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玉米作为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给玉米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为了有效地控制玉米的危害,同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本文探讨了玉米的发生规律以及绿色防治技术。通过田间调查和实验研究,总结了玉米的生活习性、发生条件,并提出了相应的绿色防治策略,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绿色防治技术能够有效地控制玉米的危害,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为玉米的可持续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 标签: 玉米螟虫 发生规律 绿色防治 农业防治 生物防治
  • 简介:摘要:钻心虫、箭杆虫是玉米的又称,属于鳞翅目,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昆虫种类。危害主要体现在幼虫吞噬玉米茎秆,破坏玉米内部和外部组织,进而影响土壤养分的传输。简要介绍了临汾地区玉米的流行特征,结合多年的效果,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期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 标签: 玉米 螟虫 防治
  • 简介:摘要:玉米玉米种植过程中的活动,会对玉米的生长质量和产量产生严重的影响,是玉米虫害管理中需重点重视的防控类别。本文对玉米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并对其绿色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发生规律 防控技术 绿色
  • 简介:摘要:玉米属于鳞翅目螟蛾科秆野螟属害虫,以幼虫钻蛀茎秆为害,在新疆地区玉米种植区域都有出现,降低了玉米产品和品质,影响了玉米产生的健康稳定发展。而玉米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民经济收入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无法保障玉米健康生长,很大程度会阻碍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基于这种情况下,在新疆地区玉米田中,应当加强玉米发生危害分析,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升玉米产量和品质,以此保障农民经济效益实现。本文通过对新疆地区玉米玉米危害特点及发生原因分析,提出了新疆地区玉米玉米防治措施,为新疆地区玉米防治工作提供了参考。

  • 标签: 新疆地区 玉米田 玉米螟 发生危害 防治措施
  • 简介:本文简述了玉米的重要害虫玉米在南昌地区的发生为害情况和防治措施.

  • 标签: 玉米螟 防治
  • 简介:摘要:通过调查玉米卵巢发育进度对比田间调查调查玉米发生情况,预测防治玉米最佳时期。

  • 标签: 玉米螟 卵巢解剖 防治时期
  • 简介:根据各地春季玉米冬后基数调查结果,今年大部地区百秆活虫量低于常年和上年,结合气象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一代玉米在东北西部、新疆北部、黄淮海局部地方偏重发生,华北、东北及黄淮海其他地区中等发生,其他地区多为偏轻发生,全国一代玉米发生约1.4亿亩。

  • 标签: 一代玉米螟 东北西部 调查结果 气象条件 新疆北部 黄淮海
  • 简介:摘要玉米是我国很多地区比较常见且危害相对较大的一种农作物病虫害,它可以产生的不良影响很多,会造成大量的粮食损害、损失,造成的经济损失不计其数。玉米可分为不同种类,其主要侵害对象是我国年产量较大的玉米,可使玉米秸秆产生倒伏、空心等等不良现象。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防治玉米害的工作中取得了较长远的进步。

  • 标签: 玉米螟危害 防治措施
  • 简介:桑螟Diaphaniapyloaliswalker俗称青虫、卷叶虫、油虫,属鳞翅目螟蛾科,以幼虫期形态食危害桑叶,属桑树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翠屏区发生桑螟危害比较普遍,严重影响着蚕桑生产,给蚕农带来较大的损失。笔者通过近两年来对我区主要蚕区的桑螟危害进行了深入了解和调查后认为:若能及时全面掌握病虫信息

  • 标签: 桑螟虫 发生与防治 蚕桑生产 卷叶虫 螟蛾科 鳞翅目
  • 简介:【摘要】玉米是乌兰浩特地区为害玉米生产的主要害虫,一般发生时年产量损失率在7%-10%,严重发生年产量损失率在20%以上。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是一项成本低、安全高效、生态环保的生物防治措施,是目前国内外最先进实用的生物防螟技术。

  • 标签: 赤眼蜂 生物防治 玉米螟
  • 简介:研究了典型光活化毒素α-三噻吩(简称α-T)对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和亚洲玉米Ostriniafurnacalis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的影响.结果表明:近紫外光照(300~400nm)对棉铃虫和亚洲玉米幼虫GSTs活性无显著影响,但两种昆虫GSTs对α-T的反应不同.无光照条件下,α-T对亚洲玉米离体GSTs活性没有影响,而高浓度α-T能抑制棉铃虫离体GSTs活性;高剂量α-T可使两种昆虫活体GSTs活性升高.光照条件下,高浓度和高剂量α-T抑制棉铃虫GSTs活性,而不影响亚洲玉米离体GSTs活性,但低剂量α-T抑制其活体活性,而高剂量α-T则诱导其活性增加.棉铃虫和亚洲玉米GSTs对α-T反应的差异,可能与它们对药剂的敏感性以及药剂在两者体内的穿透、运转、贮藏、代谢等生理特性上的差异有关.

  • 标签: α-三噻吩 棉铃虫 亚洲玉米螟 谷胱甘肽S-转移酶
  • 简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是机体对抗内源或外源性诱导产生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一种保护酶系.研究表明,紫外光照(300~400nm)对亚洲玉米OstriniafurnacalisGSH-PX没有显著影响,但可诱导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GSH-PX活性升高.经光活化毒素α-T处理后,亚洲玉米和棉铃虫GSH-PX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这可能是昆虫对α-T引起的氧化协迫作出的一种防御性反应.

  • 标签: α-三噻吩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棉铃虫 亚洲玉米螟
  • 简介:摘要:螟虫是水稻最常见的病虫害,目前某地普遍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包括氯虫苯甲酰胺、三唑磷、杀虫单等。其不当使用引发的稻纵卷叶螟抗药性、环境污染和天敌被杀伤问题,制约了本地区的稻米产业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植保无人机释放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虫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笔者就对此展开探讨。

  • 标签: 植保无人机 释放赤眼蜂 螟虫
  • 简介:摘要:为探索不同农药组合对勐海蔗区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2021年我中心与云南英茂农化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云南省勐海县勐阿糖厂蔗区,选用85%康之单、40%凯瑞等7组农药(配方)进行了甘蔗螟虫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 85%康之单200g、40%凯瑞100g,2组农药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最好,与对照比,对螟害株的防效分别达到了78%、68.8%;对螟害节的防效分别达到了76.4%、68.5%;

  • 标签: 甘蔗 螟虫 防治 药剂 试验
  • 简介:摘要:2018年,通过桑叶危害观察、成虫诱集等方法调查宁南县桑螟虫发生情况。结果表明,成虫始发期出现在6月下旬,高峰期出现在8月下旬至10月下旬,因此,在蚕桑生产上,为达到控制总量、降低虫口基数的目的,“性诱剂”可在6月下旬至10月下旬使用。

  • 标签: 桑螟虫 发生规侓 性诱防控
  • 简介: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环境质量的改善,人们对粮食的安全越来越重视,近年来小麦油菜免耕技术推广面积逐年扩大,使越冬后螟虫成活幼虫虫量越来越大,生物农药防治螟虫就会更重要,以确保稻米的食用安全和环境安全。

  • 标签: 水稻螟虫 原因 生物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