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电除颤和气管插管对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7月-2020年7月急救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心搏骤停到接受电除颤、气管插管治疗时间分5组。A组为5min,B组为5-10min,C组为10-15min,D组为15-20min,E组为20—30min。对比各组患者的SpO2、MAP、心脏复苏与复苏成功结果。结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植入术中除颤阈值(DFT)测试对后期放电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植入S-ICD并至少随访3个月的患者,按照术中有无DFT测试及PRAETORIAN评分分为DFT测试组、DFT未测试组,PRAETORIAN评分≤45分组、>45分组。回顾性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分析其临床特点、放电事件和并发症等。初步探讨DFT测试对后期放电事件的预测价值,以及复律失败风险极低患者的不恰当放电概率是否随PRAETORIAN评分的增高而增大。结果研究纳入41例患者,其中男31例,年龄(54.9±15.0)岁,年龄范围18~85岁。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中位随访4个月内,10例患者发生37次放电事件。DFT测试组与DFT未测试组不恰当放电患者数(1对1,P=1.000)及不恰当放电总次数(10对1,P=0.0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AETORIAN评分≤45分组与>45分组不恰当放电患者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对2,P=0.133),不恰当放电总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对11,P<0.001)。结论S-ICD植入术中DFT测试对患者后期放电事件影响较小。复律失败风险极低患者的PRAETORIAN评分越高,不恰当放电可能性越大,该结论有待扩大样本量加以确认。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BOPPPS”模型的教学模式在心脏专科护理技能实训心脏电除颤中的应用及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方法]选择2020年-2022年在我科实习的护生,对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与基于“BOPPPS”模型的教学模式。[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对带教老师及实训课程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护生认为该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对此项操作的兴趣及求知欲,对临床中重要的这项操作能够掌握其理论基础及操作要点,能熟练应用于临床工作中。[结论]基于“BOPPPS”模型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实习护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和启发实习护生主动地学习与思考,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在国内应用推广缓慢的原因与解决方法。方法设计了调查问卷,主要包含医师认同S-ICD较经静脉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TV-ICD)具有的优点和缺点,对符合适应证的患者未植入S-ICD的原因按照重要性排序,对未来应用S-ICD的预期和推广的建议。2020年8月至10月调查问卷分发于全国多家医疗中心的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植入医师填写后收集并进行分析。结果共回收18个行政区93家医院的190份问卷。参与调查医师对S-ICD各优点的认可比例均>30%,其中最认可的S-ICD的优点是其无导线相关并发症(154/190,81.1%),认为S-ICD最重要的缺点是价格过于昂贵(156/190,82.1%),其余缺点的赞同比例均<30%。69.4%(132/190)的参与调查医师认为价格过于昂贵是适应证患者未植入S-ICD的最主要的原因,且共有90.5%(172/190)的参与调查医师将此原因列入前3位。86.8%(165/190)的参与调查的医师预计未来1年内S-ICD的植入数量会增加,94.7%(180/190)的参与调查医师认同降低价格以促进S-ICD的推广。结论国内CIED植入医师对S-ICD的优点接受度较高,认为价格昂贵是S-ICD应用受限的最主要原因。降低价格应该有利于S-ICD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揭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患者实施体外自动除颤仪联合护理的临床作用效能。方法:2021年2月-2022年4月,将我院90例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各45例,参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体外自动除颤仪联合护理,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指标,以及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指标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躯体疼痛评分指标、生理功能评分指标、生理职能评分指标、主观精力评分指标、情感职能评分指标、精神健康评分指标,以及社会功能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躯体疼痛评分指标、生理功能评分指标、生理职能评分指标、主观精力评分指标、情感职能评分指标、精神健康评分指标,以及社会功能评分指标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患者实施体外自动除颤仪联合护理,效果优质,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比较不同病因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CRT-P)长期生存预后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入选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首次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患者,收集患者术前临床、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基线资料,研究的主要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事件,次要终点事件为临床复合事件的发生。根据病因将患者分为缺血性心肌病(ICM)组及非缺血性心肌病(NICM)组。比较ICM组及NICM组患者累积生存曲线(全因死亡率、无临床复合事件生存率),并用运用Cox回归分析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QRS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肌病类型、CRT类型、糖尿病及心房颤动合并症情况,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及主成分回归法探究CRT患者发生全因死亡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入选214例患者,年龄(62.04±10.69)岁,其中女50例(23.4%,50/214),ICM组89例(41.6%,89/214),NICM组125例(58.4%,125/214)。中位随访32个月,共有57例患者发生全因死亡事件。Log-rank检验显示,在ICM组中,植入CRT-D患者的生存率高于CRT-P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然而在NICM组患者中,不同CRT类型患者间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对所有患者行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提示,高龄(>70岁)及LVEF与全因死亡率相关。采用因子分析法及主成分回归法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提示,CRT类型是患者发生全因死亡事件的影响因素(OR=1.486,95%CI 1.06~2.09,P=0.023)。结论ICM心衰患者,CRT-D与其长期生存改善相关,而在NICM心衰患者中不存在或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