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 探讨磁共振增强扫描与 128 排螺旋 CT 灌注成像在早期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 : 选取 2015 年 2 月至 2017 年 2 月在我院治疗的 80 例未确诊的早期肝癌患者按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40 例。试验组应用 128 排螺旋 CT 灌注成像检查,对照组应用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对照比较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 : 检查前两组患者各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 0.05) ,试验组通过 128 排螺旋 CT 灌注成像检查, 40 例患者确诊 21 例,确诊率为 52.50% 。对照组通过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 40 例患者确诊 16 例,确诊率为 40.00% 。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试验组通过 128 排螺旋 CT 灌注成像检查,查出 34 例患者肝内病灶数 73 个和 21 例患者肝外病灶数 128 个。对照组通过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查出 29 例患者肝内病灶数 55 个和 18 例患者肝外病灶数 47 个。试验组肝内病灶阳性比为 84.9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1.82% ,试验组肝外病灶的阳性比为 53.1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61.7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试验组患者病灶小于 2cm 的确诊率为 85% ,对照组为 75% ,试验组 2 ~ 4cm 的确诊率为 93.62% ,对照组为 87.18% ,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5) 。结论 : 应用 128 排螺旋 CT 灌注成像用于早期肝癌的诊断敏感度及准确性均较 MR 准确扫描高。

  • 标签: 128 排螺旋 CT 灌注成像 磁共振增强扫描 早期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腕关节损伤联合多层螺旋CT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108例腕关节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均行MSCT、MRI及二者联合诊断,比较三种诊断技术的确诊率及各类损伤诊断情况。结果联合诊断的确诊率96.30%均比MSCT确诊率66.67%、MRI确诊率72.22%高(P<0.05);以手术病理为标准,联合诊断的各类腕关节损伤检出率均比MSCT、MRI的检出率高(P<0.05);MSCT的关节脱位、骨折、移位碎骨片检出率均比MRI检出率高(P<0.05)。结论联合应用多层螺旋CT磁共振成像诊断腕关节损伤,可提高临床确诊率,并明确腕关节具体损伤情况,有助于临床诊治。

  • 标签: 腕关节损伤 多层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螺旋CT磁共振成像(MRI)在小肝癌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6年月6月期间收治入院小肝癌患者80例,分别进行64层螺旋CT、MRI平扫以及增强扫描检查,行CT检查者40例设为CT组,行磁共振检查者40例设为MRI组,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病灶检出率。结果两组病灶检出率比较,CT组平扫病灶检出率(76.7%)显著高于MRI组(65.5%),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MRI组和CT组增强扫描病灶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螺旋CT作为小肝癌检查的首选方法,可联合磁共振成像定性诊断,明确小肝癌诊断结果。

  • 标签: 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小肝癌 病灶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MSC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缺血性脑卒中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间接收的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例,利用MSCT、MRA检查方法为这些患者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结果相比较,综合对比MSCT、MRA以及MSCT联合MRA的准确度、灵敏度以及特异度。结果:MRA、联合检查方案在准确度、灵敏度方面的表现均好于MSCT(<0.05),但是二者与MSCT在特异度对比方面的表现无意义(P>0.05)。联合检查方案在灵敏度方面的表现好于MRA(P<0.05),其他指标对比结果无意义(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断过程中,联合应用MSCT、MRA的准确度高于单一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多层螺旋CT 磁共振血管成像 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磁共振成像在胃癌患者影像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进行研究,时间(2023.2~2024.2),研究对象人数:88例,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两个小组,GC患者为观察组(n=40),胃良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n=48),两组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磁共振成像并得出诊断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肿瘤出现位置,结合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贲门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窦发病率高于对照组,胃底、胃体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显示,多层螺旋CT诊断GC的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90%;磁共振成像诊断GC的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92.5%。结论:在胃癌患者影像诊断中,多层螺旋CT磁共振成像均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而且GC高发于胃窦。

  • 标签: 多层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胃癌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实验对象88例为疑似肺癌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多层螺旋CT检查,并和支气管镜活检、肺穿刺病理检查对比,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4月-2023年3月。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与病理检查对肺癌诊断准确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早期肺癌的临床诊断,多层螺旋CT应用优势显著,推荐应用。

  • 标签: 早期肺癌 多层螺旋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早期肺癌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观察对象为我院收治48例早期肺癌患者,纳入时间为2022年3月~2023年3月,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24例。常规组应用病理诊断的方式;研究组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研究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5.83%,常规组的诊断符合率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诊断早期肺癌患者时,应用左多层螺旋CT诊断的方式,具备极佳的诊断,可以有效诊断早期肺癌,值得推广。

  • 标签: 诊断价值 多层螺旋CT 早期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早期肺癌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技术进行诊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5月到2022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早期肺癌患者进行研究,全部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早期肺癌,通过与多层螺旋CT技术的检查结果对比,确认对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多层螺旋CT技术对周围型肺癌的检出率较病理检查结果差异较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技术对中央型肺癌的检出率较病理检查更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期肺癌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技术进行诊断,有着较高的价值,尤其是能够有效识别周围型肺癌,但是对中央型肺癌的准确率较低,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诊断方法。

  • 标签: 早期肺癌 多层螺旋CT技术 诊断价值 周围型肺癌 中央型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螺旋 CT磁共振成像在小细胞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5月本院接收的 74例小细胞肝癌患者收入本实验中,基于双模拟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37例)行螺旋 CT检查,观察组( 37例)行磁共振成像检查,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肝外病灶检出数、肝内病灶检出数方面,观察组均比对照组多,差异明显( t=8.884、 8.923; P均为 0.000);在阳性诊断率方面,观察组( 94.59%)比对照组( 78.38%)高,差异显著( x2=4.163; P=0.041);在平扫病灶检出率方面,观察组( 69.23%)比对照组( 53.91%)高,差异明显( x2=6.079; P=0.014);在增强扫描病灶检出率方面,观察组( 96.92%)与对照组( 95.65%)差异较小( x2=0.279; P=0.598)。结论 磁共振成像在小细胞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螺旋 CT优,其可以将早期病灶状况清楚反映出来,从而更好的判断疾病,但是依旧存在一定不足,所以临床诊断过程中,应根据患病实际状况对诊断方法选择。

  • 标签: 小细胞肝癌 磁共振成像 螺旋 CT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声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MR)胰胆管成像在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余姚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就诊的疑似胆管结石患者140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超声多层螺旋CT、MR胰胆管成像检查,以手术诊断结果为参照,比较超声多层螺旋CT、MR胰胆管成像对胆管结石的诊断结果,分析诊断结果间的一致性。结果140例疑似胆管结石患者中,100例患者经手术证实为胆管结石。以手术诊断结果为参照,MR胰胆管成像对胆管结石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7.00%(97/100)、95.00%(38/40)、96.43%(135/140),均高于超声检查的87.00%(87/100)、80.00%(32/40)、85.00%(119/140)及多层螺旋CT检查的89.00%(89/100)、77.50%(31/40)、85.71%(120/140)(χ2=6.794、4.114、10.854,4.916、5.165、9.882,均P<0.05)。经一致性分析,MR胰胆管成像与手术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而超声多层螺旋CT与手术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中等。结论在胆管结石诊断时,MR胰胆管成像的诊断准确性优于超声多层螺旋CT,其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可减少胆管结石的漏诊、误诊。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诊断 超声检查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影像学 胰胆管成像 灵敏度 特异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上采用螺旋CT磁共振成像对诊断小肝癌价值与意义。方法: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小肝癌患者,共计500例,利用电脑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250例,观察组250例。对照组采用螺旋CT进行诊断,观察组采取磁共振成像进行诊断,分别观察研究两组患者肝内、肝外病灶阳性诊断率。结果:观察组阳性诊断率97.2%,对照组阳性诊断率78.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用磁共振成像诊断对小肝癌诊断率明显高于螺旋CT,但仍存在不足,可将两种方式综合,结合临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 标签: 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小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与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诊断脊柱损伤法医临床鉴定中的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的脊柱损伤案例80例,记录患者的MSCT、MRI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及联合诊断结果,对比分析联合诊断在脊柱损伤法医临床鉴定中的价值。结果:MSCT联合MRI对骨折类型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MSCT和MRI,对韧带损伤、骨髓损伤、软组织损伤、神经损伤亦具有明显高的准确率。结论:MSCT与MRI联合可以快速、准确的诊断患者的脊柱损伤的类型及损伤情况,保证脊柱损伤鉴定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提高司法鉴定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层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联合诊断 脊柱损伤 法医临床鉴定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0例肝癌肿瘤患者的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行全肝平扫加增强扫描并行CT三维重建。结果90例原发性肝癌共发现114个病灶。平扫呈低密度或等密度;增强扫描的肝动脉期82例强化,8例无明显强化。门脉期65呈低密度或稍低密度,病灶密度呈“速升速降”的变化特点。结论螺旋CT检查可充分反映肝癌的特征,为明确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多层螺旋CT(MSCT) 肝癌 诊断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223-0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腕关节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42例腕关节损伤患者,根据CR结果将患者分为骨折患者(22例,实验组)以及无骨折患者(20例,对照组),根据多层螺旋CT(MS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患者的骨折、关节脱位、隐匿性骨折、软骨损伤等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MSCT在发现患者骨折、关节脱位、移位碎骨折片方面效果更佳,而MRI在发现患者隐匿性骨折、软骨损伤以及骨挫伤方面效果更佳。结论对诊断腕关节损伤患者来说,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的成效更好,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诊断结果的准确率。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多层螺旋CT 核磁共振成像 腕关节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诊断肝小静脉闭塞症的过程中采用多层螺旋CT及核磁共振成像的价值。方法:本次纳入的分析对象均选取于我院收治的肝小静脉闭塞患者,共计55例,研究开始于2020年2月,结束于2021年2月,所有的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纳入CT组数据)、核磁共振检查(结果纳入联合组数据)及病理检查,其中将实验室病理检查作为诊断结果的金标准,将以上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统计并进行比较。结果:92.73%(51/55)、78.18%(43/55),前者是联合组检查肝小静脉闭塞的准确性,后者为CT组检查的准确性,相比后者存在明显不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接受影像学检查后发现,肝脏体积增大、肝腹水的情况在所有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同时比较患者肝脏门静脉周围情况时发现,无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肝小静脉闭塞症的过程中采用多层螺旋CT及核磁共振成像,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对肝小静脉闭塞症的相关症状进行清晰的显示,为临床诊断提供指导,效果显著。

  • 标签: 肝小静脉闭塞症 多层螺旋CT 核磁共振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胰腺囊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6~2021.12月于我院收治的70例疑似胰腺囊性病变患者,均接受核磁共振多层螺旋CT及病理检查,将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比较核磁共振多层螺旋CT对胰腺囊性病变的检出率;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时间。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70例患者中61例患者确诊为胰腺囊性病变,包括胰腺假性囊肿18例,黏液性囊性肿瘤9例,胰腺真性囊肿10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9例,浆液性囊性肿瘤8例,实性假乳头肿瘤7例。核磁共振的总检出率显著高于多层螺旋CT(P<0.05),核磁共振的检查时间长于多层螺旋CT(P<0.05)。结论:对胰腺囊性病变采用核磁共振检查,虽然检查用时较长,但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胰腺囊性病变 核磁共振 多层螺旋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和核磁共振(MRI)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抽选院内疑似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0例,2019年6月-2020年10月,所有患者均接受病理、多层螺旋CT和核磁共振检查,对诊断价值分析与对比。结果:150例患者手术病理确诊132例;MSCT诊断准确率84.00%(126/150),特异度40.00%(6/15),灵敏度88.89%(120/135);MRI诊断准确率79.33%(119/150),特异度26.67%(4/15),灵敏度85.19%(115/135);MSCT+MRI诊断准确率88.67%(133/150),特异度53.33%(8/15),灵敏度92.59%(125/135);MSCT+MRI诊断价值,优于单一检测价值(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诊断中,MSCT、MRI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两者联合诊断价值优于单一检测,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诊断方式。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多层螺旋CT 核磁共振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诊断子宫内膜癌并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MSCT扫描与MRI扫描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对上述联合检查结果、单一检查结果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比MSCT检查与联合检查有效率可知,MSCT联合MR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MSCT检查,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MRI检查与联合检查有效率可知,MSCT联合MR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MRI单一检查,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治疗中,将MSCT检查与MRI检查联合起来对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将两种方式取长补短,从而使诊疗效果更加准确,对患者的临床分期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多层螺旋CT 核磁共振 子宫内膜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核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多层螺旋CT诊断腰椎骨折的价值。方法:抽取2022年06月-2024年06月本院收治的疑似腰椎骨折患者82例,对全部受检者开展CT、MRI影像诊断,分析诊断效能。结果:MRI+CT诊断灵敏度98.07%(76/77)、准确性92.68%(76/82)高于MRI诊断灵敏度77.01%(67/87)、准确性87.08%(67/82)对比,P<0.05。结论:运用MRI+CT诊断方式对腰椎骨折诊断的效能比MRI诊断高,更值得运用。

  • 标签: 腰椎骨折 CT MRI 影像诊断 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技术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20年6月间收治的29例疑似肺癌患者,所有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检测,并以手术病理检测结果为金标准,总结多层螺旋CT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多层螺旋CT技术检测结果结果显示,共发现早期肺癌患者12例,中晚期肺癌患者7例,良性病变患者10例,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相比,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在多层螺旋CT所发现的12例早期肺癌患者中,发现中央型小细胞肺癌8例,中央型鳞癌4例,从影像学特征来看,中央型小细胞肺癌临床表现为坏死3例、病灶密度均匀2例、钙化2例;增强扫描结果发现平均增幅强度达到(17.35±0.85)HU,与中晚期肺癌患者相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中央型鳞癌检查,多层螺旋CT结果均发现肺门的不规则肿块或结节,包括病灶密度均匀1例、坏死1例、钙化2例,与中晚期肺癌患者相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早期肺癌诊断中使用多层螺旋CT技术具有可行性,该检测技术的检出率与手术病理数据差异不显著,且能够清晰显示病灶状态等,为指导临床干预提供必要支持,是一种科学检测手段。

  • 标签: 多层螺旋CT 早期肺癌 临床诊断 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