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呼吸道感染是人群的常见和高发疾病,严重时可发展为ARDS。各类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均可引起呼吸道感染,快速准确的病原检测是实现呼吸道感染疾病有效诊治的关键,但超过50%的患者未能诊断出明确的致病微生物。近年来,以临床宏基因组学、CRISPR(成簇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为代表的新型检测技术在病原诊断领域取得了迅速发展,在提高病原检出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综述了过去1年来呼吸道感染病原诊断领域的进展和成果,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诊断提供临床视角的思考。
简介:摘要目的为指导小儿细菌性肺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探讨小儿细菌肺炎的主要致病菌及其耐药性。方法我们近9年对住院的肺炎小儿行痰培养,99年后的培养方法是培养基自配,细菌鉴定以法国梅里埃公司提供的API鉴定条,药敏试验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提供的ATB药敏板条。结果本资料细菌出率(267/1365)19.56%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86例(32.2%),葡萄球菌58例(21.72%),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7例,表皮葡萄球菌23例,腐生葡萄球菌8例肺炎克雷伯氏菌41例(15.36%)假单包菌22例(8.24%)链球菌18例(6.74%)流感嗜血杆菌10例(3.74%);沙雷氏菌属12例(4.49%);肠杆菌属8例(3.0%);肠球菌8例(3.0%)。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分子诊断技术应用对提升结核病病原学诊断率的作用分析。观察两种不同的诊断方式对于结核分枝杆菌分型情况及结核菌耐药率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共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间我中心初诊肺结核疑似病例或者临床病例371例,均为痰涂片阴性的371例,并对其进行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及改良罗氏培养诊断。同时对这些疾病的影像学表现情况及治疗效果等方面展开回顾性对比研究。经过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诊断,共有371例初诊为肺结核疑似病例或临床病例的患者被确诊为分子生物学阳性病例,其中47例为培养阳性病例。相较于涂片镜检和改良罗氏培养,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表现出更高的阳性检出率。同时还发现不同类型肺结核患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在肺结核疑似病例或临床病例的诊断过程中,实时进行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能够显著提高诊断效果,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浙江省肺结核病例病原学诊断率相关因素,为结核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结核病专报信息系统中获取2015年至2020年浙江省各地级市的肺结核病原学检测信息,分析肺结核病例病原学阳性检出情况,构建Joinpoint回归模型评估年度病原学阳性率变化趋势,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新诊断技术对涂阴肺结核病例中病原学阳性检出率的影响。结果2015年至2020年浙江省肺结核病原学阳性率从38.66%(10 588/27 385)上升至64.12%(14 275/22 262),年均增长率达到8.80%。浙江省11个地级市肺结核病原学阳性率均呈增长趋势,其中温州市和丽水市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0.27%和11.21%,2020年金华市和丽水市病原学阳性率达到70.13%(2 007/2 862)和73.34%(707/964)。2015年至2020年浙江省涂阴肺结核病例占比为61.66%(92 935/150 733),进一步开展培养或分子检测率从0.13%(22/16 650)上升至84.74%(11 384/13 434),涂阴肺结核患者病原学确诊阳性率从0.04%(6/16 650)上升至41.28%(5 546/13 434)。如果将培养和分子检测率提高至100.00%,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病原学阳性率可提高至44.20%,据此估算浙江省肺结核病原学阳性率将达到66.00%。截至2020年,浙江省95.56%(86/90)和92.22%(83/90)的结核病定点医院分别配置了分子诊断设备和液体诊断设备,分子诊断和培养诊断检测阳性的病例在病原学阳性肺结核病例中的占比分别为71.24%(10 169/14 275)和53.44%(7 629/14 275)。结论实施和推广结核病新诊断技术,特别是分子诊断技术,可显著提升肺结核病原学阳性率,结核病防控应更加重视结核病病原学诊断的方法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