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角化性皮肤是以角化过度为特征的一组疾病.目前治疗常服用维甲酸类药物,外用角质松解剂和皮质类固醇软膏,但疗效并不满意.我科在多年临床研究的基础上研制的纯中药制剂二大归芷膏治疗角化性皮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掌跖角化型皮肤病/中医药疗法 @二大归芷膏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7岁.因弥漫性坚硬角化斑块6年余,于2004年6月8日就诊.患者出生1个月后掌出现皮肤干燥,散在硬化斑块.不久皮疹逐渐加重,硬化斑块扩大、融合,至6个月大时皮疹弥漫整个,部分近端指间关节伸侧出现钱币状硬实斑块.

  • 标签: 弥漫性掌跖角化症 治疗 指节垫 斑块 皮疹 患者
  • 简介:脓疱是发生于部的一种慢性、复发性脓疱性皮肤,笔者自2005年8月-2007年8月用中药治疗此,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掌跖脓疱病 中药 疗效
  • 简介:摘要: 脓疱,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因病机复杂,易诊难治。主要临床表现是手足掌部位对称性红斑、针尖大小无菌性脓疱。文中概述了古今中医医家对本的病因病机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中医各家的临床经验及心得,总结认为风、湿、热、毒是本发病的病理基础,内有不足,复感外邪责至于脾,酿生湿热,或气机郁滞,湿热蕴积,成毒成脓,是主要的病理变化。湿邪贯穿于本的始终,与肝脾关系密切。

  • 标签: 掌跖脓疱病 瘑疮 病因病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天性角化症(PPK)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金属植入物(MI)对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皮肤科就诊的后天性PPK,以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PPK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参考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法,采用金属成分斑贴试验(MPT)检测两组金属过敏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13、IL-17A、IL-8水平。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PPK患者组81例,男42例,女39例,平均年龄48岁(范围21 ~ 65岁),37例(45.7%)有MI,其中牙科植入物34例,骨科植入物2例,心内科植入物1例。对照组纳入36例健康体检者,两组年龄及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MI组(37例)PPK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0.40(0.27,0.75)分]与无MI组(44例)[0.38(0.19,0.7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 1.21,P = 0.225)。PPK患者组46例、对照组30例行MPT检查,患者组金属阳性比例(14/46)高于对照组(2/30,χ2 = 6.17,P = 0.013);46例行MPT检查患者中,有MI患者金属阳性比例(10/25)高于无MI患者(4/21,校正后P < 0.017)。患者组及对照组均有36例行血浆细胞因子检测,患者组血浆TNF-α[66.2(58.7,69.3) pg/ml]、IFN-γ水平[645.0(571.5,681.1)]均低于对照组[71.5(64.5,73.9)、716.5(620.4,785.0) pg/ml,P < 0.05],两组间血浆IL-4、IL-13、IL-17A、IL-8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后天性PPK患者特别是有MI的患者MPT阳性更多见,金属与后天性PPK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血浆TNF-α和IFN-γ水平改变可能与部分后天性PPK有关。

  • 标签: 皮肤角化病,掌跖 细胞因子类 肿瘤坏死因子α 干扰素γ 金属植入物 金属成分斑贴试验
  • 简介:目的观察口服小剂量阿维A联合外用温通经络、除湿润肤中药浸泡治疗角化性湿疹的疗效。方法将门诊87例角化性湿疹病人随机分为阿维A组(A组)30例,中药组(B组)26例,联合治疗组(C组)31例,分别于治疗后2周、4周后进行症状评分和观察疗效。结果C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和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疗效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阿维A联合外用温通经络、除湿润肤中药浸泡是治疗角化性湿疹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阿维A 中药 联合治疗 掌跖角化性湿疹
  • 简介:表皮松解性角化症(EPPK)是一种通常由位于17q12染色体上KRT9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本文综述了目前为止,EPPK家系中KRT9突变的类型及特点。通常认为KRT9基因突变热区位于螺旋结构的杆状功能域1A区和2B区。随着EPPK家系病例的不断积累,在K9的头部也已检出突变位点,不再局限于螺旋结构杆状结构域。

  • 标签: 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 角蛋白 KRT9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GJB2、GJB6、GJB3基因与遗传性耳聋及角化有关,以GJB2、GJB6、GJB3基因为候选基因,研究1例伴有角化的综合征型耳聋先证者的分子病因,探讨其表型及遗传特征。方法采集先证者及其父母外周血并提取DNA,对GJB2、GJB6、GJB3基因编码区进行PCR扩增,以直接测序的方法进行突变分析。结果先证者及其父母GJB3、GJB6基因测序未发现突变。先证者携带GJB2基因R75W单等位基因突变,其父母未携带此突变,在证实先证者与其父亲的亲子关系后明确先证者携带的R75W为新生突变。301名中国正常对照中未发现GJB2基因R75W突变。结论在中国首次发现了GJB2基因新生突变R75W,此突变可能以显性方式遗传,导致耳聋-皮肤角化综合征。在不同种族R75W导致的耳聋多为双侧重度到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而皮肤表型的严重程度有所不同。

  • 标签: 综合征型耳聋 掌跖角化病 GJB2基因 GJB6基因 GJB3基因
  • 简介:摘要45岁女性患者,双手红斑上反复发生脓疱,伴不同程度瘙痒10年,我科行外搽阿维A酸软膏于患处,内服复方甘草酸苷片。瘙痒明显缓解,6周病情基本被控制,此时逐渐停用阿维A酸软膏,再继续用药4周,患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

  • 标签: 掌跖脓疱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氟米松软膏与复方乳酸乳膏联合治疗角化性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我院皮肤科确诊为角化性湿疹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观察组40例则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与复方乳酸乳膏治疗,2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皮损面积、皮肤瘙痒、皲裂、肥厚等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35/40),高于对照组的65.00%(26/40),差异显著(P<0.05)。结论复方氟米松软膏与复方乳酸乳膏联合治疗角化性湿疹效果显著,可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掌跖角化性湿疹 复方乳酸乳膏 复方氟米松软膏 症状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脓疱(palmoplantarpustulosis,PPP)伴前胸壁综合征临床特征及CT表现,提高影像科医生对本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PPP伴前胸壁综合征相关病例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复习。结果患者双手、双足脓疱伴瘙痒10余年反复迁延不愈,后出现双侧胸锁关节疼痛,胸部CT示双侧第一肋胸关节处见骨质破坏,证实为PPP伴前胸壁综合征。结论PPP伴前胸壁综合征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能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

  • 标签: 掌跖脓疱病 前胸壁综合征 影像学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脓疱病患者中应用口服药物联合局部封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笔者医院进脓疱治疗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实验的方法。实验组30例患者应用口服药物联合局部封包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应用口服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两组比较,(P<0.05)。结论口服药物联合局部封包治疗脓疱的效果显著,并且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治疗手段。

  • 标签: 掌跖脓疱病 口服药物 局部封包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男,18岁。双侧部位皮肤增厚伴红斑、瘙痒17年,缓慢加重12年余。皮损表现为双侧手掌及足底可见广泛、对称性黄色角化性斑块,其间见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红斑,上覆白色鳞屑;双手掌侧及双足皮肤对称性粗糙、增厚,基底红色,上覆较多白色鳞屑,境界清楚;双足第4、5趾缝间皮肤浸渍发白,伴异味;双足趾甲变形、增厚呈暗黄色,无多汗。皮损组织病理示:皮肤角化亢进,角质层增厚,颗粒层及棘层均增厚,真皮上部血管周围可见少数淋巴细胞。基因检测示:患者为SLURP-1基因c.256G>A(p.G86R)和c.212G>A(p.R71H)复合杂合变异。诊断:Meleda角化

  • 标签: Meleda角化病 SLURP-1基因 掌跖角化症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主因面部、胸前皮疹4年,加重1月,于2008年10月到我科就诊。4年前患者面部和胸前出现片状淡红色丘疹,伴有轻度瘙痒,曾于外院按"脂溢性皮炎"诊治,无好转,皮疹夏

  • 标签: 毛囊角化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