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轴向力的平衡与否对离心泵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准确地计算轴向力的大小是轴向力平衡设计的关键。采用CFX软件对一立式多级泵首级和次级进行了全流场数值模拟,预测了叶轮所受轴向力的大小。采用Pro/E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并用ICEM软件进行网格划分;采用SIMPLEC算法和RNGk-5湍流模型,通过求解三维N-S方程及能量方程,得到了多级泵的速度场、压力场及湍动能分布。对叶轮各过流表面进行面积积分,计算了叶轮所受轴向力,计算结果叶轮前后盖板不对称是轴向力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基于数值计算的结果,采用对称布置方式平衡轴向力:一组两级叶轮,另一组三级叶轮,中间采用交叉过渡流道来连接。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对称布置该多级泵残余轴向力较小,实现了轴向力的平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可有效指导离心泵导轴向力的平衡设计。
简介:摘要:燃气轮机测力环广泛应用于航空、船舶及各类工业动力领域的燃气轮机轴向力测试中。燃气轮机测力环(以下简称测力环)作为一种专用测试设备,在出厂前需要对其进行赋值标定,本文介绍了一种测力环的标定方法,标定过程及数据计算方式,用以测力环的标定试验。 1、结构概述 测力环通过弹性元件将力转换为应变量,然后通过电阻应变片组成的桥路输出电信号,通常由一个金属环体组成,安装于燃气轮机轴承座内,具体形状尺寸因所属燃气轮机结构而异。 2、标定条件 2.1 环境条件 温度:(20±5)℃,在测力环标定过程中,环境温度的变化不得超过1℃/h。,相对湿度:不大于80%,大气压力:(90~106)kPa。 测力环应在标准校准环境条件下放置足够长的时间,保证其温度与环境条件温度相同并稳定。推荐测力环的放置时间不少于8h。标定时,周围应无影响校准结果的震动、冲击、电磁场或其他干扰源。 2.2 校准标准设备应经过计量技术机构检定或校准,满足标定使用要求,并在有效期内。 2.3 指示仪表(包括可向测力环提供激励电压的指示类仪表)的响应技术指标,应不超过被校准测力环响应技术指标的三分之一。 3、标定方法 3.1 连接预热 标定前操作人应按照正确的接线方式将测力环与激励电源及指示仪表相连接,当使用外部电源时,应在负载状态下进行调节,将其输出电压调节到测力环所使用的应变片规定的激励电压后进行通电预热。预热时间的时间应符合所使用应变片制造厂的规定。在各个部分稳定后,方可进行标定。 3.2 零点输出和漂移 记录测力环的零点输出值 ,按公式(1)进行测力环的零点输出Z的计算。 (1) 观察并记录测力环在30min内的零点变化,按公式(2)进行测力环的零点漂移Zd的计算。 (2) 其中 :测力环的额定输出值; 3.3 数值标定 3.3.1 对测力环施加满量程负荷至少3次,每次额定负荷的保持时间应为30s~1min。每次加至额定负荷点后卸荷到零负荷,等待至少30s。 3.3.2 卸除最后一次加载的负荷后,等待2min,对测力环上的激励电压进行调整,调整指示仪表的零点,读取零点输出值。 3.3.3 标定的第一级负荷为满量程负荷的10%,标定点的选择应尽量均匀分布,不应少于5点(不包括零负荷),推荐为10点(分别为额定负荷的10%,20%,30%,40%,50%,60%,70%,80%,90%,100%)。 3.3.4 缓慢匀速逐级施加负荷,直到额定值。在施加每一级负荷并保持1min后再读取数值。达到满量程负载后,逐级递减负荷。在递减至每一级负荷后保持1min,再读取输出值。 3.3.5 退回到零负荷,保持1min,读取零点输出值。需要时,重新调整指示仪表的零点。 3.3.6 连续进行3.3.1~3.3.5步骤至少3次。 3.3.7 将测力环绕其主轴线依次转到120°,240°方位角上,若无法实现上述转角位置则采用0°,90°,180°,270°。每次转动后,应预加满量程负荷3次,并记录各个方位下的额定负荷输出值后退回到零点。
简介:摘要:电控喷油器需要一定的轴向压紧力,才能对气缸内产生的高温燃气进行有效密封。轴向压紧力由喷油器压板作用在电控喷油器体的装夹面上,利用Hyperworks软件对不同结构的喷油器压板结构型式进行受力分析。
简介:充分而适当的诉讼激励能够有效解决公司派生诉讼提起动力不足的问题。对原告的诉讼激励体现为对原告本人的激励和对原告律师的激励。当原告是善意时,可以要求公司对其诉讼费用进行补偿;在原告为公司取得实质性利益时,公司可以根据一定比例给予原告回报;在特定情形下允许股东直接受偿;将派生诉讼定性为非财产案件,法院只收取少量的诉讼费用:这些均为对原告股东的激励。有条件付费规则和或然性报酬规则是对诉讼有巨大操控能力的律师的激励机制。这些都反映了实务界和理论界对提高股东提起派生诉讼积极性的有益探索。其中最具有效果也最有争议的是或然性报酬规则,其引发的滥诉和无价值和解问题具有深入探讨的必要性。对这些规则的利弊进行比较分析后,取其精华兼收并蓄,对我国派生诉讼制度的构建将产生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