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从搅拌站生产出来的混凝土,要经过一段间歇时间(运输时间、等候时间、浇筑时间)后,才能浇筑到工程结构部位。浇筑对象的不同,间歇时间也不同。如果是浇筑墙体,间歇时间可能会达到和5h,混凝土的使用性能也会受间歇时间的影响。在经过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试验,研究间歇时间对混凝土工作性及抗压强度的影响。最后得出了结论在使用聚羧酸外加剂时,为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外加剂的二次加入量随着间歇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外加剂的二次加入量随之增大;5h以内的成形时间,各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无明显下降;并在混凝土加水调整前,各时间段成型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没有加水调整后明显,加水后,抗压强度明显加强。
简介:1目的通过检测间歇低氧刺激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凋亡率、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因子的水平.探讨不同间歇低氧暴露时间对HUVECs损伤的影响。方法:分别给予HUVECs间歇低氧刺激(1%0,5min;21%0,10min)及常氧(对照组)处理。在不同的间歇低氧暴露时间点应用膜联蛋白(annexin)V-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碘化丙啶(PI)检测细胞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自介素(IL)-6和IL-8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上清液中丙二醛(MDA)水平。结果:间歇低氧处理12、16、20和24h的细胞凋亡率逐渐增高,且均高于对照组(P〈0.01),间歇低氧处理的细胞上清液中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4、8、12、16h各时间点逐渐升高,并于16h达到高峰[(251.40±49.45)ng/L]。间歇低氧处理8、12、16、20和24h的细胞上清液内的IL-8和MD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分别于20h和16h达到峰值[IL-8:(737.70±31.08)ng/L;MDA:(2.55±0.04)/μmol/L]。结论:间歇低氧刺激可导致HUVECs凋亡增加.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升高,在间歇低氧刺激一定时间后达到高峰。
简介:目的:观察间歇期不同恢复方式[积极性恢复(AR)vs.消极性恢复(PR)]对青年男子田径运动员不同间歇时间高强度间歇训练(HIT)效果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20名青年男子田径运动员通过递增负荷运动实验测试最大摄氧量(VO2max)和最大有氧功率(MAP)。受试者以120%MAP强度分别进行短间歇HIT(运动15s,间歇15s和30s)和长间歇HIT(运动15s,间歇60s),直至力竭,间歇期分别进行PR(即在功率自行车上休息)和AR(以50%MAP继续蹬车)。测定受试者力竭时间(ET)、摄氧量(VO2)、心率(HR)和能量代谢率(EMR),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测定股外侧肌肌氧含量的变化。结果:1)15s短间歇HIT时:ET在PR高于AR(P〈0.05),平均摄氧量(VO2mean)、EMR以及脱氧血红蛋白平均增加速率(△HHbrate)、氧合血红蛋白平均降低速率(△HbO2rate)和组织氧合指数平均降低速率(△TSIrate)在PR低于AR(P〈0.05)。2)30s短间歇HIT时:ET在PR高于AR(P〈0.05),平均心率(HRmean)、EMR以及△HHbrate、△HbO2rate和△TSIrate在PR低于AR(P〈0.05)。3)60s长间歇HIT时:ET、VO2mean、HRmean和EMR在AR高于PR(P〈0.05),△HHbrate、△HbO2rate和△TSIrate在AR低于PR(P〈0.05)。结论:不同恢复手段对HIT训练效果的影响与间歇时间有关。对于短间歇HIT(间歇15-30s),间歇期进行PR的训练效果优于AR,其机制与PR时耗氧量较少、能量消耗较低、Hb脱氧合速率减慢有关;然而,长间歇HIT(间歇时间60s)时,间歇期采用AR的效果更佳,其原因在于AR时有氧功率输出增加以及Hb快速再氧合所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间歇充气加压泵(IPC)治疗时间对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每组35例。试验1组IPC治疗时间为30 min/次,2次/d;试验2组IPC治疗时间为40 min/次,2次/d;试验3组IPC治疗时间为1 h/次,2次/d。治疗2周后观察3组患者DVT、下肢深部组织损伤发生率;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者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3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3组下肢深部组织损伤发生率为22.9%(8/35),明显高于试验1组的2.9%(1/35)和试验2组的5.7%(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6.248、4.200,P<0.05)。治疗2周后,试验1组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为(5.32 ± 1.82)g/L、(0.71 ± 0.38)mg/L,试验2组为(4.15 ± 1.82)g/L、(0.39 ± 0.13)mg/L,试验3组为(3.75 ± 1.46)g/L、(0.33 ± 0.14)mg/L,试验2组、试验3组Fbg、D-D明显低于试验1组(t值为2.131~3.977,P<0.05),但试验2组和试验3组各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0 min/次、2次/d的IPC治疗时间可以明显改善呼吸科危重症患者凝血功能,且不增加下肢深部组织损伤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间歇充气加压泵(IPC)治疗时间对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每组35例。试验1组IPC治疗时间为30 min/次,2次/d;试验2组IPC治疗时间为40 min/次,2次/d;试验3组IPC治疗时间为1 h/次,2次/d。治疗2周后观察3组患者DVT、下肢深部组织损伤发生率;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者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3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3组下肢深部组织损伤发生率为22.9%(8/35),明显高于试验1组的2.9%(1/35)和试验2组的5.7%(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6.248、4.200,P<0.05)。治疗2周后,试验1组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为(5.32 ± 1.82)g/L、(0.71 ± 0.38)mg/L,试验2组为(4.15 ± 1.82)g/L、(0.39 ± 0.13)mg/L,试验3组为(3.75 ± 1.46)g/L、(0.33 ± 0.14)mg/L,试验2组、试验3组Fbg、D-D明显低于试验1组(t值为2.131~3.977,P<0.05),但试验2组和试验3组各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0 min/次、2次/d的IPC治疗时间可以明显改善呼吸科危重症患者凝血功能,且不增加下肢深部组织损伤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呼吸科危重症患者实施间歇充气加压泵最佳治疗时间对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呼吸科危重症患者60例作为观察样本,依据实验要求将所有患者均分成三组,1组实施间歇充气加压泵治疗时间为30分钟,2组为40分钟,3组为60分钟,均每天2次,整理记录不同治疗后各组患者相关数据指标,借助统计学系统完成分析对比,观察结果差异表现。结果:三组患者实施不同间歇充气加压泵治疗获得相关数据指标有明显差异,2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股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指标均优于1组、3组,P值均<0.05,1组组织损伤发生率优于2组、3组,P值<0.05;1组、3组间深静脉血栓数据P>0.05。结论:呼吸科危重症患者实施间歇充气加压泵最佳治疗时间为40min,每天2次,对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