢ASO,可以使患者在获得满意疗效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因手术带来的并发,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对危重患肢。

  • 标签: 动脉硬化闭塞症 介入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肢体缺血性疾病,随着发病率逐年增加,对该病的治疗也受到广泛关注。西医治疗对本并有一定局限性,近年来中医对本病的认识不断深入,通过辨证论治、药浴和针灸等中医治疗方法对本并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中医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