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理标本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对于提升手术室标本管理水平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4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40份病理标本分为观察组(病理标本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后)331例和对照组(病理标本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前)309例,比较两组的手术室标本管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室标本管理中的差错发生率(2.11%<7.12%)低于对照组(P<0.05)。应用病理标本信息管理系统后,在手术室标本的信息登记、送检流程管理、保存以及审核等方面的管理质量均得到显著提升。结论病理标本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对于提升手术室标本管理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 标签: 病理标本信息管理系统 手术室 标本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影响血液标本的原因以及相应优化对策。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本地区各级医院的5000份血液标本,进行质量检测与统计学分析。结果5000份样本中共有不合格样本191份(3.82%),其中三级医院的样本不合格率显著低于二级、一级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格原因有凝血、溶血、抽血量以及责任问题。结论为提高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质量,各医院均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相关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注重责任感与职业道德的提升,从而提高血液采集工作的水平,保障检验标本质量

  • 标签: 血液标本 临床检验 质量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合格送检标本进行统计分析,探讨相应对策,提高检验标本,减少不合格标本的送检率,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6月本院住院部送检的4957例不合格标本根据临床实验室质量指标2检验质量指标中标本标签不合格率、标本类型错误率、标本容器错误率、标本量不正确率、血培养污染率、标本运输丢失率、抗凝标本凝集率、标本溶血率、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对不合格标本按照每季度进行分类调查。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不同时间段和各指标的变化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准确可靠检验报告充分依赖完善的分析前阶段的质量控制体系。分析前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基础和保证,做好分析前质量控制,就能从根本上杜绝差错的出现,提高实验室的医疗质量,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 标签: 检验 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的影响与护理干预方式。方法: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2月,本院共有 94例患者接受血液检验,将 94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分析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的影响因素,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影响因素有:采血体位、心理状态、血样放置时间、采血部位等。观察组患者的标本检验误差率小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血液检验患者采集标本时,给予针对性护理,能够减少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降低标本检验误差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标本采集 血液检验 影响因素 护理干预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的影响与护理干预方式。方法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共有94例患者接受血液检验,将94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分析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的影响因素,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影响因素有采血体位、心理状态、血样放置时间、采血部位等。观察组患者的标本检验误差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检验患者采集标本时,给予针对性护理,能够减少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降低标本检验误差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标本采集 血液检验 影响因素 护理干预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在医学临床当中对血液质量具有很严格的标准要求,血液质量的好坏关乎每一位患者生命的安危,加强护理操作质量管理有利于控制血液质量,能够提升对献血者护理质量的水平,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因而血站护理操作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采供血护理质量是衡量采供血质量管理水平以及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提高血站服务水平,确保血液质量安全,宣传、招募更多的无偿献血志愿者。

  • 标签: 提高 采供血 无偿献血志愿者 血液质量 护理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血标本控制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5月到2018年12月间所收集检验的血液样本共计41769份进行研究,对造成血样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实行有关的质量管控方法前后的结果进行合格率的对比分析。结果对比分析得出造成血样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溶血、标本凝固等,根据其产生原因进行相关的质量控制后其血样标本的不合格率下降到1.6%,与质量控制前相比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进行相关的质控后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静脉采集血样标本的不合格率,进而提高了血液检测的准确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采血标本 质控问题 解决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采集方式开展细菌检验质量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的1567例接受细菌检验的病例来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试验组804例和对照组763例,实验组使用规范的采集、运送和检验反馈,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检验护理方式,对两组检验合格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共有优良结果610例,占75.9%,合格182例,占22.6%,不合格12例,占1.5%,临床检验合格率是98.51%。对照组有优良结果286例,占37.5%,合格413例,占54.1%,不合格64例,占8.4%,临床检验合格率是91.6%。两组合格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为细菌检验患者提供规范的标准的采集、运送和处理方式,能够提升细菌检验质量,临床准确率有所提升,因此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细菌检验质量 不同标本采集方法 医院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质量控制管理在血液标本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期间,于院接血液体检者 115例,所有体检者均采集 2份血液样本,后将血液采集后不给予质量控制管理的溶血样本设为 A组,将给予质量控制管理的非溶血样本设为 B组,对比两组样本的检验结果。结果: B组样本的肝功能指标 AST、 ALT以及 ALP水平显著低于 A组,而 r-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则显著高于 A组, P< 0.05;且 B组样本的 4h乙肝阳性检出率、丙肝疾病阳性检出率, 6h梅毒疾病阳性检出率以及 2h艾滋病阳性检出率均明显低于 0h检出率, P< 0.05,差异明显。结论:血液标本检验开展质量控制管理,可以确保血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质量控制管理 血液标本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化标本检验质量管理对临床检验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我院临床检验科于2018年1月开始实施强化标本检验质量管理(实验组),与2018年1月前开展的常规检验质量管理(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两组观察中共收集1000份实施检验标本进行观察,对比两组管理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检验结果准确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实施强化标本检验质量管理的管理效果十分显著,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参考。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