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视频简介】目前,甲状腺超声诊断与微创介入治疗技术不断发展,尤其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术已逐步应用于甲状腺结节的治疗。热消融治疗作为甲状腺结节新兴的治疗方式,以疗效确切、损伤小、并发症少及可重复治疗等优势在临床诊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视频针对《甲状腺良性结节、微小癌及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热消融治疗专家共识(2018版)》进行解读,从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热消融治疗的术前评估、适应证与禁忌证、操作方法、疗效评价、并发症及处理等多个方面进行详尽的阐述和深入的探讨。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气冷却天线微波消融热场的特性,探索计算机模拟预测气冷却天线微波温度场的方法。方法在体模实验中精确布置测温点,获取微波温度场的温升规律,在Pennes生物传热方程的基础上,推导建立气冷却天线微波消融的热作用数学模型,对3种加热功率作用时间下热凝固范围和温度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和预测。并在离体猪肝上进行校正检测。结果①3种功率下dT/dt分布各不相同,且后向温升大于前向;②离体猪肝实验时温升曲线及凝固范围实测值与模拟值均有较好的吻合性;③气冷却式微波天线可有效降低杆温,且后向未出现冷区。结论肝脏体模、离体猪肝实验证明,气冷却微波消融在低杆温状态下可以形成较理想的类球体凝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采用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治疗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5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经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治疗后实施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甲状腺结节达到完全消融,并发症发生率为0,护理满意度为96.6%,对照组患者甲状腺结节部分消融,并发症率为20.6%,护理满意度为79.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中采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小肝癌热消融治疗术后残留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5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07例单发最大径≤3 cm首诊肝细胞癌患者,其中男性81例,女性26例;<70岁83例,70岁及以上24例。以射频消融或微波消融为治疗手段,4~6周后复查肝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根据有无强化判断肿瘤是否已失活,并通过术前术后的CT或MRI对照判断是否完全消融,以此评估消融疗效。观测指标主要包括患者一般资料、肿瘤位置及毗邻、消融方式、肝炎病史等。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消融残留危险因素。结果完全消融101例,残留6例,残留率5.6%。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临近血管结构、分化差、甲胎蛋白(AFP)≥200 μg/L为消融残留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化差为唯一独立危险因素(HR=2.26,95%CI 0.25~20.50,P=0.030)。结论肿瘤低分化是热消融治疗小肝癌术后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这部分患者应术后行严密随访,并多学科讨论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热消融后复发再手术病例进行分析,探讨热消融是否能用于可手术的PTC患者。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8月间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甲状腺外科热消融治疗后再手术的23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在外院行热消融治疗前均行甲状腺细针穿刺(FNA),20例穿刺病理为PTC,3例不除外PTC可能。15例行甲状腺癌根治术,1例行侧颈部淋巴结改良根治术,7例患者因存在复发结节压迫症状,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结果再手术后石蜡病理示,56.52%(13/23)见癌细胞,43.47%(10/23)未查见癌细胞,30.43%(7/23)见中央区淋巴结转移。2例消融对侧发现新发甲状腺结节,术后石蜡病理证实为PTC。结论热消融治疗PTC无法彻底处理原发灶,达不到根治效果。对于可行手术治疗的PTC患者,不建议热消融治疗。
简介:目的总结可手术甲状腺癌热消融后再手术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2月至2015年7月期间,热消融治疗同时穿刺后病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再手术患者11例资料。单侧腺叶加峡部切除8例,全甲切除3例,都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其中1例行同侧择区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中央区淋巴结未转移3例,转移患者8例,占72.73%(8/11)。消融侧甲状腺组织有残留乳头状癌病灶2例(2/11,18.18%)。11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平均3-18个月,平均7.8个月,所有患者未再复发和转移。结论可手术的甲状腺癌不宜行消融治疗。热消融达不到肿瘤根治的效果,甲状腺结节消融治疗需要严格规范,再次手术可取得较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