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弓形虫病是由寄生性原虫刚地弓形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弓形虫感染呈全球分布,以温热和潮湿的国家最常见。但饮食习惯也影响感染率;在法国,50%~75%的人群血清弓形虫抗体阳性。在英国,大约20%人群血清抗体阳性。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女感染率相似。

  • 标签: 疱疹病毒 临床研究 发病机理 CMV HSV EBV
  • 简介:摘要猕猴α疱疹病毒1可导致人畜共患病,目前报道的近50例感染猕猴α疱疹病毒1病例总体病死率大于70%,未经治疗的人感染猕猴α疱疹病毒1患者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导致脑炎、脑脊髓炎,幸存者常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本文就感染猕猴α疱疹病毒1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以及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猕猴α疱疹病毒1型 人畜共患病 研究进展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人感染猕猴α疱疹病毒1是罕见的人畜共患病,2021年4月,在中国北京一位实验动物饲养员出现发热、皮疹、行走无力等症状,后被诊断为人感染猕猴α疱疹病毒1病毒性脑脊髓炎,为我国首例感染猕猴α疱疹病毒1病患。这名患者在入院前出现心脏呼吸骤停,诊断为缺血缺氧性脑病并出现坏死性病毒性脑脊髓炎,住院期间脑功能损害逐渐加重,临床判定脑死亡,在患者入院39 d,病程第51 d,家属撤除治疗。

  • 标签: 人类 感染 猕猴α疱疹病毒1型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发生在中国的首例疑似猕猴α疱疹病毒1感染者进行实验室确诊。方法采集疑似感染者的脑脊液进行高通量测序,并采集疑似感染者的脑脊液、痘疱液、鼻咽拭子、结痂涂抹、唾液等标本以及密切接触者的痘疱液、口咽拭子、血清等标本后,利用4套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猕猴α疱疹病毒1、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猴痘病毒和正痘病毒。结果疑似感染者的脑脊液高通量测序结果检出285个猕猴α疱疹病毒样序列读数;猕猴α疱疹病毒1特异性实时定量PCR检测患者脑脊液、结痂涂抹和唾液标本为阳性,疑似感染者的其余样本及密切接触者的样本均为阴性。水痘带状疱疹、猴痘和正痘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所有样本均为阴性。结论患者脑脊液、结痂涂抹和唾液标本猕猴α疱疹病毒1核酸检测为阳性,结合病人的临床特征、动物接触史及高通量测序结果,确诊该患者为猕猴α疱疹病毒1感染。

  • 标签: 中国 猕猴α疱疹病毒1型 实时定量PCR 疱疹病毒 首例
  • 简介:疱疹病毒2(Cyprinidherpesvirus2,CyHV-2)是引起鲫和金鱼造血器官坏死病的病原,在世界多个国家传播、流行,给鲫、金鱼和异育银鲫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文简要综述了鲤疱疹病毒2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以及防控等研究进展,以期为鲤疱疹病毒2基础研究和疾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 标签: 鲤疱疹病毒2型 鲫造血器官坏死 金鱼造血器官坏死 防控
  • 简介:摘要猕猴α疱疹病毒1,又称为B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a疱疹病毒亚科,单纯疱疹病毒属,是一种在猕猴中广泛流行的疱疹病毒。猕猴是该病毒的天然宿主,感染后病死率约为80%。2021年4月,我国发现首例感染猕猴α疱疹病毒1感染病例,通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密切接触者采取管理措施,开展实验室检测工作,有效地处置了该起疫情。本文结合我国首例感染猕猴α疱疹病毒1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处置措施以及实验室检测进行讨论和研究,形成专家共识,旨在为猕猴α疱疹病毒1的风险评估和疫情应对提供科学的依据。

  • 标签: 猕猴α疱疹病毒1型 流行病学调查 实验室检测 专家共识
  • 作者: 王文军 宋娟 王瑞芳 万以秋 魏泽 姚海兰 韩俊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07
  • 出处:《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淮南 23200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 包头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014040,首都儿科研究所生化免疫研究室,北京 100020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检测疱疹病毒(human herpesvirus, HHV)-6A、B和核糖核酸酶P/MRP 30 kDa亚基(RPP30)的三重芯片式数字PCR(chip digital PCR,cdPCR)方法确定HHV-6A与HHV-6B感染的病毒载量,及高病毒载量的HHV-6是否由病毒整合到染色体导致。方法根据已建立的HHV-6A、HHV-6B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RT-qPCR)方法,建立HHV-6三重cdPCR方法。分别使用HHV-6A、HHV-6B病毒培养物进行敏感性检测,并与其他疱疹病毒进行特异性检测。随后,使用127份全血样本进行三重cdPCR方法验证。结果HHV-6 cdPCR与RT-qPCR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良好(R2>0.97),且与其他疱疹病毒无交叉反应。对经RT-qPCR与cdPCR检测均为阳性的14份样本,经三重cdPCR方法检测,得到HHV-6A和HHV-6B的最低检测病毒载量分别为50拷贝/ml和105拷贝/ml。并且14份样本中HHV-6病毒载量与(RPP30拷贝数/2)的比值均小于1。结论建立的三重cdPCR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HHV-6三重cdPCR方法可以定量检测HHV-6A、HHV-6B的病毒载量以及RPP30的拷贝数。通过检测样本中HHV-6病毒载量与(RPP30拷贝数/2)的比值,可以确定高病毒载量的HHV-6是否存在染色体整合。

  • 标签: 人疱疹病毒6型 三重芯片式数字PCR 染色体整合HHV-6
  • 简介:摘要目的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我院不育门诊患者的单纯疱疹病毒Ⅱ(HSV-Ⅱ)感染情况。方法用FQ-PCR对156例不育患者进行检测HSV-Ⅱ。结果①156例不育患者单纯疱疹病毒Ⅱ阳性患者91例,阳性率58.3%。生育组46例,DNA阳性7例,阳性率为15.2%。②不育组中少精子症、无精子症、及精子低活动率者HSV-2阳性率均大于阴性率,其中精子液化异常患者与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患者比较HSV-2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育患者中HSV-Ⅱ感染率高,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可对精液质量有所影响,FQ-PCR在检测单纯疱疹病毒中具有快速、准确、简便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 不育 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1例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Ⅰ感染病例,以“黄疸、发热、肝损害”为主要表现,迅速进展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死亡。新生儿HSV感染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漏诊或误诊,病死率高,产儿科医生应引起重视。

  • 标签: 婴儿,新生 单纯疱疹病毒 肝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人类疱疹病毒4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早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感染三科收治的30例EBV-HLH患儿,男15例,女15例,年龄(3.5±2.6)岁,年龄范围为8个月29 d~11岁1个月。根据早期预后(发病30 d结局)分为存活组与病死组,存活组患儿23例,病死组患儿7例。收集比较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最高体温、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甘油三酯、血清铁蛋白、血浆人类疱疹病毒4脱氧核糖核酸定量(EBV-DNA)水平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衰竭、浆膜腔积液、支气管肺炎发生率。选取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纳入二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EBV-HLH患儿早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选取其最佳截断值。结果对病死组和存活组的观察指标进行分析,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最高体温、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总胆红素、甘油三酯、血清铁蛋白、EBV-DNA水平,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衰竭、浆膜腔积液、支气管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儿的中性粒细胞计数[(0.61±0.34)×109/L]、白蛋白[30.4(26.2,34.2)g/L]、纤维蛋白原[(1.26±0.56)g/L]水平高于病死组[(0.31±0.26)×109/L、24.0(22.1,27.0)g/L、(0.68±0.37)g/L],ALT[171(105,312)g/L]、AST[351(199,758)U/L]、LDH[1 929(1 081,2 868)U/L]水平低于病死组[559(318,894)g/L、2 319(1 268,3 556)U/L、10 750(3 500,13 178)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二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模型的变量有2个,分别是AST水平[OR=1.001,95%CI(1.001~1.002)]、中性粒细胞计数[OR=0.001,95%CI(0~0.501)]。采用ROC曲线对AST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进行最佳截断值测定。结果显示,AST水平的曲线下面积是0.919(95%CI为0.814~1.000),中性粒细胞计数的曲线下面积是0.773(95%CI为0.585~0.961)。AST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的截断值分别为1 224.500 U/L、0.285×109/L时,约登指数最大,其灵敏度分别为85.7%、87.0%,特异度分别为91.3%、57.1%。结论EBV-HLH早期病死率高,AST≥1 224.5 U/L、中性粒细胞计数≤0.285×109/L提示早期预后不佳。在疾病早期识别出可能预后不佳的患儿,从而开展个体化的分层治疗,对EBV-HLH患者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人类疱疹病毒4型相关嗜血细胞综合征 早期预后 危险因素 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36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已经有35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1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正确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早日康复,恢复正常的生活起关键作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单纯疱疹病毒性基质坏死角膜炎(herpes simplex virus necrotizing stromal keratitis,HSV NSK)是一种较为少见的、主要表现为角膜基质坏死的眼病,其可导致视力下降、角膜穿孔,甚至失明、眼球摘除等严重后果。目前针对HSV NSK的治疗方法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核苷类似物等抗病毒药物、靶向γ-干扰素的反义寡核苷酸药物、富马酸二甲酯、环孢素A、疫苗等。对于非手术疗法无法控制的严重病例,需进行手术治疗,常见的术式为穿透性角膜移植、深板层角膜移植、多层羊膜移植、结膜瓣覆盖等。(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247-252)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 基质坏死型角膜炎 炎性反应 角膜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类疱疹病毒6B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要点,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毒感染的认识。方法对我院PICU收治的2例人类疱疹病毒6B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讨论。结果2例患儿均经病原体高通量测序明确人类疱疹病毒6B感染,病例1以胃肠道症状表现为主。病例2以神经系统受损表现为主,病例1虽经积极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最终患儿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抢救无效死亡,病例2患儿经抗病毒及大剂量激素等治疗好转出院。结论人类疱疹病毒6B感染除了常见的发热、皮疹表现,亦可引起胃肠道症状、神经系统损害等表现,且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亦可引起严重感染。

  • 标签: 人类疱疹病毒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脑病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类疱疹病毒6B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要点,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毒感染的认识。方法对我院PICU收治的2例人类疱疹病毒6B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讨论。结果2例患儿均经病原体高通量测序明确人类疱疹病毒6B感染,病例1以胃肠道症状表现为主。病例2以神经系统受损表现为主,病例1虽经积极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最终患儿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抢救无效死亡,病例2患儿经抗病毒及大剂量激素等治疗好转出院。结论人类疱疹病毒6B感染除了常见的发热、皮疹表现,亦可引起胃肠道症状、神经系统损害等表现,且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亦可引起严重感染。

  • 标签: 人类疱疹病毒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脑病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