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俄裔哲学家科耶夫与画家康定斯基叔侄二人在十月革命爆发后先后离开苏维埃俄国,流亡德国与法国。他们在1929—1944年间的通信反映出二人在这段时间里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经历以及他们对俄国革命的看法。他们就艺术问题展开的讨论影响到各自正在进行的理论探索。康定斯基受到科耶夫的影响,用“具体绘画”取代“抽象绘画”这一名称来指称自己的创作。在科耶夫对艺术本质与贵族风尚的思考中,他先是认为艺术所带来的审美快乐是抽象的,不是人所特有的,后来又认为艺术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否定性,成为使人区别于动物的形式价值。应该说,康定斯基作为艺术家的经历及他的创作本身都为科耶夫提供了重要的反思资源。
简介:每当艺术领域产生新的学派并在风格上发生巨大转变时,总是对之前的音乐风格产生质疑,或索性全盘否定。然而在20世纪下半叶却有一个例外,几乎所有的先锋派作曲家对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都给出了极高的评价,特别是他晚期的作品。斯特拉文斯基仿佛是同时代作曲家中的“白乌鸦”,他的风格处于戏剧音乐与自由音乐创作时代的夹层,虽然时常被“古老”的外表所掩盖,但却完全属于“新”音乐。像斯特拉文斯基这样的风格演变自然也存在于任何一位艺术家的创作生涯中,尤其是比较长寿的艺术家。这种演变的过程是循序渐进并合情合理的,甚至是延续了戏剧与音乐情感内容的发展规律,在符合逻辑发展的前提下,伴随着的一系列新技术产生的。
简介:柴可夫斯基根据普希金同名诗体小说改编创作了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在其中融入了自身独特的创作技巧,不仅成功且准确地把握了每一个歌剧人物,更在作品当中彰显了自身比较强烈的创作激情,向世人展现了人性当中比较优美的内涵。在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当中,无论塔姬雅娜、奥涅金或者连斯基,均并非伟大且崇高的人物形象,但是能够通过其对于庸俗生活的反抗感动世人。各个主要人物形象在歌剧中均能够表现丰富的内涵,具有精美的结构。本文主要对连斯基《青春啊,你在哪里?》进行探析,在对连斯基人物性格以及《青春啊,你在哪里?》情境作出了解后,主要从音乐结构、演唱特点、演唱重难点几个角度对《青春啊,你在哪里?》的音乐演绎进行了分析,并且谈到了几点演唱技巧。
简介:鸟、蝴蝶、飞行器以及由空酒瓶创作而成的险峻中略带几分邪气的抽象带状作品——这些由鲍尔·维林斯基创作的作品都具有远离无序的机械化的程序。尽管他的绝大多数雕塑是用捡来的材料制作而成的。2014年,他突然转变了创作风格和思路,在纽约画廊繁殖活蝴蝶。这个精致的、构思缜密的、诗一样的装置至此成为了一件艺术服务于科学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