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严重关节炎的外科临床治疗方法。方法以"关节" "关节炎" "关节成形术"以及"metacarpophalangeal joint" "arthritis" "arthroplasty"等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2019年12月之前发表的有关严重关节炎外科治疗的相关文献共1 322篇,剔除与内容不符、无法获得全文、重复性研究的文献,对最终纳入37篇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关节融合术、关节置换术、自体关节移植和自体软骨移植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严重关节炎的外科学方法,不同的手术方法具有不同的适应证。关节融合术可以增强关节的稳定性,但丧失了关节活动度,可用于严重拇指关节炎的治疗。关节置换术:(1)Swanson假体内在的稳定性较强,对于手指疼痛和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效果较好,但该假体质软、抗磨损性能较差,术后存在假体断裂和关节活动度下降风险,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2)热解碳假体对于关节周围骨质及软组织的稳定性要求较高,但该假体对于关节的活动度及外观改善效果较好,可用于严重骨性、创伤性关节炎的治疗;(3)自带锁定关节假体具有良好的假体稳固性,并与人体关节具有良好解剖相似性,但目前该假体仅用于骨性、创伤性关节炎的治疗。自体关节移植可以使关节获得良好的稳定性和活动度,避免关节置换的并发症,但该技术对于显微外科技术的要求较高。自体软骨移植通过重建关节软骨面,恢复僵直关节的活动度;但该术式仅适合于非骨性关节炎的年轻患者,并且存在着移植物坏死的风险。3D打印技术的应用,可以为缺乏合适假体而最终致残的严重关节炎患者个性化制定假体,高度还原骨骼解剖结构,实现与患者最佳匹配;但目前3D打印技术仍存在技术不成熟、打印成本较高以及假体制作过程复杂等问题。结论对于严重关节炎患者,需根据患肢部位、病因及病情选择不同的外科治疗方法。对目前现有手术方式、关节假体的改进以及3D打印技术的应用是未来严重关节炎外科治疗的发展方向。

  • 标签: 掌指关节 关节炎 外科治疗 关节融合术 关节成形术,置换,指 骨移植 人工关节
  • 简介:摘要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对6例经关节旋转撕脱离断指进行再植,采用短缩指骨加板代替关节软骨重建关节功能,肌腱转位重建屈指和伸指功能。术后5例成活,随访9~18个月,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关节平均78°,近侧指骨间关节平均86°,远侧指骨间关节平均32°,疗效满意。

  • 标签: 撕脱伤 掌指关节 断指再植 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型钢板关节融合术治疗拇指腕关节炎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们采用微型钢板融合术治疗的18例拇指腕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影像学评估指标包括:骨愈合情况,舟、大、小多角骨(scaphoid-trapezium-trapezoid,STT)周围关节炎。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包括:握力、指尖侧方捏力、拇指侧外展活动度、拇指桡侧外展活动度、拇指对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臂肩手功能障碍评估表(the disabilities of the arm, shoulder and hand,DASH)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3~14年,平均8.5年。18例患者均达到骨愈合。术前指尖侧方捏力、握力分别为(4.2±0.3)、(30.8±0.5) kg;术后指尖侧方捏力、握力分别提高到(7.6±0.3)、(39.1±0.6) kg(P<0.05);术后拇指对功能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DASH和VAS评分较术前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例出现桡神经浅支损伤症状,3例影像学表现STT关节炎,14例拇指手掌不能平放。结论对于大多数拇指腕关节炎患者,关节融合术可以提供拇指良好的稳定性,从而减轻疼痛,改善功能。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可很大程度减少STT周围关节炎的发生。

  • 标签: 关节炎 腕掌关节 关节融合术 长期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应用自制带袢钛板治疗第一腕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第一腕关节关节炎提供一种手术治疗方式。方法自2012年6月至2019年12月我们采用自制带袢钛板弹性固定联合大多角骨切除及周围关节囊韧带填塞修复的方法治疗第一腕关节关节炎患者8例,术后采用手部功能评价指标,第一腕关节直观模拟疼痛标尺法及第一腕关节有效活动度评分进行评价。术后12个月随访X线前后位片第一骨基底,舟骨远关节面间距,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本组8例患者中6例获得随访,平均15个月。患者术后疼痛较术前显著改善;术后握力(22.1±1.5)较术前(11.9±1.2)显著提高,P<0.05;术后捏力(3.4±0.2)较术前(1.9±0.1)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术后第一骨与舟骨之间间隙高度维持理想。结论对于第一腕关节关节炎患者,摘除大多角骨,周围关节囊韧带填塞修复后应用自制带袢钛板弹性固定第一、二骨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骨关节炎 治疗结果 第一腕掌关节 自制带袢钛板 弹性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关节周围骨折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1年7月来我院骨科就诊的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为调查目标,统计出5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钢丝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手部功能恢复优良率均显著比对照组高,其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切开复位 微型钢板内固定术 掌指关节周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Bennett骨折患者使用改良Iselin固定术时对其腕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自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2例Bennett骨折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1例。给予对照组切开复位固定治疗,给予实验组改良Iselin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使用改良Iselin固定术治疗Bennett骨折患者可以加快其腕关节功能的恢复速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改良Iselin固定术 Bennett骨折 腕掌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针双线半环扎术式治疗近指间关节Ⅱ型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我们采用双针双线半环扎术式治疗9例近指间关节Ⅱ型板损伤。术后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功能评定分析。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8个月,平均4.9个月,采用近指间关节骨折脱位Ishida-Ikuta评分系统评定功能:优6例,良3例。结论双针双线半环扎术式治疗急性近指间关节Ⅱ型板损伤,术后效果满意。

  • 标签: 掌板 治疗结果 近指间关节 双针双线半环扎术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板前移术治疗陈旧性近指间关节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们对8例陈旧性近指间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采用板前移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3~23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切口感染、克氏针松动。影像学检查发现7例近指间关节无半脱位,1例在术后3个月复查时近指间关节出现半脱位。末次随访时,患手平均握力为健侧的92%。手功能恢复按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评定标准评价:优5例,良3例。结论板前移克氏针内固定术可以重建陈旧性近指间关节骨折脱位的稳定性,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以较大程度恢复患指屈伸功能,是治疗陈旧性近指间关节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指间关节 骨折 脱位 陈旧性 掌板前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分为侧组(侧锁定钢板固定法)与闭合组(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法),每组41例,纳入时间为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对比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侧组腕关节活动度明显大于闭合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多角骨切除、桡侧腕屈肌腱悬吊联合挤压钉固定治疗第一腕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5月至2019年10月采用大多角骨切除、桡侧腕屈肌腱桡侧半悬吊联合挤压钉治疗原发性Eaton Ⅱ、Ⅲ、Ⅳ期第一腕关节骨性关节炎的11例患者的资料。比较手术前后从X线片测得的第一骨基底与舟骨远侧关节面间距、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第一腕关节有效活动度评分(Kapandji评分)、握力、捏力。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0±3.3)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Kapandji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握力较术前显著增加,捏力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第一骨基底与舟骨远侧关节面间距较术前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角骨切除、桡侧腕屈肌腱桡侧半悬吊联合挤压钉固定治疗Eaton Ⅱ、Ⅲ、Ⅳ期第一腕关节骨性关节炎,可以有效减轻第一腕关节疼痛,并改善拇指功能和力量,防止第一骨下沉,术后疗效显著。

  • 标签: 腕掌关节 骨关节炎 桡侧腕屈肌腱 悬吊术 挤压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关节水平分裂型复拇畸形的X线表现,探讨该类型复拇畸形的X线分型。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我科治疗264例关节水平分裂型复拇畸形,根据X线片所示桡、尺侧指的相对发育程度,可将复拇畸形分为四大类型。A型,桡、尺侧指发育基本一致;B型,桡侧指更加发育不良;C型,尺侧指更加发育不良;D型,桡、尺侧指远近端发育不平衡。综合发育程度和骨关节力线情况,可进一步分出亚型。B型病例可分为5个亚型。B1型,尺侧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力线异常;B2型,尺侧指关节力线异常;B3型,尺侧指力线无明显异常;B4型,尺侧指近节指骨畸形肥大,且力线异常;B5型,桡侧指为漂浮拇指。其余类型病例无亚型。结果以X线片上桡、尺侧指的相对发育程度和骨关节力线情况,本组分为A型41例,B型216例。其中B1型64例,B2型54例,B3型63例,B4型26例,B5型9例;C型1例,D型6例。结论该分型方法的依据明确,能较全面反映关节水平分裂型复拇畸形骨关节的病理解剖机制,为手术治疗提供指导。

  • 标签: 手畸形,先天性 掌指关节 复拇 X线片 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对关节创伤骨折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关节创伤骨折患者5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情况良好,创伤和骨折愈合情况较好,且术后没有出现感染、畸形等情况。结论:对关节创伤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缩短骨折部位外固定时间,值得在临床治疗上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 掌指关节创伤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对关节创伤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收治的120例关节创伤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钢丝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在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关节创伤骨折,效果明显,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 掌指关节创伤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择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基础治疗)、研究(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组,对比治疗结局。结果:研究组桡骨短缩值、桡骨倾角、桡骨尺偏角、关节面骨折块台阶值分别为(0.58±0.07)mm、(8.49±1.21)°、(20.38±8.45)°、(1.05±0.04),对照组指标分别为(1.08±0.29)mm、(4.73±0.51)°、(15.38±7.26)°、(3.58±1.07),研究组更优;研究组腕关节背伸活动度、屈曲活动度评分、旋前活动度评分、旋后活动度评分别为(53.28±10.49)、(46.88±9.17)、(85.71±12.26)、(80.25±12.37),对照组指标分别为(42.16±8.24)、(40.25±6.13)、(74.53±11.42)、(70.18±10.05),研究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临床价值高。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腕关节功能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7月-2020年6月期间,选取本院诊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45例,采用双盲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2例,采用常规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23例,采用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关节恢复的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腕关节功能评分变化情况,明确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30%VS77.27%),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效果 腕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本文在前人地层对比划分的基础上,对油藏构造的精细落实及含油层段的精细描述。主要工作方法是依据岩性、电性的组合特征,次一级的沉积旋回类型以及储层的含油性,对目的层段逐级细分的前提下,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标志层位控制,建立各井点及全区各级层组的等时关系,以实现研究区区内地层的统一划分与对比。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