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酒精灭活、射线灭活、液氮灭活3种灭活方法在儿童股骨骨肉瘤保肢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瘤段骨体外灭活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软组织科收治的93例股骨骨肉瘤患儿的临床资料,筛选出采用自体瘤段骨体外灭活回植重建治疗的患儿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8~18(13.65±2.87)岁。包括瘤段骨酒精灭活15例,射线灭活12例,液氮灭活13例。比较3种灭活方法治疗儿童股骨骨肉瘤的骨愈合时间、骨愈合率及肿瘤复发率、感染率、骨折或内固定断裂、翻修手术率等并发症情况。结果40例患儿术后均得到有效随访:酒精灭活组随访(102.60±16.55)个月,射线灭活组随访(59.33±6.39)个月,液氮灭活组随访(36.85±6.49)个月,3组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2组比较,酒精灭活组的骨愈合时间较长,骨愈合率较低,感染率、翻修手术率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复发率、骨折或内固定断裂率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射线灭活组与液氮灭活组比较,以上随访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3种瘤段骨体外灭活方法对肿瘤灭活均安全可靠,但酒精灭活骨愈合时间长、并发症较多。射线灭活与液氮灭活均可为临床选择,但射线灭活需要专业设备,可能限制其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滩坑电厂发电机发生定子线棒击穿及转子接地事故和励磁系统可控硅损坏事故,存在灭磁开关弧压低,可控硅缺少过电压保护问题,需进行改造。更换新的灭磁开关,加装励磁系统桥臂快速熔断器,使之满足要求。
简介:摘要:滩坑电厂发电机发生定子线棒击穿及转子接地事故和励磁系统可控硅损坏事故,存在灭磁开关弧压低,可控硅缺少过电压保护问题,需进行改造。更换新的灭磁开关,加装励磁系统桥臂快速熔断器,使之满足要求。
简介:摘 要:【目的】建立一种稳定有效的非灭活型病毒运输培养基,探索该培养基组成的最佳条件。【方法】在Hank,s平衡盐溶液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索PH值、稳定剂、氨基酸、抑菌剂对该培养基性能的影响。【结果】非灭活型病毒运输培养基PH值在7.1-7.4条件下添加10%的牛血清白蛋白,分别添加1mmol/L的丝氨酸和胱氨酸非必需氨基酸有利于病毒保存的稳定性,抗生素类抑菌剂优于常规化学类抑菌剂,多重抗生素联合使用对于培养基抑菌效果更佳。【结论】优化条件后的非灭活型病毒运输培养基在自身稳定性和病毒保存效方面效果较好,为病毒的运输培养基商品化提供可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自体骨灭活后回植重建踝关节治疗胫骨远端骨肉瘤的可行性及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6例胫骨远端骨肉瘤患者资料,男4例,女2例;年龄(16.8±4.4)岁(范围10~22岁)。6例均经穿刺活检确诊为骨肉瘤,EnneckingⅡa期4例,Ⅱb期2例;术前接受4个疗程新辅助化疗。行瘤段切除,肿瘤骨灭活后回植内固定重建术,术中瘤段被完整切除,将骨段巴氏消毒法进行灭活,即65 ℃下质量浓度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中浸泡45 min;取出后在瘤段骨缺损处填充骨水泥,并安置钢板螺钉和锚钉等内固定材料;最后回植灭活骨内固定复合体(auto-graft-fixation composite,AFC),重建软组织。术后石膏固定3月后接受康复治疗;术后2周开始继续接受化疗。术后3、6、12个月随访摄胫骨下段正侧位X线片,评估骨愈合率和骨愈合时间;评价瘤段截骨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世界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评分(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 Ankle Society,AOFAS)评估踝关节功能;同时统计肿瘤学结果。结果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0±5)个月(范围12~28个月),无一例发生深部感染、内固定机械性失败或肿瘤局部复发等并发症。至末次随访,6例的MSTS评分为(26.7±2.6)分;AOFAS为(82.3±8.5)分;VAS评分为(2.7±1.3)分。3例在术后发生伤口皮肤局部溃疡,换药后愈合;5例在随访期间可观察到形成骨痂愈合。所有病例均对治疗结果满意。结论采用肿瘤骨灭活回植内固定重建踝关节后不但能根治肿瘤,而且具有满意的肢体功能,是较理想的保肢重建策略。
简介:摘要:对农业部现有检测标准《NY/T 1725-2009 蔬菜中灭蝇胺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改善,建立了更为快速准确测定蔬菜中灭蝇胺残留量的方法;蔬菜经盐酸甲醇提取,用强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后,以97%(97/3 V/V)乙腈水作为流动相,经C₁₈色谱柱分离,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灭蝇胺在0.020μg / mL~1.00μg / mL范围线性关系较好,r2(相关系数)高于0.99,在0.02,0.05,0.20mg/kg不同梯度的加标水平下,灭蝇胺回收率均大于80%,方法检出限0.02mg/kg,符合农业部标准NY/T 1725-2009的检出限要求。
简介:摘要:目的:近年来, 疱疹的系列疾病在社会上危害极大,可通过性、血液和唾液传播,但经过多次病毒检查却显示阴性。2011年3-8月,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国家实验室对来院就诊的250余例。对疱疹病患者进行了全面的临床检查和病原体检测,并对其中170例标本齐全的病人进行病原检测,结果显示:5种疱疹病毒(HSV、CMV、EB病毒、HHV6、HHV7)的总检出率为98.2%,其中EB、HHV6、HHV7占主要地位,检出比率依次为HHV7(88.6%)、HHV6(71.9%)、EBV(58.1%),沙眼衣原体(CT)为25.7%、解脲支原体(UU)为20.4%、CMV为12.6%、HSV为5.4%。其中疱疹病毒主要在唾液中检出,EBV、HHV6、HHV7在唾液样本中的检出率,分别为45.3%(77/170)、67.6%(115/170)、87.1%(148/170)。在所检的患者中,多重感染普遍发生,占总阳性患者的91.6%(153/167)。随机选取60名社会普通人群,对唾液样本进行EBV、HHV6和HHV7检测,阳性结果为HHV7型65%、EBV50%、HHV6型20%。对约60名就诊病人各类标本针对梅毒螺旋体、结核杆菌、HPV、XMRV、HHV8、VZV、HIV、总肠道病毒、COXB3等可能的病原用荧光PCR方法进行了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考虑到疱疹病毒感染后可引起被感染者所述的口腔、关节、咽喉、胃肠、皮肤、神经 等相关症状的,所以这几型疱疹病毒(特别是HHV6和HHV7型感染或复发、混合感染)是否是本患者群的基础性感染原因、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4%甲醛溶液使Sabin株Ⅰ、Ⅱ、Ⅲ型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达到预期灭活效果所需要的时间。方法用4%甲醛溶液对15批Sabin株Ⅰ、Ⅱ、Ⅲ型脊灰病毒在(36.5±1.0) ℃环境进行灭活,同时以15批未加入4%甲醛溶液的病毒纯化液作为对照组,按照企业注册标准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法测定病毒滴度。为了消除4%甲醛溶液对Hep-2细胞的影响,取4%甲醛溶液接种Hep-2细胞作为实验组,同时设置Hep-2细胞为对照组,每天观察对比两组细胞形态。对同一个Hep-2细胞悬液的总细胞数和活细胞数采用传统手工计数和全自动细胞计数仪计数,并比较分析结果。结果实验组随着灭活时间的延长病毒滴度呈下降趋势,灭活第4天起,3个型别样品均检测不到病毒滴度;对照组病毒滴度在每毫升9.1~10.6 lg半数细胞培养物感染量范围内,符合企业注册标准的要求。4%甲醛溶液对Hep-2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在培养观察到第3天时细胞全部失去活力死亡;对照组细胞形态良好呈多边形长成致密单层,活细胞组t值为18.098,总细胞组t值为4.005, 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髓灰质炎病毒在第4天能被彻底灭活,在进行此实验时应先消除甲醛对细胞培养的影响,避免结果出现假病变现象,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应用全自动细胞计数能提高计数结果的精确度。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在56 ℃加热30 min的灭活条件,探讨该条件下对于血清酶学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化原则选取2021年1月于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3.2±9.5)岁。基于配对设计的实验应用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灭活前和灭活后血清中淀粉酶(amylase,AMY)、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tion enzyme,LDH)、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和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AFU)等8个酶学项目,分别比较其灭活前后检测结果的差异,并采用Bland-Altman图对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与灭活前的结果相比,灭活后ALT、AST、ALP、GGT、LDH、ADA、AFU的检测结果显著降低[ALT:19.00(12.75,22.60)U/L比14.50(10.75,20.25)U/L,Z=-5.978,P<0.05;AST:20.00(18.00,23.25)U/L比19.00(17.00,23.00)U/L,Z=-4.286,P<0.05;ALP:(85.68±36.11)U/L比(49.34±30.17)U/L,t=6.853,P<0.05;GGT:(22.14±10.20)U/L比(21.38±10.14)U/L,t=3.817,P<0.05;LDH:(154.40±24.34)U/L比(147.80±23.07)U/L,t=3.786,P<0.05;ADA:(8.61±2.22)U/L比(6.58±2.59)U/L,t=8.117,P<0.05;AFU:(25.64±6.29)U/L比(13.84±8.38)U/L,t=10.200,P<0.05],且Bland-Altman图分析显示上述酶学项目灭活前后结果不具有一致性。而血清AMY的检测结果在灭活前与灭活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00(58.75,87.00)U/L比67.00(58.75,87.25)U/L,Z=-0.725,P=0.468 7]。结论56 ℃加热30 min的条件对部分血清酶学项目的测定结果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实验室使用该条件处理临床样本时,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校正检测结果。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八种不同的灭活型病毒保存液对病毒核酸的保护效果。方法收集八种商业化的灭活型病毒保存液,分别将新冠病毒假病毒标准物质和禽流感病毒样本加入保存液中,同时设置2个对照组(生理盐水和磷酸盐缓冲液),在保存温度为24 ℃和37 ℃条件下,保存时间为0 h、6 h、12 h、24 h、48 h、72 h,分别提取各保存液中的病毒核酸,采用逆转录荧光定量PCR(RT-qPCR)和逆转录数字PCR方法(RT-dPCR)检测病毒核酸的含量变化。结果四种商业化病毒保存液A、E、G、H在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对病毒核酸的保存效果明显。另外四种保存液保护效果较差:保存液B和C在37 ℃条件下12 h后保存效果变差,保存液D的保存效果在24 ℃和37 ℃下6 h后均明显减弱;保存液F对病毒核酸没有任何保护作用。结论病毒保存液的保护效果差会导致核酸检测的假阴性,建议开展核酸检测时对使用的病毒保护液进行质量控制。
简介: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某电厂1000MW发电机组ABB UN5000励磁系统的灭磁原理及转子过压保护的实现,跨接器在实现移能灭磁和转子过电压保护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其工作原理及动作流程的掌握,有助于在正常运行中发生设备异常情况时能够准确的进行故障分析和定位。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大规模紧急使用的安全性。方法通过“疫苗接种信息采集系统”,收集在紧急使用中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接种人群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流行病学与统计学方法分析相关信息。结果截至2020年12月1日,共采集519 543人次接种信息,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9%,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7%。全身不良反应以疲劳(0.21%)、头痛(0.14%)、发热(0.06%)、咳嗽(0.05%)、食欲不振(0.05%)为主要表现;局部不良反应以接种部位疼痛(0.24%)、接种部位肿胀(0.05%)为主要表现。结论大规模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进行紧急使用后,一般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微生物实验室环境中轮状病毒污染状况,识别实验室内容易发生污染的重点部位,同时评价三种常用消毒剂对轮状病毒的灭活效果。方法用病毒采样拭子对实验操作后的物表、常用仪器、实验室环境以及个人防护用品表面进行采样,并用荧光定量RT-PCR进行轮状病毒核酸检测。同时依照2002年版的《消毒技术规范》分别对含氯消毒剂、乙醇和苯扎氯铵这三种消毒剂进行轮状病毒灭活实验。结果采集标本174份,共检测到13份轮状病毒核酸阳性标本,总体阳性率7.47%。用含有效氯500 mg/L次氯酸钠消毒剂作用5 min,75%的乙醇作用1 min,1 500 mg/L苯扎氯铵作用1 min,对轮状病毒的灭活对数值均可达到4.00以上。结论在操作轮状病毒的实验室存在病毒污染的风险,用次氯酸钠、乙醇和苯扎氯铵消毒剂均可有效灭活轮状病毒,可用于轮状病毒去污染。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为原料制备抗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灭活血浆的工艺及其质量标准。方法采集2020年1—3月期间中国武汉441人份COVID-19康复者捐献的恢复期血浆,开展2019-nCoV、HIV和梅毒螺旋体等病原体的筛查,进行亚甲蓝光照灭活,并通过检测蛋白含量、抗2019-nCoV抗体、凝血因子Ⅷ活性等,判断亚甲蓝光照灭活对血浆的影响并建立质量标准。结果亚甲蓝光照灭活前后灭活血浆的蛋白含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血浆的凝血因子Ⅷ含量≥0.50 IU/ml,抗体滴度未出现明显下降,各项检测结果均符合质量要求。结论确立了以COVID-19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制备抗2019-nCoV灭活血浆的关键质量控制及工艺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