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背景:手指背侧缺损为手外伤中较常见损伤之一,修复方法较多,但均存在不足。目的:探讨指动脉背侧穿支推进皮瓣修复手指背侧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应用指动脉背侧穿支推进皮瓣修复手指背侧缺损的13例患者,缺损面积:0.8cm×1.2cm至1.0cm×1.5cm。切取皮瓣面积:0.9cm×1.3cm至1.1cm×1.6cm。结果:13例13指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6.3个月。患指皮瓣血液循环良好,两点辨别觉8~12mm,指间关节主、被动活动正常。结论:指动脉背侧穿支推进皮瓣修复手指背侧缺损手术操作简单、风险小,且感觉、外观恢复良好,效果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指体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3月至2021年5月,对22例指体软组织缺损采用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移植修复。其中拇指9例,示指5例,中、环指各3例,小指2例;修复指端8例,指腹7例,指背及甲床7例。软组织缺损范围0.8 cm×0.5 cm~1.5 cm×0.8 cm,皮瓣切取面积1.0 cm×0.7 cm~1.8 cm×1.0 cm。供区6例直接拉拢缝合,其余予以中厚皮片覆盖,加压包扎。术后通过门诊、电话或微信随访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例因缝合过紧致皮瓣肿胀、青紫,给予间断拆线后解除;2例皮瓣术后出现张力性水疱,1周后消退;1例皮瓣远端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口及供区植皮均I期愈合。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末次随访:皮瓣外形、质地均良好,恢复保护性感觉,患指屈、伸功能也恢复正常,TPD为7~11 mm。除未能重建指体的特殊结构,如指甲、指腹螺纹及精细的感觉外,重建了指体原有的基本外形及功能。依中华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结果优11例,良9例,中2例,优良率91%;供区无功能影响。结论采用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指体软组织缺损伤,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疗效满意,而且不损伤指体主干血管,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指动脉背侧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12年1月至15年12月期间应用指动脉背侧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30例(37指)手指皮肤缺损。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范围19~65岁,创面面积范围10mm×5mm~24mm×20mm。受伤至手术的时间为2~9h,皮瓣的切取范围12mm×9mm~31mm×23mm。结果有3例患者皮瓣有水疱形成,有1例皮瓣的远端皮缘出现坏死,以上4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均痊愈,其余的26例患者的皮瓣均成活,切口Ⅰ期愈合,供创面Ⅰ期愈合;术后对患者进行5个月的随访,术后皮瓣外观感觉良好,皮瓣的感觉恢复达到S3,手指恢复的优良率为86.67%。结论应用指动脉背侧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双轴点指动脉终末背侧支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我科应用双轴点指动脉终末背侧支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患者11例,创面面积1.2 cm×1.6 cm~2.0 cm×2.8 cm,均为创伤骨外露创面,急诊一期修复。结果皮瓣全部存活,切口Ⅰ期愈合。随访6~15个月,平均8.5个月,皮瓣外观饱满,肤色接近正常,质地良好,蒂部无臃肿,两点分辨觉为6.0~8.0 mm,平均6.5 mm,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7例,良4例。结论双轴点指动脉终末背侧支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创面,具有操作简便、血运可靠、感觉恢复好、外观满意等优点,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斜形部分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优越性。方法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对30例42指指端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术中根据情况于近节或中节指体尺背侧或桡背侧设计皮瓣,皮瓣以指掌恻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血供,并携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重建皮瓣感觉,供区于腕前区取全厚皮皮游离植皮覆盖创面。其中示指指端皮肤缺损14指,中指指端皮肤缺损13指,环指指端皮肤缺损10指,小指指端皮肤缺损5指,皮瓣切取面积最大为26mm×18mm,最小为10mm×7mm。结果术后30例42指创面皮瓣修复及供区皮片均成活。随访3~7月,皮瓣外观及手指功能恢复满意。皮瓣两点分辨觉平均为3.39~6.40mm。结论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斜形部分缺损,皮瓣血运可靠、不牺牲主要血管及神经,术操作简便、安全,术后效果满意,是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指掌侧固有动脉穿支皮瓣与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手指软组织缺损伤患者52例,其中采用指掌侧固有动脉穿支皮瓣修复27例,趾腓侧皮瓣修复25例。两组患者均为单纯软组织缺损,不合并指骨骨折。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微信及门诊进行随访。手指感觉功能恢复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价。皮瓣优良程度依据皮瓣外形、患者满意度、手指功能进行整体评价,并依次分为优、良、可、差四个等级。收集两组患者以上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软件采用SPSS 22.0进行计算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两组皮瓣均成活,趾腓侧皮瓣修复组TPD为4~7(5.3±1.2)mm,指掌侧固有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组TPD为6~10(8.4±1.7)m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42,P=0.000)。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评定试用标准,指掌侧固有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组:优17指,良6指,可4指,优良率85.1%;趾腓侧皮瓣修复组:优8指,良5指,可9指,差3指,优良率5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10, P=0.009)。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指掌侧固有动脉穿支皮瓣和趾腓侧皮瓣修复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7%和25.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7, P=0.032)。结论指掌侧固有动脉穿支皮瓣及趾腓侧皮瓣均为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但趾腓侧皮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需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拇指桡侧指掌侧固有动脉穿支蒂第一掌骨桡背侧动脉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我们共收治拇指软组织缺损患者7例,缺损面积为3.0 cm×2.0 cm~5.0 cm×2.0 cm,根据创面大小及形状设计拇指桡侧指掌侧固有动脉穿支蒂第一掌骨桡背侧动脉皮瓣,转移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创面。皮瓣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本组7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时间为5~12个月,平均10.1个月,皮瓣外形、色泽、质地与拇指皮肤接近,皮瓣感觉恢复至S2 3例,S3+ 4例。根据手指总主动活动度评定患指功能:优4例,良3例。结论拇指桡侧指掌侧固有动脉穿支蒂第一掌骨桡背侧动脉皮瓣操作简单,不损伤主干血管,可缝合神经重建修复区域感觉,是拇指软组织缺损修复的较好方法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建感觉的拇指桡背侧指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拇指指端缺损患者17例,均采用重建感觉的拇指桡背侧指固有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随访6~12个月,总结其手术效果。结果17例患者中皮瓣成活16例,1例皮瓣远端出现少量坏死,经门诊换药最终愈合。术后17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7.5个月,皮瓣柔软,外形良好,两点分辨觉为7~11 mm,各关节活动灵活。手指功能优14例,良2例,可1例。结论该术式是临床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有效方法,不损伤指固有动脉和指固有神经,手术操作简单,术后血液运行良好,手指外形、感觉恢复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携带胫前动脉穿支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中足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2月至2019年7月,以携带胫前动脉穿支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患者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44~73岁,平均62岁。软组织缺损面积7 cm×4 cm~18 cm×5 cm。手术使用胫前动脉穿支联合腓动脉穿支供血的小腿前外侧岛状皮瓣逆行转移修复,供区以全厚皮片植皮。术后采用门诊结合微信随访,观察记录皮瓣外观及肢体恢复情况。结果42例皮瓣均顺利成活,供区植皮均一期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末次随访皮瓣外形美观,质地柔软,足外观和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以胫前动脉穿支联合腓动脉穿支供血的双血供岛状皮瓣血供可靠,修复范围大,可修复距离远,修复前中足背组织缺损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带双侧指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DBPPDN)的指背皮瓣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5月-2019年4月,收治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113例113指。临床应用4种带双侧DBPPDN的指背皮瓣修复此类软组织缺损。皮瓣类型:①超比例邻指皮瓣29例29指。②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DBPPDA)皮瓣43例43指。③第1掌背动脉皮瓣23例23指。④指背游离皮瓣18例18指。采用带单侧DBPPDN的指背皮瓣进行修复的患者列为对照组,双侧撕脱的指掌侧固有神经仅修复一侧。经门诊随访,评估带双侧DBPPDN的指背皮瓣与对照组皮瓣的静态TPD、伤指VSA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采用非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带双侧DBPPDN的指背皮瓣有11例术后出现水疱,7例皮瓣瘀血。9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自行愈合,余均成活。带双侧与带单侧DBPPDN的指背皮瓣的静态TPD分别为(6.92±0.12) mm和(8.92±0.20) mm、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为(0.46±0.08)分和(1.11±0.28)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45±0.06)分和(4.00±0.16)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带双侧DBPPDN的指背皮瓣获得了更好的感觉恢复(P<0.01)、更低的疼痛发生率(P=0.0032)以及更高的满意度(P=0.0014)。结论4种带双侧DBPPDN的皮瓣是有效修复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尤其在预防神经病理性疼痛方面疗效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指背侧局部转移皮瓣与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瓦合修复手指末节脱套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应用同指背侧局部转移皮瓣与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瓦合修复手指末节脱套伤27例27指。男19例,女8例;右手15例,左手12例;指别:示指9例,中指6例,环指7例,小指5例;年龄40~63岁,平均52岁;致伤原因:绞伤17例,碾压伤10例;清创后创面面积为2.3 cm×1.5 cm~4.2 cm×2.3 cm。采用指背局部转移皮瓣修复背侧缺损,面积为1.6 cm×1.0 cm~2.6 cm×2.1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掌侧缺损及局部转移皮瓣供区创面,面积为2.2 cm×1.7 cm~3.5 cm×2.5 cm,其携带的指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与创面内指掌侧固有神经残端缝接,供区创面取全厚游离皮片移植修复。术后随访采用门诊复查、电话结合微信视频的方式,观察皮瓣成活、外观、感觉恢复及伤指功能情况。结果所有54块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因静脉回流障碍而出现张力性水疱,及时拆除蒂部部分缝线,经换药处理皮瓣顺利成活,供区植皮一期愈合。随访时间10~23个月,平均14个月。手指末节外形良好,皮瓣不臃肿,颜色及质地与周围组织相近;供区无明显凹陷及色素沉着。末次随访时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静态TPD为5~10 mm。伤指活动度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18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为96.3%。按照Michigan手部功能问卷评定标准,20例患者对手指整体外观非常满意,7例表示满意。结论同指背侧局部转移皮瓣与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瓦合修复手指末节脱套伤,手术操作简单,皮瓣血供恒定,疗效满意,供区副损伤小,是治疗手指末节脱套伤较理想的方法之一,便于基层医院急诊推广应用,尤其适合不接受足趾游离移植的中老年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