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意识归根结底是社会存在的历史反映,是由生产力决定的一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关系的产物。民族团结政策的哲学基础首先是中国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断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是中华民族传统哲学的主体思想,是解决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要求。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通过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云南的具体实践,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简介:复兴和重构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对于身处全球化和价值多元化冲击之下的中华民族,应对民族精神家园的危机与挑战,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竞争力的意义重大。而当前学界对精神家园的特质、结构、发展规律等方面的学理性研究尚不够深入。文章以黑格尔对欧洲人精神家园的研究路径为参照,借鉴文化哲学的方法和研究成果,提出精神家园的存在是主体精神(心理世界)与客体精神(文化世界)的统一,精神家园的发展内涵也是历史继承性与现实观照性的统一;阐明以回归生活世界唤醒精神家园主体的文化自觉:即通过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认同,通过对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整合创新,探寻构建民族精神家园的基本路径。
简介:哲学社会科学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贡献力量,就要通过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功能的发挥,紧紧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始终服务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以各级社科院为代表的高端权威智库,要站在历史、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分门别类进行系统深入研究,聚焦如何增强综合国力、维护祖国统一、应对特殊问题,如何加强文化复兴与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文明,如何切实增强人民的幸福感等关键问题作出科学而有说服力的回答,切实增强理论深度和实践厚度,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之路进行系统前瞻谋划及具体路径设计,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简介:创刊于1978年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下文简称“学报”)1995年起全面改版开辟“人类学”栏目,至今已走过了20年历程。经过20年坚持不懈的探索与追求,学报先后获得“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3年)、“中国百强报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3年、2015年)等荣誉称号;人选“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优秀期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14年),教育部名栏、名刊建设工程期刊(2004、2006年);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简介: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我国边境地区就已存在“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众多古代少数民族。其中“戎”和“狄”是指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位于现河北、山西以北的塞外地区。据其当时的语言文化、族源族属、经济类型、风俗习惯及活动地带,大致可划分为五个系统:(1)匈奴系统-匈奴、北匈奴、南匈奴、屠各、卢水胡、铁弗;(2)突厥系统-丁零、高车(敕勒)、铁勒、突厥、回鹘、薛延陀、黠嘎斯、畏兀儿:(3)东胡系统-东胡、乌桓、鲜卑、柔然、库莫奚、室韦、蒙古;(4)肃慎系统-肃慎、挹娄、勿吉、革束羯、女真、满族;(5)西域各族-指西汉的“三十六国”及其在历代的演变,各族在语言文化、经济生活和族源族属上各不相同。如今的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满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回族、藏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