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民族问题研究云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杨福泉研究员辨析纳西族的“黑”“白”观念,不仅有助于理解东巴教和纳西民俗文化中的“尚白忌黑”现象,且对进一步探讨藏缅语族语群的色彩信仰有所启示。
简介:【摘要】民族教育学科型人才的引进是民族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保障工作,是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新生师资来源。罗布江村教授等以西南民族大学学科型人才引进为例,分析该校学科型人才引进的数量、层次和科研业绩,提出民族高校学科型人才引进的对策。民族预科教育是针对民族地区发展需要和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创办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吉克跃林教授等以西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的管理与教学为案例,分析研究了预科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阐释了民族预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生态文明建设专题生存环境潜在的危机,发展环境面临的艰险,向人们展示了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关注热点问题研究突出西南民族特色
简介:【摘要】5·12周年纪念5·12汶川大地震引起了多学科的学者对灾难的关注和研究。著名人类学家庄孔韶教授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以汶川大地震为例,总结了中国人类学灾难研究的理论及其主要面向。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诸多新观点对于未来应对灾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简介:【摘要】中国人类学·西南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建民教授从学术史的角度。对20世纪前半期中国西南人类学发展颠峰时期的瞩目成就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他指出,老一代学者们深入到西南边疆地区进行的艰苦但卓有成效的田野工作,不仅为中国人类学的早期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而且对中外学术交流、民族国家缔造、民族和族群的划分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新世纪的学术发展历程中,认真总结和反思这个时期的研究成果,将对现代西南研究及其他学术领域的发展和繁荣有所裨益。
简介:【摘要】民族学科世界性和学术本土性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几乎一直伴随着中国民族学的成长。王建民教授着眼于中国民族学的发展历史,梳理了民族学学科在追求世界性学科规范与倡导本土学术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及曲折过程。他指出,把学科世界性作为民族学学科建设的方略,把学术本土性当作学者们的努力方向,是民族学在当下和未来恰当处理好世界性与本土性二元对立关系的新策略。胡鸿保教授以近年贵州黎族的生成及对穿青人身份归属的一种建言为切入点,认为民族识别标准在一些方面已经发生变化,“主观意愿”的权重相对于“客观标准”而言,有上升的迹象;这对人口的族际变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蒋彬教授将羌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灾后重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结合起来.探求羌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原则、途径和方式,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简介:2014年岁末,"阿拉伯之春"三年后的中东,风云依旧激荡,叙利亚和伊拉克的难民们在饥寒交迫的寒冬里等待着新年的到来;乌克兰的硝烟似乎刚刚散尽,但分裂和战乱的阴霾依旧笼罩在这个国家的上空;巴勒斯坦部长齐亚德之死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上空凄厉的警报与火箭弹的尖啸声暂时停息,但也许在这短暂的平静中已经孕育出新的一轮冲突;刚刚当选日本第97任首相的安倍晋三,是否会在掌握修宪讨论的主导权后继续推动民族主义不断膨胀的日本"右转"?在美国的华盛顿、纽约和波士顿,圣诞树下聚集着抗议种族歧视和警察暴力的人群,弗格森和纽约种族事件受害者迈克尔·布朗以及埃里克·加纳的名字使得即将到来的圣诞节失去了祥和宁静的色彩;"独立公投"大幕落下的苏格兰和英格兰,依然会携手步入新年,但公投在英伦三岛留下的种种裂痕会随着时间推移得以弥合抑或愈演愈烈,依旧是未解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