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白内障囊外摘出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有许多并发症,本文将其分为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二大类,对他们的预防和处理方法进行综述,以期探讨共同提高该手术的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切口选择。方法选取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85例,观察组95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做透明角膜切口;观察组患者行改良巩膜角膜隧道切口。对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裸眼视力以及角膜散光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分别有80.00%、82.11%和85.26%的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裸眼视力≥0.5,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有83.16%、76.84%和72.63%的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存在角膜散光,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现有条件下采取改良巩膜角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在基层医院的实用性。方法实验组300眼,行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照组220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co),均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术后视力、手术源性散光、并发症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术后1wk、1mo、3mo裸眼视力和角膜散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是一种简单易行、学习曲线短、效果理想的白内障手术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临床效果。方法对176例(188眼)白内障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一周视力检查视力0.6以上者87眼占46.27%;术后一月视力检查视力0.6以上者168眼占89.36%。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视力恢复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预装式推注器进行人工晶体(intraocularlens,IOL)植入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净后,试验组76例采用预装式推注器植入ks-3(canon-staar公司),对照组67例采用传统推注器植入SN60ATIOL(ALCON公司)分别在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第1,第3,第6,第12个月时进行详细眼科检查,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施行手术,术后各阶段视力均比术前提高(P均0.05),术中IOL破损,改变植入方法IOL翻转,IOL光学面夹痕,IOL光学面折痕,IOL襻弹出囊袋口发生率试验组分别为1.3%,2.2%,0%,0%,0%,对照组分别为0%,0%,1.5%,15.2%,9.5%,2.7%,未见其他术后并发症。结论应用预装式推注器和传统式推注器进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相比之下,预装式IOL更具备操作简单,方便清洁等优势,是一种较好的IOL植入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伴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42例42眼行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比手术前后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及前房角改变。结果42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低于21mmHg,37眼(88.09%)视力>0.5,前房角粘连有改善。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伴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安全可行的有效方法。
简介:运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构建Liou-Brennan眼模型,设计了增大焦深的非球面、折射型多焦点和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并用点列图和视锐度分析了所设计的人工晶体的光学质量。对于非球面人工晶体,在3mm瞳孔下,当人眼无球差时,最佳视锐度相当高,但焦深仅为1.4m^-1;当人眼球差为0.4λ时,最佳视锐度可达0.9,焦深达2.2m,同时在整个焦深范围内视觉质量均优越。对于衍射型和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在明视条件下,虽然视远和视近时视觉质量良好,但是中间距离的视锐度〈0.5。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只有81%的光能用于成像,远近焦点能量均分,且与瞳孔大小无关;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的远近焦点能量与瞳孔大小相关。设计的人工晶体均能增大人眼的焦深,但各有优缺点,临床上应该酌情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