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从第四纪定义及研究的内容出发,分析黑龙江省第四纪地质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而阐述黑龙江开展第四纪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甘肃省不同类型生态区居民生活饮用水碘水平,为因地制宜防治碘缺乏病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5 - 7月,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将甘肃省划分为荒漠区、河西走廊戈壁区、黄土高原丘陵区、秦岭中山峡谷区、甘南高原草原草甸区、黄土高原沟壑区6个生态区,每个生态区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选择1个县,每个县以乡镇为单位采集居民生活饮用水水样,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进行水碘含量测定。结果共在6个生态区的527个乡镇采集水样4 037份,水碘范围为0.10 ~ 97.60 μg/L,中位数为2.10 μg/L;其中,6个生态区的水碘中位数均< 40 μg/L,不同生态区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 1 007.440,P < 0.01);统一集中、部分集中和分散供水水样分别为157、2 263、1 617份,水碘中位数分别为1.61、2.42、1.83 μg/L,不同供水方式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 37.164,P < 0.01)。按供水方式分层,同一供水方式不同生态区间水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 = 32.628、580.630、391.070,P均< 0.01);按生态区类型分层,荒漠区、河西走廊戈壁区、秦岭中山峡谷区、甘南高原草原草甸区不同供水方式间水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 = - 2.770,H = 6.369、9.936、12.666,P均< 0.05)。结论甘肃省6个生态区均为碘缺乏地区;不同类型生态区及不同供水方式间水碘含量分布均有所不同。应定期开展水碘含量和供水设施运转状态调查,因地制宜,及时调整碘缺乏病防治措施。
简介:摘要:以GlobeLand30地表覆盖数据集为数据源,结合生态功能分区分析了2000-2020年湖北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采用价值当量法对湖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动态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湖北省土地利用变化明显,空间分布格局稳定。其中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增加明显;草地、湿地和水域减少明显。耕地主要分布于中部平原地区,林地主要分布于周边山区。(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量特征来看,2000-2020年湖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上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各类服务价值高低次序依次为:调节服务价值>支持服务价值>供给服务价值>文化服务价值。(3)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周边秦巴山区、清江流域和桐柏-大别山区3个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所占比重最高;中部武汉地区和襄阳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所占比重最低。(4)从空间变化特征来看,研究期内秦巴山区和清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武汉地区、江汉平原和幕阜山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
简介:摘要:目前政务公开程度更为透明、财政管理机制也在不断完善,但从实际财政专项资金展开情况来看,我国开展绩效审计的时间起点较晚,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现实发展也存在着许多障碍和问题。粗犷的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给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压力。近年来,伴随着频发的自然灾害,使得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有关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问题也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生态治理专项资金也是绿色治理的重要部署。本文通过湖北省生态治理专项资金为例,对该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最终实现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高质量”发展,为后续的生态治理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提供帮助,使其成为真正的低碳、高效、绿色的审计模式。
简介:摘要:目前政务公开程度更为透明、财政管理机制也在不断完善,但从实际财政专项资金展开情况来看,我国开展绩效审计的时间起点较晚,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现实发展也存在着许多障碍和问题。粗犷的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给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压力。近年来,伴随着频发的自然灾害,使得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有关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问题也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生态治理专项资金也是绿色治理的重要部署。本文通过湖北省生态治理专项资金为例,对该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最终实现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高质量”发展,为后续的生态治理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提供帮助,使其成为真正的低碳、高效、绿色的审计模式。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总量持续平稳向前快速发展,城市化的推进脚步也日益大大加快,城市发展的种种弊病更加明显地逐渐暴露在大众视野之内。基于城市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不良影响,加上农村地区的种种价值,尤其是生态旅游价值逐渐被人们发现。发展农村的生态旅游项目不但符合城市群体对于当前"旅游热"的需求,而且能以一种更好的方式建设美丽宜居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带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本文将从实际建设案例分析入手,以山东省寿光市为主案例,分析项目建设活动成果,成功经验以及目前尚存的一些问题与优点不足,并针对目前已不断出现的种种热点问题研究提出一套合理化的建设可行性研究建议,旨在促进我国部分农村发展生态旅游的发展,进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