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高压注射器在核磁肝脏增强扫描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总结我院503例肝脏增强患者正确使用高压注射器进行核磁动态增强扫描,采取检查前心理护理、指导患者及家属认识显影剂、高压注射器及增强扫描,教会屏气呼吸训练,检查中正确操作,检查后细致观察,顺利完成核磁检查。结果检查完毕有二例分别出现荨麻疹和恶心呕吐症状,24小时后症状消失。有三例合并糖尿病患者,检查后有眩晕症状,进食后好转。其余均表示无任何反应。无一例显影剂外渗,穿刺部位无一例静脉炎形成。成像效果清晰,满足诊断需要。结论使用高压注射器进行肝脏动态增强扫描能够及时地将显影剂输入血管内,便于操作人员抓准扫描时机,给予诊断医师精准的图像。护士人文关怀的护理带动患者主动配合检查,缩短了扫描时间,提高了影像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静脉套管针在核磁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护理措施。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增强扫描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相应的应用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前准备相关物品,正确应用套管针,合理选择穿刺血管,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告知扫描前相关注意事项。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分别为(46.98±5.36)与(46.78±5.2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为(35.22±4.2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90±4.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中,均一次性造影成功,静脉穿刺成功率为100.0%,对照组静脉穿刺成功率为88.0%,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2例患者不满意,11例患者一般满意,十分满意患者为12例。可得,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为80.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静脉套管针在核磁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造影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简介:目的评价腹部CT增强扫描及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诊断肝外干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4月东台市中医院科室影像科确诊的5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均予以腹部CT增强扫描以及核磁胰胆管成像(ERCP)检查,比对两种方式对于单外胆管结石检出率差异。结果ERCP对胆总管结石患者检出率(82.00%)明显高于腹部CT增强扫描(5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2=14.610,P<0.05);ERCP对胆总管无扩张胆总管结石检出率(58.33%)明显高于对照组(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2=15.145,P<0.05)。结论采用核磁胰胆管成像技术诊断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确有较高准确率,特别对于肝外胆管无扩张的患者中此项技术明显优于CT检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磁成像(MRI)与CT扫描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两种成像技术的诊断效能,为临床选择更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肿瘤诊断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后接受核磁成像与CT扫描检查。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独立分析两种成像技术的图像质量、肿瘤检出率、定位准确性以及分期评估能力,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核磁成像在肿瘤检出率上达到90%(72/80),略高于CT扫描的85%(68/80)。在肿瘤定位准确性方面,核磁成像的准确率为95%(76/80),而CT扫描为90%(72/80)。对于肿瘤分期评估,核磁成像显示出更高的准确性,特别是在软组织肿瘤和神经系统肿瘤的分期上,其准确率达到92.5%(74/80),相比CT扫描的82.5%(66/80)有显著优势。结论:核磁成像与CT扫描在肿瘤诊断中均具有重要价值,但核磁成像在肿瘤检出率、定位准确性以及分期评估能力上略胜一筹,尤其适用于软组织肿瘤和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
简介:摘要高场液相核磁共振技术发展迅猛,已经成为了解析高分辨率蛋白质结构的主要手段之一。高场液相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与蛋白质标记技术、核磁脉冲技术及谱仪硬件技术等密切相关,而液相核磁共振技术已经突破了蛋白质分子量的限制,甚至可以对几万或几十万分子量的蛋白质进行结构和动力学分析。近年来,关于蛋白质动力学研究一直是蛋白质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各项关于动力学研究的技术和理念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中,液相核磁共振技术是目前唯一能够应用于蛋白质多个位点,并同时进行动力学研究的手段。本文主要阐述顺磁弛豫增强核磁新技术对蛋白质溶液动力学的研究进展,报道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小儿烟雾病核磁诊断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4月 ~2019年 5月收治的 80例小儿烟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核磁共振 (MR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80例患儿均行磁共振 (MR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检查。 MRI表现:梗塞 67例,脑出血 13例。伴有脑萎缩 31例,脑室扩大 14例。病变表现为长 T1、长 T2信号影。显示基底节区异常血管流空信号影 7例。 MRA显示双侧烟雾病 57例,单侧 23例;双侧颈内动脉虹吸部狭窄或闭塞 23例;双侧大脑前动脉狭窄或闭塞 46例,单侧 34例;双侧大脑中动脉现在或闭塞 20例,单侧 15例,右侧为 8例,左侧 7例;基底节区烟雾病血管影 31例。结论 MRI结合 MRA不仅可以显示血管病变,而且能显示继发于血管病变的脑梗死、脑软化、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萎缩等,是一个较好的诊断小儿烟雾病的影像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