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目标性监测在抗菌药物中的合理应用,增强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采取2012年01月到2012年02月本院收集的256份出院病案作为监测前资料,采取2013年01月到2013年02月本院收集的378份出院病案作为监测后资料,在开展目标性监测期间,采取宏观管理、修定标准、专业培训、规范术前用药及持续改进等方法,最后分析监测前后的抗菌药物应用有效控制率。结果监测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预防用药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后,术前≥1d、术前0.5~1h等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率、术前无用药率与监测前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后,术后1~3d内、术后4~7d、>7d抗菌药物应用率与监测前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目标性监测,可为临床提供更合理、科学的指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避免临床滥用抗菌药物。方法随机抽查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7月份出院病人病历500份,对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了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病例共410例,占抽查病例的82%。抗菌药物的应用存在抗菌药物种类选用不当、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不当、治疗用药疗程过长、不必要的联合用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不规范等不合理现象。结论医疗机构应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合本机构实际情况制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建立、健全本机构促进、指导、监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是保证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重要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处方点评制度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近两年的433张处方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处方中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存在的问题,将我院改进的处方点评制度应用于临床用药管理中,观察改进的处方点评制度对临床抗菌药合理应用的影响。结果干预后平均用药种数、平均处方金额、抗菌药使用比例等处方基本指标均显著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比例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处方点评制度能显著改善处方基本指标,从而降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比例,对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和医疗费用均具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得以及时发现问题,防止抗菌药物滥用,促进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门诊所有西药处方311567张,统计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联用率、用药频度(DDDs)等指标,并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我院2012年门诊抗菌药物处方53164张,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17.1%,抗菌药物处方中单一用药占85.5%,二联及以上联用率13.3%。注射用抗菌药物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的30%,抗菌药物处方中抗菌药物平均品种数2.9种,平均金额66.83元,口服抗菌药物使用前3名的是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片、头孢呋辛酯片、头孢地尼胶囊;注射抗菌药物最多的是注射用头孢噻肟钠。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医院仍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相关部门应通过开展抗菌药物专项学习,抗菌药物考试,采取处方点评,科室抗菌药物管理责任制等干预措施,以增强合理用药意识,确保用药安全合理。
简介:目的:通过对二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嘱的调查,了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512例患者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结果:512位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3.44%,微生物送检率为8.5%,二联以上用药率为41.0%,预防用药率为44.4%,给药途径上,静脉给药占99.5%,口服给药占0.5%,在我院现有的35种抗菌药物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头孢他啶,抗菌药物使用率最高的科室为心胸外科90.9%,最低的科室为神经内科19.4%,微生物送检率最高的科室为神经内科和新生儿科均为16.7%,微生物送检率最低的科室是五官科、康复科、中医科、口腔科,均为0。35岁以上医师微生物送检率为6.25%,35岁以下医师微生物送检率为93.75%。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比例偏高,微生物送检率极度偏低,经验用药比较常见,应采取措施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