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干生化仪与水剂生化仪检测血糖(GLU)和尿素氮(BUN)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36例无脂溶血标本,分别采用干生化仪与水剂生化仪行血糖和尿素氮检测,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生化仪与水剂生化仪在BUN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7-42与0.6-42.8,GLU分别为1.0-34与0.5-40,均在范围内,符合要求。BUN使用干生化仪与水剂生化仪检测值分别为6.82±4.92和6.93±5.22,GLU分别为6.26±4.81和6.15±4.33,两种检测设备检测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生化分析仪与水剂生化仪适合不同的标本检验,前者准确性高,速度快,但成本较高,适合急诊与少量标本的检测,后者成本低,处理量大,适用于大批量检验。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当前工作状态下急诊生化检验从标本采集到结果报告的时间(TAT),探讨影响急诊标本报告时间的主要原因,寻找缩短结果报告的途径。方法利用LIS系统的统计功能,收集生化实验室某月内的急诊生化检验从标本采集到报告发出的各个环节所需时间,进行TAT统计并分析。结果门诊急诊标本平均回报时间为48分,TAT2>1h的标本所占的比例为6.05%,满足预期目标;住院急诊标本平均回报时间为111分,AT2>1h的标本所占的比例为12.55%,未能满足预期目标,标本从采集到上机是影响TAT的主要因素。结论优化标本的运送流程与标本接收高峰期的人力物力资源的使用,增强与临床联系与沟通,才能进一步缩短急诊标本报告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素氮以及血糖应用水剂生化仪和干生化仪检测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取临床标本40例,分别采用干生化仪和水剂生化仪检测标本尿素氮和血糖指数,观察检测结果并经统计学处理后分析,对尿素氮以及血糖应用水剂生化仪和干生化仪检测的可靠性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在尿素氮与血糖检测过程中,水剂生化仪与干生化仪二者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水剂生化仪与干生化仪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2,r=0.997;在尿素氮以及血糖检验方面,水剂生化仪与干生化仪准确度均较高,且二者回归方程以及线性范围均与要求相符合。结论干生化仪可准确迅速地测定尿素氮与血糖指数,比较适用于急诊检验以及处理少量标本;水剂生化仪在尿素氮与血糖检验中具有费用低、速度快的优点,多适用于常规批量检验以及处理大量标本。
简介:摘要目的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至8月之间的健康体检人员50例,每人抽取5ml静脉血,离心分离后取未溶血的血清标本,检测相关的生化项目,然后将其混匀放置-25℃冰箱冷冻,取出解冻后分离出溶血的血清标本,检测相同的生化项目。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溶血标本中的TBiL、DBiL、ALT、AST、CK、LDH、GLU、K+明显高于溶血前的正常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TP、ALB、ALP、BUN、UA、Cr、TG、TC、Na、CL等项目的测定结果影响较小,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标本溶血对部分生化项目的结果影响显著,所以我们工作人员要严格把握各个环节,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给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的影响,并制定相应预防措施。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60份正常人溶血和非溶血标本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Cr)、葡萄糖(GLU)、总胆固醇(CHO)及钾(K)9项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溶血标本的血清中ALT、AST、K+的测定值明显高于正常血清测定值(p<0.05);ALB、BUN测定值低于正常血清测定值(p<0.05);TBIL、Cr、GLU、CHO测定值在两组中未见明显差异。结论溶血对血清多个生化指标产生严重干扰,应采取积极措施予以避免标本溶血。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临床相关生化的检验结果和资料,对临床生化的检验结果等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一定的对策。方法对于我院临床生化在实际检测方面有关例数进行了仔细的复查,然后对相应的复查结果进行整理分类,对各种误差分类的影响等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结果在复查之后可能会出现较大误差的可能性为血液的采集方式和严重的溶血以及对实验室因素对于有关标本处理不恰当,将随机抽取的因素分为a\b\c\d四类,对各个标本的复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际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生化检验结果的各个影响因数主要出现在实验的各个环节和临床中,相应的检验操作性人员要积极的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各个因素,可以采取简单的对策去减少误差的发生,从而提高相关结果的相对准确性。
简介:沙棘果中富含维生素、矿物质、有机酸、多酚和其它人体所需的生物活性酸物质。在过去的10年中拉脱维亚新增了许多的沙棘种植园。因此,此篇论文主要研究拉脱维亚生长的沙棘中的生物活性物。拉脱维亚靠近波罗的海,在多贝莱县开展实验。每年的光照时间是4522h;温度从5—24(23)℃;植物生长期可达200d;每5—10年会出现极端最低温度-36℃。本文旨在研究适应拉脱维亚气候条件的沙棘品种:“Avgustinka”、“Prozrachnaya”、“BotanicheskavaLubitelskaya”、“Luchistaya”、“Trofimovskaya”和“Pod—arokSadu”各自的可溶性固体、总酸、维生素c和E、类胡萝卜素和总酚类化合物组成。拉脱维亚种植的沙棘都是俄罗斯沙棘。将拉脱维亚国家果树栽培研究所果实和浆果加工中心作为实验场地。研究时间为2004~2005年之间。所有品种的生物化学组分平均值为:可溶性固体为8_3。Brix,总酸为3%,维生素C为84.9mg/100g,维生素E为23.2mg/100g,类胡萝卜素为14.5mg/g,总酚类化合物为126.mg/100g。通过实验可知,“Trofimovskaya”和“PodarokSadu”中的生物活性组分是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