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李楠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1-07-09
  • 出处:《护理前沿》2021年12期
  • 机构:北京市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1204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手术器械与植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方法:于2020年1月起对骨科手术室器械和植入加强管理,以2019年1-12月之间设为实施前,以2019年1-12月之间设为实施后,抽取两个时段各96例患者为对象。比较两个时段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个时段对比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数据后发现实施后更优,经统计数据差异有意义(P

  • 标签: 骨科手术器械与植入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两步法植入乳房重建的手术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乳腺中心完成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或保留皮肤的皮下腺体全切除、一期置入皮肤扩张器,接受放疗后完成永久假体置换的乳腺癌患者共32例,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置换手术与放疗的间隔时间、假体体积、扩张器内0.9%氯化钠溶液体积与假体体积差值、术后引流管保留时间、置换术后乳房外形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67.81±19.71) min;置换手术与放疗时间间隔平均为(9.88±2.00)个月;扩张器内0.9%氯化钠溶液体积平均为(225.47±56.83) mL,假体体积平均为(259.06±70.88) mL,假体体积与扩张器内0.9%氯化钠溶液体积差值平均为(33.59±14.88) mL;假体较扩张器增加的体积比例平均为(13.65±5.19)%;术后引流管保留时间平均为(9.03±1.40) d;置换术后乳房外形的满意度:优良23例(71.9%),一般8例(25.0%),差1例(3.1%);术后并发症:切口脂肪液化裂开1例(3.1%),血清肿2例(6.3%),未出现假体外露、取出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乳房切除术后植入乳房重建且需要放疗的乳腺癌患者,选择"针对扩张器放疗"的两步法,在放疗后6个月以上进行永久性假体置换手术的安全性好,同时通过松解包膜、重建乳房下皱襞以及必要的健侧乳房整形手术,可以达到更好的对称性和美学效果。

  • 标签: 乳腺肿瘤 外科手术 乳房重建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房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骨科植入清洗管理过程中应用根因分析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以来收录的1812包骨科植入(外来器械)作为研究样本,在2020年8月开始实施根因分析法,对比根因分析法实施前后骨科植入的返洗率。结果 在根因分析法实施后,骨科植入返洗率得到显著降低,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结论 骨科植入清洗管理中采用根因分析法,可以提高骨科植入清洗质量以及清洗合格率,避免骨科植入返洗的情况出现,从而取得最佳的清洗效果。

  • 标签: 根因分析法 骨科植入物 清洗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针对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实施清洗消毒灭菌管理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将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20年1月-2021年8月期间处理的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000件均按照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处理标准落实管理,研究组5000件均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改进管理。对比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结果:研究组清洗合格率高达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指南》调查三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管理现状,为进一步规范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0年6—7月采用自制问卷借助网络对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三级医院CSSD的外来器械及植入清洗消毒和灭菌现状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51份,有效138份,有效率为91.4%。结果138所医院中,21.0%(29/138)的医院对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未实施信息化追溯;38.4%(53/138)的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在送达CSSD前,院内无质量监管部门监管;15.2%(21/138)的医院首次使用的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能够提前48 h送达;56.5%(78/138)的医院在首次使用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前,未完成首次接收测试。20.3%(28/138)的医院的外来医疗器械与植入灭菌包存在超大、超重情况。建立健全的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管理制度与医院信息化追溯开展情况存在相关性(P<0.01)。院内有无质量监管部门监管与厂家能否提供器械说明书、首次使用前完成首次测试及科室能够配备外来医疗器械图谱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完善和细化外来医疗器械与植入管理,明确相关部门职责,落实其监管职能,并对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使用全程开展信息化追溯,严格执行准入制度,把控首次送消时间,落实首次灭菌测试,是保障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安全使用、提升CSSD质量管理、降低医院感染风险、确保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

  • 标签: 横断面研究 外来医疗器械 植入物 消毒供应中心 器械管理 清洗消毒灭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对骨科外来器械及植入规范化管理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消毒供应室接收的骨科80个外来器械及植入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消毒供应室接收的骨科80个外来器械及植入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接受规范化管理。结果:观察组的提前放行率、湿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消毒不合格率和损伤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通过规范化管理,可以减少骨科外来器械和植入的提前放行率、湿包率、消毒不合格率和损伤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骨科 外来器械 植入物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上采用不同植入内固治疗的疗效,以为四肢创伤骨折患者优质治疗提供支持。方法 纳入我院收治84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的为研究观察主体,采集时间2019年11月12日/2020年12月29日(开始/结束),依据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两组,对照Z组(红签:动力加压钢板固定)、带锁W组(蓝签:带锁髓内钉固定),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手术情况、2周后疼痛情况、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带锁W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2周后疼痛(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短于/低于对照Z组,治疗有效率上明显高于照Z组(t=24.837、7.062、10.617, =7.265 、5.486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患者中,不同植入内固定治疗方式不同,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效果更好,有效缓解患者治疗后疼痛,预防患者治疗后出现并发症,还能有效改善患者手术情况,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四肢创伤骨折 骨不连 疼痛评分 手术时间 植入物内固定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金属植入患者中实施金属伪影序列syngo WARP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在我院实施脊柱金属植入治疗的患者中进行目标选取,共选择26个病例进行研究,病例院内治疗时间需在2020.10.1-2021.03.31之间,本次分组方式利用随机分组方式分成2个小组,研析组通过去金属伪影序列syngo WARP扫描,一般组通过MR常规序列扫描,分析观察指标:颈椎、腰椎扫描时间、图像质量评分。结果:研析组颈椎、腰椎扫描时间与一般组比较更长(P<0.05),研析组与一般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更高(P<0.05)。结论:去金属伪影序列syngo WARP扫描时间会相对延长,但可以获得更高的图像质量,能够有效为临床医生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脊柱金属植入物 MR成像 金属植入物 扫描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植入内固定治疗对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以随机抽样法将80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分对照组以动力加压板内固定治疗和研究组以带锁髓内钉治疗,各40例,针对治疗效果和手术各指标对比。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更高,并高出对照组10.00%(P>0.05),并且研究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与引流量少,和对照组显著差异(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在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中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动力加压板内固定 四肢创伤骨折 骨不连 带锁髓内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植入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对比。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不同植入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84例,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动力加压钢板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带锁髓内钉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指标和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切口长度更小,手术时间更短,对比两组(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无效人数为11例,占26.19%;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无效人数为3例,占7.14%,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3.81%)而言,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86%)更高,对比两组(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时,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比动力加压钢板固定治疗效果更好,各项手术指标更优,值得采用和推广。

  • 标签: 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 带锁髓内钉固定 动力加压钢板固定 手术指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物质伪影降低(MMAR)技术对口腔金属植入患者颌面部CT图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用宽体探测器 CT行颌面部扫描且含有金属义齿植入的30例患者资料,患者病变部位均受到金属植入伪影影响,行能谱扫描后采用静脉期分别重建 120 kV-like、虚拟单能量成像(VMI)(70、90、110 keV)、VMI(70、90、110 keV)+MMAR(简称VMI+M)图像,共 7 个图像序列。测量同层面病变及头长肌CT值和噪声(SD),计算病变伪影指数(AI)。通过 Friedman检验及 Wilcoxon检验实现对图像质量的客观、主观评估。结果7组图像SD、AI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D:χ²=133.800,P<0.001;AI:χ²=92.147,P<0.001),VMI 110 keV+M图像SD[10(8, 12)]、AI[6(5, 9)]为7组内最低,其AI值与VMI 90 keV+M图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1)。VMI+M组SD、AI值低于对应单能量水平VMI组(均P<0.05)。7组图像主观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51.199,P<0.001)。VMI(70、90、110 keV)+M图像评分高于对应单能量水平VMI图像(Z=-4.583,P=0.000;Z=-3.742,P=0.000;Z=-2.449,P=0.014)。VMI 90 keV+M图像主观评分[4(3, 4)]最高,高于其余6组(均P<0.05)。30例中有26例病变区域伪影完全消除,对比度良好,病变显示清晰,图像效果最佳。结论宽体探测器CT的MMAR技术去除口腔金属植入体伪影效果明显,能提高图像质量,VMI 90 keV+MMAR图像能兼顾最佳伪影去除效果及良好的组织对比。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 颌面部 金属伪影 多物质伪影降低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植入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接诊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共79例(接诊时间为2019年1月~2021年2月),开展对比性治疗研究,术前取随机双盲法分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39例,分别予以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统计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效果及治疗预后差异。结果:(1)手术指标: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引流量则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治疗效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压钢板与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实施均可实现对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的有效治疗,可就患者实际治疗需求及骨不连实际进展情况合理选择内固定实施治疗。

  • 标签: 加压钢板 带锁髓内钉 四肢创伤骨折 骨不连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体模评价能谱CT去金属伪影(MAR)技术减低脊柱不同植入伪影的效果。方法选取离体的羊椎体骨模型1具,分别构建椎弓根钉、3D椎体及钛网内固定模型,行能谱CT检查。以10 keV为间隔,重建出70~140 keV之间共8组MAR和非MAR图像。测量置入旁ROI内的CT值和SD值,计算伪影指数(AI)和信噪比(SNR),同时对骨质、椎弓根钉伪影、3D椎体伪影及钛网伪影严重程度进行主观评分。绘制AI和SNR随keV变化的曲线,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低能级(70 keV)、中等能级(100 keV)和高能级(130 keV)条件下MAR和非MAR图像AI值和SNR的差异,主观评分的差异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在70~140 keV范围内,MAR和非MAR图像椎弓根钉的前方、后方、侧方和3D椎体以及钛网旁AI值随keV的增加而减低,SNR值改善。在70、100、130 keV条件下,椎弓根钉前方、后方、侧方及钛网旁的AI值在MAR组非较MAR组均明显减低(P<0.05)。3D椎体后方,仅在70 keV条件下,MAR图像AI值较非MAR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椎弓根钉前方、后方及3D椎体侧方SNR值随keV增加而增加,在其他部位SNR值随keV增加而减低。主观评价中,MAR图像评分均高于非MAR图像(P<0.05)。结论能谱CT MAR技术能够减低脊柱植入伪影,可明显减少椎弓根钉及钛网伪影,而对3D椎体后方的减少伪影的效果有限。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单能量成像 金属伪影 脊柱植入物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优化流程在小儿骨科外来手术器械与植入规范会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度小儿骨科收入的46包(175件)外来器械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2020年度小儿骨科收入45包(181件)外来器械为研究组,开展优化流程,就两组外来器械损耗率、清洗合格率、湿包率及提前放行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外来器湿包率及提前放行率均低于对照组,械清洗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器械损耗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流程能提升小儿骨科外来手术器械和植入的消毒灭菌质量,降低器械湿包率及提前放行率,从而保障治疗安全性。

  • 标签: 优化流程 小儿骨科 外来手术器械 植入物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DHS、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及人工关节置换不同植入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接收的111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抽签的形式划分小组,将其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37例。A组选择DHS,B组选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C组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比较三组病人的并发症状况、临床手术信息状况。结果:A组、B组、C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5.14%、10.81%、21.62%,B组的并发症状况显著优于A组、B组;B组的临床手术信息状况显著优于A组、B组,组间对比存在大的差别(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不同类型的治疗,其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操作时长较短,避免并发症的产生,便于患者良好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DHS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人工关节置换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追踪研究宫外生长迟缓极早早产儿(出生胎龄28~31+周,very preterm infants,VPI)生后至学龄前期(48月龄)的生长趋势及营养状况。方法纳入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出生、新生儿科存活出院、儿童保健科多学科协作诊疗管理至学龄前期的VPI,根据新生儿科出院时是否诊断宫外生长迟缓(ex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EUGR)进行分组,统计EUGR组和对照组40周龄、纠正月龄1~6个月、纠正月龄24个月、48月龄时体重、身长/身高、头围的Z评分值(weight for age Z score,WAZ;height for age Z score,HAZ;head circumference for age Z score,HCZ),并比较两组早产儿相应生长指标Z评分值的变化趋势以及48月龄时营养代谢指标的组间差异。结果(1)纳入符合标准的VPI共53例,其中男35例,女18例,EUGR组20例,对照组33组。EUGR组早产儿的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发生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 pulmonary dysplasia,BPD)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6、3.543、10.852、9.515、0.001,P<0.05)。(2)EUGR组各观察时间点的WAZ、HAZ均低于对照组,40周龄WAZ、纠正月龄3个月HAZ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周龄至纠正月龄2个月和纠正月龄6个月至24个月,两组早产儿的WAZ、HAZ、HCZ均呈上升趋势,而纠正月龄24个月至48月龄,EUGR组的WAZ和非EUGR组的WAZ、HAZ均呈下降趋势。(3)EUGR组早产儿不同观察时间点相应体格生长指标的生长迟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EUGR组早产儿48月龄的各项营养代谢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出生胎龄、低出生体质量、NRDS和BPD是EUGR发生的危险因素。合并EUGR的VPI出院后至纠正月龄24个月整体呈上升的生长趋势,48月龄时的营养代谢状况良好,但纠正月龄24个月后的生长趋势下降,因此,临床在综合管理VPI的基础上,仍需持续其远期的生长监测和营养投入。

  • 标签: 极早早产儿 宫外生长迟缓 生长趋势 Z评分值 多学科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追踪研究宫外生长迟缓极早早产儿(出生胎龄28~31+周,very preterm infants,VPI)生后至学龄前期(48月龄)的生长趋势及营养状况。方法纳入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出生、新生儿科存活出院、儿童保健科多学科协作诊疗管理至学龄前期的VPI,根据新生儿科出院时是否诊断宫外生长迟缓(ex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EUGR)进行分组,统计EUGR组和对照组40周龄、纠正月龄1~6个月、纠正月龄24个月、48月龄时体重、身长/身高、头围的Z评分值(weight for age Z score,WAZ;height for age Z score,HAZ;head circumference for age Z score,HCZ),并比较两组早产儿相应生长指标Z评分值的变化趋势以及48月龄时营养代谢指标的组间差异。结果(1)纳入符合标准的VPI共53例,其中男35例,女18例,EUGR组20例,对照组33组。EUGR组早产儿的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发生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 pulmonary dysplasia,BPD)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6、3.543、10.852、9.515、0.001,P<0.05)。(2)EUGR组各观察时间点的WAZ、HAZ均低于对照组,40周龄WAZ、纠正月龄3个月HAZ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周龄至纠正月龄2个月和纠正月龄6个月至24个月,两组早产儿的WAZ、HAZ、HCZ均呈上升趋势,而纠正月龄24个月至48月龄,EUGR组的WAZ和非EUGR组的WAZ、HAZ均呈下降趋势。(3)EUGR组早产儿不同观察时间点相应体格生长指标的生长迟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EUGR组早产儿48月龄的各项营养代谢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出生胎龄、低出生体质量、NRDS和BPD是EUGR发生的危险因素。合并EUGR的VPI出院后至纠正月龄24个月整体呈上升的生长趋势,48月龄时的营养代谢状况良好,但纠正月龄24个月后的生长趋势下降,因此,临床在综合管理VPI的基础上,仍需持续其远期的生长监测和营养投入。

  • 标签: 极早早产儿 宫外生长迟缓 生长趋势 Z评分值 多学科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