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近年来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内镜下切除术日渐成熟,但存在较高风险,术后有肿瘤残留,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或复发率较高,是否追加外科手术仍存在争议。现报道1例行改良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内镜下切除术患者,术前通过超声胃镜评估有无胆胰管内生性生长,术中于胆胰管内放置鼻胆引流管改造的长支架预防术后并发症,术后根据病理结果组织多学科讨论,旨在为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所收治的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当中选取4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91.6%)明显高于对照组(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374,P<0.05)。结论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癌,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内镜治疗早期十二指肠乳头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年1月—2021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内镜下治疗的23例早期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患者基线信息、内镜治疗方式、病理结果和并发症的发生与转归等资料。结果23例患者顺利完成内镜下治疗,内镜下评估病灶长径(1.90±0.83)cm,其中20例行内镜黏膜切除术,3例行内镜分片黏膜切除术。术后发生迟发出血5例(21.7%),高淀粉酶血症3例(13.0%),轻度急性胰腺炎6例(26.1%),胰管支架移位1例(4.3%),经内科治疗或内镜治疗后好转;围手术期未出现穿孔并发症。术后病理显示,病灶整块切除率82.6%(19/23),完全切除率78.3%(18/23)。术前内镜超声提示局限于黏膜层的19例病灶,术后病理均提示局限于黏膜层;疑似累及黏膜下层或胰胆管末端的4例病灶,其中2例证实局限于黏膜层,另2例侵及黏膜下层,遂追加外科手术。共18例患者接受了后续随访,其中14例术后病理达到完全切除,有2例(14.3%,2/14)分别在术后12个月、51个月时发现肿瘤复发,分别接受了外科手术和内镜下治疗后未再复发;另4例术后病理未达到完全切除的随访患者中,1例内镜随访未见肿瘤复发,另外3例均追加外科手术治疗,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内镜治疗壶腹部早期十二指肠乳头癌是安全有效的,但需要注意加强术前评估,警惕围手术期并发症,注意术后定期内镜随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型十二指肠乳头癌的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诊治的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型十二指肠癌患者进行分析,32例患者均在MR的基础上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薄层扫描;结果:在32例患者中,26例患者在MRI上发现小结节长入十二指肠腔,MRCP显示胆总管轻度扩张8例,胆总管中度至重度扩张24例,胰管不同程度扩张16例,形成双导管征;在20例患者中,胰管的发育与胆总管下端紧密相连,并与扩张的壶腹汇合,重点是在连接处形成“苹果样标志”;结论:肠型十二指肠癌的常规MRI和MRCP图像是特征性、敏感性和有效的成像方法。
简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具有维持人体正常的消化道通路、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但由于存在技术要求高、精细程度大、并发症处理困难、长期疗效有待循证医学的验证等问题,该手术未能普及。2000年1月至2012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实施了4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患者术前均经ERCP检查确诊患有十二指肠乳头肿瘤,肿瘤直径〈1cm,行十二指肠乳头活组织检查,3例为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1例为腺癌,术前行CT、MRI检查均未见肿大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故选择行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1例为十二指肠乳头腺瘤,3例为十二指肠乳头腺癌,切缘均为阴性,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无转移。术后除1例发生少量胰液漏外,其余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24个月,4例患者均无肿瘤复发。严格掌握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与手术操作规范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