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玻璃离子应用于儿童乳牙龋齿填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于2018年9月-2020年3月在本院接受乳牙龋齿填充治疗的患儿,应用数字随机排序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光固化材料填充)和研究组(40例,采用玻璃离子填充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时间、牙本质过敏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通过研究可知,研究组患儿治疗时间和牙本质过敏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儿乳牙龋齿填充治疗中应用玻璃离子,能保证在并发症发生率不变的情况下缩短治疗时间,并降低患儿出现牙本质过敏的状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玻璃离子应用与儿童乳牙龋齿充填的临床效果观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在2017至2019年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儿童乳牙龋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50例对照组与50例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复合树脂进行充填,研究组患者使用玻璃离子进行充填,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充填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86.0%,研究组治疗的满意度为96.0%,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有7例牙本质过敏情况,研究组患者有2例牙本质过敏情况,研究组牙本质过敏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龋齿的充填成功率为86.0%,研究组患者龋齿的充填成功率为90.0%,两组间进行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儿童乳牙龋齿患者来说,使用玻璃离子或复合树脂进行充填都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但采用玻璃离子充填能减少牙本质过敏情况,并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牙龋齿采取不同充填材料充填的疗效。方法选取72例乳牙龋齿患者,均为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患儿,共患有龋齿120颗,根据洞型冲填材料不同将120颗龋齿分为四组,即A组、B组、C组、D组,C组、D组均为Ⅱ类洞,A、B组均为Ⅰ类洞,各组患牙均有30颗,其中B组、D组充填复合树脂,归为光固化组,A组、C组充填玻璃离子,归为玻璃离子组,观察治疗疗效及操作时间。结果2年复查,A组、B组的充填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D组充填成功率较C组显著要高(P<0.05);在Ⅱ类洞型充填上,玻璃离子组患儿充填失败率显著高于光固化组(P<0.05);光固化组操作时间明显高于玻璃离子组(P<0.05)。结论对于乳磨牙I类洞,可采取操作时间较短的玻璃离子充填,而对于乳磨牙Ⅱ类洞型,应选择强度较高的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3MKetacMolarEasymix后牙玻璃离子水门汀及F2000复合体两种材料应用于根面龋的充填效果。方法263颗根面龋病例随机分组,实验组以KetacMolarEasymix后牙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对照组以F2000复合体充填,比较六个月和一年后两组的充填效果。结果3MKetacMolarEasymix后牙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根面龋六个月时疗效优于F2000复合体,但一年后其成功率低于F2000复合体。结论3MKetacMolarEasymix后牙玻璃离子水门汀具有较好的粘结性能,充填根面龋短期内成功率较高,但其强度较低,远期成功率低于F2000复合体。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i-Dense银粉加强型玻璃离子充填材料在临床上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门诊就诊的病患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Hi-Dense银粉加强型玻璃离子充填材料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Hi-Dense银粉加强型玻璃离子充填材料在临床上的应用过程当中,其材料的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Hi-Dense银粉加强型玻璃离子充填材料在临床上的应用分析。 方法 选取2016 年 5 月 -2017 年 5 月在门诊就诊的病患 120 例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Hi-Dense银粉加强型玻璃离子充填材料进行治疗。 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P < 0.05 )。 结论 Hi-Dense银粉加强型玻璃离子充填材料在临床上的应用 过程当中,其材料的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3M增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磨牙深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门诊部120例磨牙深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期间,并将磨牙深龋患者按照不同充填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夹层技术进行充填,观察组患者实施3M增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将两组磨牙深龋患者充填后的充填平均时间、充填失败率、充填成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磨牙深龋患者充填平均时间(5.12±1.37)min优于对照组患者(30.45±1.54)min(P<0.05),观察组磨牙深龋患者充填失败率3.33%、充填成功率96.67%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3M增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磨牙深龋具有显著效果,其操作简便、充填时间较短,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本实验的目的是采用玻璃离子材料与含氟复合体材料分别充填乳前牙邻面龋齿,比较两者的治疗优良率、咀嚼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从而选择更优良的充填材料。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在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乳前牙邻面龋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式将60例乳前牙邻面龋齿患者分为含氟复合体组和玻璃离子组。含氟复合体组填充含氟复合体材料,玻璃离子组填充玻璃离子材料。比较充填材料对牙齿的治疗优良率、咀嚼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含氟复合体组治疗优良率(93.33%)明显高于玻璃离子组(80.00%);治疗1个月后,含氟复合体组咀嚼效率高于玻璃离子组;治疗6个月内,含氟复合体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玻璃离子组(16.67%)。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牙齿治疗优良率、咀嚼效率,含氟复合体材料具有明显优势;对于并发症发生率,玻璃离子材料高于含氟复合体材料。整体来看,含氟复合体性能优于玻璃离子。
简介:摘要目的选择适合4~10岁儿童进行常规和非创伤性充填术(ART)技术,评价常规和ART技术采用Chemfil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龋损的疗效比较。方法98例224颗乳牙龋洞,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应用常规和ART技术,用Chemfil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窝洞,半年及一年后随诊充填情况。结果常规法和ART技术采用Chemfil修复龋损的结果没有差异。结论采用ART技术,使用Chemfil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窝洞可以保留更多完好牙体组织,充填的同时对沟裂进行了封闭,不仅治疗了龋病,同时预防了龋病的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富士玻璃离子,光固化复合树脂2种材料充填磨牙楔状缺损的效果对比。方法:研究以磨牙楔状缺损患者为观察对象,共有70例入组,均为2020年1月-2022年12月间医院收治患者,入组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一组35例患者以富士玻璃离子充填治疗(观察组,100颗患牙),一组35例患者以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对照组,100颗患牙),总结不同充填治疗方案的临床优劣势。结果:经填充治疗,观察组中患者牙齿脱落、牙髓病变、继发龋牙等失败牙率低于对照组;成功牙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光固化复合树脂,富士玻璃离子材料充填磨牙楔状缺损的效果更加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光固化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水门汀用于楔状缺损充填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CochraneLibrary(2016年3期)、EMbase、CNKI、CBM、VIP及WanFangData数据库,查找光固化复合树脂与玻璃离子水门汀用于楔状缺损充填术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4月5日。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人12个研究,包括3744颗患牙。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2年后脱落率无明显差异[OR=1.19,95%CI(0.70,2.02),P=0.53],光固化复合树脂组的表面磨损率明显低于玻璃离子水门汀组[PetoOR=0.31,95%CI(0.22,0.44),P〈0.00001],但光固化复合树脂组的微渗漏或继发龋发生率[OR=1.83,95%CI(1.11,3.01),P=0.02]及牙髓或根尖周病变发生率[PetoOR=2.84,95%CI(1.82,4.45),P〈0.00001]明显高于玻璃离子水门汀组。结论玻璃离子水门汀用于楔状缺损充填术的2年后磨损程度高于光固化复合树脂,但发生微渗漏或继发龋的机率及对牙髓刺激程度比光固化复合树脂小。受纳入研究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简介:【摘要】目的 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对比对于玻璃体切割眼内充填术后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和体位护理方法所呈现出的疗效。方法 重点选取我们医院在2019年1月到2020年6月这个时间段内所收治的70例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而实施眼内充填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针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而针对观察组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体位护理方法。结果 通过对比能够显著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等相关指标都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玻璃体切除眼内填充术患者而言,在对其进行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体位护理方法,着重做好心理护理,依从性教育等等,这样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其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程度,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充分缩短病程,因此这种方法更科学可行,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