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 要】侵犯财产的犯罪包括多个罪名,是司法实践中常见的类罪名,其具体罪名的犯罪构成要件逐渐多样化,在司法实践中难免难以区分,本文我将以案例形式分析盗窃罪和其相似罪名的区分以及如何认定。
简介:摘要:随着电子支付的兴起,二维码在日常交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有些不法分子利用偷换收款码谋取非法利益。对于该行为定性的观点莫衷一是,但主要焦点还是围绕着该行为究竟是定诈骗罪还是盗窃罪来说。本文主要从剖析该行为给出一定的见解,从而在刑法基本原则的限度内谋求相对合理的规范性评价。
简介:摘要:《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二:“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其增设体现了立法机关对维护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的高度重视,而高空抛物罪在司法实践中的许多问题尚亟待厘清,本文将浅析高空抛物犯罪的既遂标准。
简介:【内容摘要】随着贿赂犯罪向多元化和复杂化演变,“居间人”参与行、受贿犯罪的情况与日俱增且日益复杂,监察机关在办理贿赂案件时,关于涉嫌贿赂犯罪的“帮助”行为如何定性的问题,常存在认识分歧:定性为介绍贿赂罪还是行贿罪、受贿罪的共犯?理论界、实务界对介绍贿赂罪之构成要素认定难以达成一致,致使定罪量刑标准无法确实、清晰。笔者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典型案例,从犯罪论体系、本罪认定要素、共同犯罪理论及受贿共同犯罪认定方面予以浅析,以使本罪与受贿罪共犯彻底区分开来。
简介:摘 要:为了准确适用法律,依法严惩妨害疫情防控的各类违法犯罪,在疫情防控时,尤其防控初期经常发生的闯卡、殴打、辱骂疫情防控人员、损毁疫情防控设等行为,究竟应定妨害公务罪还是寻衅滋事罪存在争议,本文将以案例为引,先分析两个罪名的区别,然后分析罪数,从而做到对妨害疫情防控的相关行为准确定罪。
简介:【内容摘要】贪污罪、职务侵占罪在法律适用中经常出现一些分歧和争议,影响案件定性。笔者选取了“受委托从事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侵犯对象”等四个在司法实践中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与同行商讨。
简介: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需求越来越高,机动车的数量也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社会问题,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风险,这其中常见的是醉酒型危险驾驶行为带来的交通事故,由于其时常发生,且危险系数较高,严重影响着我们的公共安全,给我们的生命带来较大的威胁,不断挑战着我们的道德底线。醉驾者的行为可以说是无节制的,近年来醉酒型危险驾驶行为在刑事案件中的比重较高1,其造成了不小的财产损失,同时也带来了无法弥补的痛苦,不少人成为受害者被剥夺生命。因此,醉酒型危险驾驶行为受到了社会的强烈谴责。尽管学界对醉酒型危险驾驶行为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是,由于法律的模糊性、司法解释的滞后性等原因,实践中仍然有很多疑难问题亟待解决,例如,醉酒型危险驾驶行为的出罪、“驾驶”的认定等,所以法律规定需要细致化、具体化,以保证司法实践的顺利进行。
简介:摘要:在司法实务中,认定行为人的行为特征是符合传统的开设赌场罪还是赌博罪,二者之间存在较多的相似性,由于没有统一的裁判标准,公安、检察、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认识不同,加之个案情形均有差异,最终造成裁判不一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实务中经办的真实案例,对两罪进行分析。
简介:摘要:我国刑事立法中关于污染环境犯罪的规定已经有二十多年,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后果严重的污染环境行为依然层出不穷。为了持续发挥刑法对污染环境行为的规制作用,2020年12月26日《刑法修正案(十一)》通过。虽然《刑法修正案(十一)》的颁布为保护生态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污染环境罪的主观罪过形式到底是什么?该罪是行为犯还是结果犯?这些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本文选取污染环境罪的罪过形式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分析法,通过对案例的搜集和分析,提出污染环境罪应采取故意说的观点,希望有助于司法实践的统一,更加有效的打击污染环境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