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青引2号燕麦对糖脂代谢影响。方法收集糖耐量减低及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燕麦组和对照组,各48例,根据患者的职业和体重计算出每天总热量,据总热量进行饮食控制,燕麦组每日早餐给予50g燕麦(算入总热量之中),对照组根据患者饮食习惯进食,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变化。结果治疗后燕麦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降低(P<0.05),而对照组血糖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bA1c均降低(P<0.05),但燕麦组优于对照组;燕麦组TCH、TG、LDL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下降(P<0.05),对照组TCH、TG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LDL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燕麦组TCH、TG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服用青引2号燕麦制成品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空腹、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并且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有一定程度降低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乌鲁木齐某社区不同睡眠时间居民的糖、脂代谢指标水平。方法利用2017年5月在乌鲁木齐某社区进行慢性代谢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所获2 049名居民的数据,选取资料完整、年龄19~80岁的居民共1 822人,测血压、腹围、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完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采集静脉空腹及2 h血浆血糖,同时测尿酸、HbA1C、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1)睡眠时间≤6.0、6.1~8.0和>8.0 h/d的调查对象分别有363人(19.9%)、1 349人(74.0%)和110人(6.0%)。不同睡眠时间组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吸烟状况及锻炼状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睡眠时长人群的超重、肥胖、腹型肥胖、高尿酸、高血压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睡眠时间≤6.0 h/d组上述指标的检出率均高于其余2组。(2)不同睡眠时长人群的舒张压、收缩压、体重指数、腹围、总胆固醇、LDL-C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不同睡眠时长组组间上述指标进行两两比较,睡眠时间≤6.0 h/d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另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空腹血糖、HbA1C、尿酸、三酰甘油、H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论是否校正年龄、家庭收入和文化程度,睡眠时间≤6.0 h/d与腹型肥胖相关,其余糖脂代谢指标未见明显相关性,睡眠时间≤6.0 h/d是腹型肥胖的危险因素[未校正:OR=1.65(95%CI1.18~2.32),校正后:OR=1.48(95%CI1.04~2.08); P<0.05]。结论睡眠时间≤6.0 h/d与腹型肥胖相关,睡眠时间≤6.0 h/d可能是腹型肥胖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培酮长期应用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对72例首次接受利培酮治疗满6个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继续观察治疗至满24个月,每2个月测1次血脂、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FG)等。结果52例完成研究。24个月末与6个月时比较,患者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及2hFG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指标变化值的显著性(P<0.05)相关因素为FPG与2hPG变化值、年龄、基线2hPG正相关,2hPG还与基线2hPG、6个月时FPG变化值正相关,TG与年龄正相关、与活动量负相关,LDL与年龄正相关。结论利培酮长期应用可持续影响糖脂代谢,影响特点与应用早期相近且与体重变化无关,年龄大、活动量小者易感糖脂代谢紊乱。
简介:测60例患T2DM老年女性病例组和40例正常对照组的BMI和WHR及血脂血糖;双能X线吸收仪DEXA精确的测量身体脂肪的分布。结果:1、T2DM组的体重、血压、BMI、WHR、TC、TG、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前组的Lp(a)、HDL-C则低于后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肥胖组(WHR〉0.85)的TG、2hPG、ApoB均值大于非肥胖组(WHR≤0.85);前组的HDL—C、Lp(a)均值小于后组(P〈0.05)。3、WHR与LDL—C、TC、ApoB、TG、2hPG呈显著正相关,而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5);BMI仅与TG、2hPG呈正相关(P〈0.05)。4、T2DM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的上半身脂肪量、体脂肪率、上下半身脂肪率比均高于后者,下半身脂肪率却明显低,两组差别有显著性统计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老年女性患者的身体脂肪分布呈现上半身型,且易发生糖尿病;2型糖尿病老年女性患者糖代谢紊乱与脂代谢紊乱及肥胖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