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斜仰卧联合截石位在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总结采用改良斜仰卧联合截石位进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病人 120例,分析该改良体位的安置方法及对手术的影响,观察病人体位的舒适,有无神经损伤、压伤及肌肉扭伤等情况。结果 本组 120例手术顺利完成,术中无需变换体位,病人及术者体位舒适,无神经损伤、压伤及肌肉扭伤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改良经皮肾镜手术体位在经皮肾镜手术中能方便术者操作,利于击碎的结石冲出,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利于麻醉医生术中的管理,节省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肾输尿管结石患者采取改良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本次研究共选取我院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间收治的肾输尿管结石患者 64 例,并将其进行分组对比,分组方式采取抽签法,将实施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的 32 例患者设为参照组,再将实施改良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手术进行治疗的 32 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差异显著( p<0.05 );术后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肾输尿管结石患者采取改良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斜卧-截石位与截石-俯卧位微创经皮肾处理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微创经皮肾镜处理的肾、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斜卧-截石位58例和截石-俯卧位4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斜卧-截石组以斜卧-截石进行取石;截石-俯卧位组以截石-俯卧位进行取石,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斜卧-截石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截石-俯卧位组、一期结石清除率高于截石-俯卧位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截石-俯卧位组、住院时间短于截石-俯卧位组(P<0.05)。结论斜卧-截石位在微创经皮肾镜处理肾、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明显优于截石-俯卧位,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传统体位与斜仰卧截石位在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双镜联合取石术的应用效果,探讨斜仰卧截石位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行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双镜联合取石术的复杂性结石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于麻醉后先取截石位,置入输尿管支架管后改俯卧位完成手术;观察组麻醉后摆放斜仰卧截石位完成手术,手术过程中无需更换体位。比较2组体位摆放时间、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输血、出血、术后体位舒适度及并发症。结果在体位摆放时和手术结束时,对照组患者血压分别为(109 ± 31)、(106 ± 23)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分别为(93 ± 10)、(95 ± 15)次/min;观察组患者的血压为(130 ± 19)、(125 ± 17) mmHg,心率为(86 ± 12)、(85 ± 9)次/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86~4.26,P<0.01)。观察组的体位摆放时间(12.4 ± 3.0) min,对照组(21.2 ± 6.9)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7.550,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不适感3例,对照组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450,P<0.05)。结论双镜联合取石术中应用斜仰卧截石位手术体位安全可行,可减轻患者不适及并发症,有效提高手术效率和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传统体位与斜仰卧截石位在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双镜联合取石术的应用效果,探讨斜仰卧截石位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行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双镜联合取石术的复杂性结石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于麻醉后先取截石位,置入输尿管支架管后改俯卧位完成手术;观察组麻醉后摆放斜仰卧截石位完成手术,手术过程中无需更换体位。比较2组体位摆放时间、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输血、出血、术后体位舒适度及并发症。结果在体位摆放时和手术结束时,对照组患者血压分别为(109 ± 31)、(106 ± 23)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分别为(93 ± 10)、(95 ± 15)次/min;观察组患者的血压为(130 ± 19)、(125 ± 17) mmHg,心率为(86 ± 12)、(85 ± 9)次/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86~4.26,P<0.01)。观察组的体位摆放时间(12.4 ± 3.0) min,对照组(21.2 ± 6.9)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7.550,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不适感3例,对照组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450,P<0.05)。结论双镜联合取石术中应用斜仰卧截石位手术体位安全可行,可减轻患者不适及并发症,有效提高手术效率和质量。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斜仰卧位手术体位架在经皮肾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nephrolithotomy,PCNL)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3月-2016年12月在斜仰卧位PCNL术中应用自制手术体位架治疗上尿路结石94例,观察摆放体位前后BP、SpO2、气道压变化。结果94例均为手术成功,手术时间30-85min,(51.5±27.3)min。在摆体位前后BP、SpO2、全麻下气道压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自制的手术体位架可以满足斜仰卧位PCNL体位的要求,体位状态牢靠且标准化,这种体位下行PCNL生命体征更稳定,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45°斜仰卧位与俯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接受PCNL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术中采用45°斜仰卧位,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俯卧位。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心率、血流动力学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肾造瘘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以及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后30 min(T2)、手术结束时(T3)及术后30 min(T4)心率、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肾造瘘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性肾结石患者PCNL术中采用45°斜仰卧位体位较俯卧位安全性更高,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康复进程。
简介:目的探讨斜仰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高龄高危肾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1年10月,采用斜仰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32例高龄高危肾结石患者资料。术前积极处理合并症,将手术风险降低至最低限度后行斜仰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结果本组32例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12-75min,平均45min。住院时间平均8.6d,一期手术结石取尽26例,3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3例行二期手术取石,结石总取净率87.5%。术中、术后无大出血、周围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中未见肾盂输尿管穿孔,仅1例需术后输血,5例患者术后发热。结论斜仰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等高优点,尤其适用于高龄、高危肾结石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