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平安城市建设的深入发展和视频监控的大联网,监控摄像头的数量在逐年增加。视频影像在对案件的侦破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视频影像具有模糊性特征,无法准确分析出犯罪嫌疑人的面部、生理结构等细节信息,因此则需要在视频侦查中更多的运用足迹分析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利用足迹分析技术中的步态特征可以准确的分析出经过伪装或带帽嫌疑人的人身特点。

  • 标签: 视频侦查 步态特征 应用
  • 简介:针对单一特征步态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将步态能量图(GaitEnergyImage,GEI)中动态部分和Gabor小波特征融合的步态识别算法.首先,通过运动目标检测及二值化和形态学处理等预处理操作得到步态轮廓图,再进一步从步态轮廓图计算得到步态能量图,并从中分割出动态部分.然后,利用Gabor小波从步态能量图的动态部分中提取不同角度的信息,将两步态特征融合在一起,对融合后得到的特征向量用改进的KPCA方法进行降维.最后,将降维后的融合特征向量输入到基于多分类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Machine,SVM)中,从而完成步态的分类和识别.经过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CASIA步态数据库上进行实验,取得了很好的识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与单一特征的步态识别方法相比,融合后算法的识别率提高了约10%.

  • 标签: GABOR小波 步态能量图 特征融合 改进的KPCA 支持向量机
  • 简介:摘要通过检索有关脑卒中偏瘫步态的文献,分析了偏瘫患者下肢主要的功能障碍、步态及运动特点,综述了现代康复医学中普及且疗效好的康复治疗方法与技术。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步态 下肢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 简介:提出一种步态能量图(GaitEnergyImage,GEI)的Gabor小波特征与协同表示的步态识别算法.首先通过运动目标检测,二值化和形态学处理等预处理操作得到步态轮廓图,然后进一步从步态轮廓图计算得到步态能量图.该算法将步态能量图的Gabor特征作为特征矢量,采用协同表示的方法进行步态识别.在实验阶段,通过在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CASIA步态数据库的DatasetB上进行测试,证明上述算法具有运行速度快的优点,并且对于跨视角步态识别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 标签: GABOR小波 步态能量图 协同表示
  • 简介: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本研究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两方面对老年人群步态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期待为今后发展一套行之有效且适合老年人群的健身方式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同时,列举了几种常见的运动干预手段的优、缺点,提醒老年人群要慎重选择锻炼方式,为老年人群科学选择和制定运动处方是目前老龄化社会亟需的。

  • 标签: 老年人 步态 运动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PNF技术的步态训练提高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24例偏瘫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及传统康复治疗等。此外治疗组还接受PNF技术的步态训练。结果治疗组患者接受8周治疗后进行有效评价,运动功能、ADL能力有明显改善(P<0.01);步行功能也取得了显著疗效(P<0.05)。结论以PNF技术的步态训练为主的治疗方法,有助于偏瘫患者恢复或改善步行能力。

  • 标签: 偏瘫 PNF 步态训练 评定
  • 简介:帕西·格兰杰是美籍澳大利亚钢琴家、作曲家、民歌搜集者、作家、教师,这样一位有着多重身份的音乐家对管乐合奏、民族、民间音乐,音乐人类学以及音乐教育等多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达荷美黑人步态舞》是一首音乐会拉格泰姆,创作于1903-1909年,音乐素材取自美国本土音乐喜剧《在达荷美》。从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格兰杰音乐中丰富的和声和织体以及多层旋律间精致的对位等手法的运用,同时能够看到他将传统和创新完美地结合到一起,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格兰杰的音乐以及他对音乐的独到见解。

  • 标签: 格兰杰 达荷美黑人步态舞 钢琴 音乐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髋关节内外旋绷带对脑瘫痉挛型患儿步态影响。方法使用足印法和B-PHY型平衡功能检查训练系统观察痉挛型脑瘫患儿使用改良髋关节内外旋绷带治疗前后对比。结果通过40名患儿穿戴绷带后对比穿戴绷带前,步行时髋关节内、外旋以及足偏角角度明显得到改善(P=0.015;P<0.05,0.01),且穿戴后使用B-PHY型平衡功能检查训练系统检测立位前后重心转移较穿戴前分布均匀。结论配备髋关节内外旋绷带有利于痉挛型脑瘫儿童立位及步态能力的提高。

  • 标签: 脑瘫痉挛型 髋关节内外旋绷带 足印法 B-PHY型平衡功能检查训练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骨盆控制训练对偏瘫患者步态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8周,治疗组强化骨盆控制训练,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步态和步行能力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步态和步行能力均较前有所改善(P<0.05),但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骨盆控制训练可有效改善偏瘫患者的步态和步行能力。

  • 标签: 骨盆 偏瘫 步态 步行能力
  • 简介: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采用下肢步态训练系统防治膝关节过伸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的康复训练方法进行膝关节及肌力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加用下肢步态训练系统进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防治膝关节过伸的效果。结果:康复训练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膝关节过伸次数均较比康复训练前减少,两组间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过伸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患者采用下肢步态训练系统防治膝关节过伸的效果显著,对患者的步行能力显著提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下肢步态训练系统 膝关节过伸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步态分析定量分析应用OxfordⅢ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炎疗效,从而对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及术后康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的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患者86例,均进行OxfordⅢ单髁置换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前、术后2周、12周及6个月随访的步长、步幅、步频,足下压力分布,力线内翻行进曲线步态变化情况。结果患者术前、术后2周、12周、6个月随访时通过对患者步态分析参数对比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步态分析参数变化定量分析,证明OxfordⅢ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前内侧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 OxfordⅢ单髁置换术 步态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第三代Oxford单髁假体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临床步态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且均在2015年6月—2016年12月入院,膝关节前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其中男性14例,女性20例。均采用第三代牛津单髁系统进行治疗。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1年末次随访均采用步态分析中的步长、步幅、步频,足下压力分布,力线内翻行进曲线5方面进行分析,对第三代牛津单髁系统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患者术后均获得全程随访,随访时间1~1.6年,平均为1.2年,术后1个月、3个月、1年末次随访时通过对患者步态分析参数对比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牛津单髁置换手术(UKA)相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来说,对于膝关节“修复取代更换”,效果良好。

  • 标签: 牛津单髁系统 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 步态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针结合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electricalstimulation,FES)对脑梗死患者早期偏瘫步态的疗效观察。方法将6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FES组、头针组、联合组3组,各20例。FES组,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使用FES治疗仪。头针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配合头针治疗。联合组基于FES组配合头针。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评定量表(FMA)中下肢部分评定下肢运动功能和三维步态分析仪分析患者的步态参数(步频、步速、步长、步行周期)。结果治疗3周后,对比3组FMA评分和步态参数,发现3组FMA评分及步态参数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FES组及头针组(均P<0.05)。结论头针结合FES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早期偏瘫步态有积极治疗作用。

  • 标签: 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 脑梗死 偏瘫步态 头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