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氯化聚乙烯(CPE)是聚乙烯(PE)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得的一种高分子氯化物。随着氯含量的增加,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具有工业价值的CPE所含氯的质量分数为20%~70%。一般来说,氯含量15%的为轻质塑料,氯含量16%~20%的为弹性塑料,氯含量25%~50%的为橡胶弹性体,氯含量51%~60%的为半弹性皮革状聚合物,氯含量61%~73%的为玻璃状脆性树脂高氯化聚乙烯。由于氯原子的引入,使得CPE分子极性增强,宏观上表现为CPE具有良好的阻燃、耐火、着色和耐老化性能,广泛应用于塑料改性剂、防水卷材、电线电缆护套、汽车用胶管等。其中CPE在塑料改性剂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国内90%以上的CPE都用于塑料改性,主要原因是,(1)PE是乙烯的聚合物,CPE具有与PE相同的主链结构,PE分子链的柔顺性成就了CPE分子在常温下具有良好的韧性。(2)由于分子链中含有未氯化的聚乙烯链段,促成了CPE分子结构中的极性和非极性链段与各类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酸相法氯化聚乙烯用HDPE树脂粉料的研制与生产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简介:明初废除相制以后,相臣、相国、相公等前代非正式的宰相称谓广泛存在于明人语境之中,明人关于相的文化体认依然清晰。明人以理想之相所应具备的相业、相体与相度等尺度品评本朝阁臣,功业与为相之道并重,徐阶与张居正等人因之所获评价不同。总体来看,明人在有相之历史记忆与无相之现实环境之中形成了独特的君相政治思维,之所以存在相之价值如何、阁臣是相与否等种种争论,表明明人在废相之后的无所适从。然而相臣可议,相制却是不可触碰的政治禁忌,明人在政治思维与实践层面皆未能突破"阁臣类相"的桎梏,未能发明出彻底解决行政中枢权责游移的调适之道,阁臣终究难于自处,这是晚明政治困局的重要致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