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由血栓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和我国的首要死因,严重威胁着人群的健康和生命的延续。按其所形成的部位分为动脉、静脉、心腔内血栓,其成因、风险、组分及组分比例、性状和防治原则也不尽相同。其形成是一个复杂、缓慢、多因素的由量变到质变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日之功”。在大量临床研究中,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在对抗血栓中显示出良好效果,临床获益与结果已被多项循证医学的系统研究所证实,但其用药风险和不良反应较大,使得药学监护和合理、安全应用尤显重要。本期重点锁定于抗凝治疗与用药监护,4篇文章均来自于临床一线专家,就血栓性疾病的药物治疗原则、华法林的基因组学、抗凝血药应用风险及监护要点各抒己见,以飨读者。
简介:基于复合相变蓄能的原理,通过理论计算抗凝冰的相变分子合金组成,试验结果表明相变材料正十二烷和正十四烷的物质的量比为1:1时,可调整相变温度为0℃,当相变分子合金材料掺入沥青中会降低沥青胶结料的稠度,随着掺量的增加,沥青胶结料稠度降低越明显,红外试验结果表明无新官能团出现;为改善相变沥青胶结料的三大指标,采用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环氧大豆油作为复合改性剂改善相变沥青的流变性能,通过室内实验研究,确定了抗凝冰复合相变沥青材的组成配比:当相变材料掺量为4%,低密度聚乙烯掺量为10%,环氧大豆油掺量为3%时,能满足抗凝冰及基质沥青三大指标要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术后肺血栓栓塞患者的治疗中,如何协助临床医师使用抗凝药物,进行抗凝治疗治疗.方法通过分析1例术后肺血栓栓塞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药学服务,与临床医师共同制定抗凝方案.结果经抗凝治疗后,患者症状得到缓解,病情好转稳定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应对肺血栓栓塞患者治疗及时进行个体化用药监护,以协同临床优化治疗方案,保障合理有效安全用药.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pharmacistsinthetreatmentofpatientswithpostoperativepulmonarythromboembolism,howtohelpcliniciansuseofanticoagulantdrugs,anticoagulationtherapy.Methodsthroughtheanalysisof1caseofpostoperativepulmonarythromboembolisminpatientswithclinicaltreatment,thepatienttoprovideafullrangeofpharmaceuticalcare,andcliniciansmakejointanticoagulation.Resultsaftertreatmentwithanticoagulation,easesymptoms,improvedstability.Conclusionclinicalpharmaciststotreatpatientswithpulmonarythromboembolisminatimelymannerindividualizedmedicationguardianship,tocollaborativeoptimizationtreatment,toensurethesafetyofreasonableandeffectivedruguse.关键词肺血栓栓塞低分子肝素钠华法林临床药师中图分类号R56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559-02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时导致消化系统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4在我院接受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481例,对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时导致消化系统损伤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和探讨。结果经过治疗共有72例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胃黏膜损伤等消化系统损伤;就患者既往病史看,85例有消化系统疾病病史患者中有13例(15.3%)并发消化系统损伤,而396例无消化系统疾病病史患者中有59例(12.2%)并发消化系统损伤,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就患者的职业看,并发消化系统损伤的72例患者中工人、农民、无具体记录患者61(84.7%)例。结论既往消化道病史、年龄是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导致消化系统损伤的危险因素,应引起重视。
简介:目的探讨房颤患者采用抗凝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接收的心房颤动患者217例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华法令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217例AF患者中,88.3%为慢性AF,85.1%的患者具有血栓栓塞高危因素。分析AF患者未用华法令抗凝治疗的原因,21.6%有抗凝禁忌证,25.5%为医生过分担心出血并发症,15.0%为患者不能按要求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6.8%为阵发性AF,尚有11.1%原因不明。结论多数心房颤动患者均没有采用华法令抗凝治疗,因此需要在日后的宣传教育中加大力度,让医生和患者都加深对华法令抗凝疗法的认知。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的抗凝治疗方法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从2011年1月到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低分子肝素组(50例),普通肝素组(50例)和介入溶栓组(50例,采取介入溶栓治疗,病情稳定后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介入溶栓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低分子肝素组和普通肝素组(98.0%比82.0%比72.0%),P<0.05或<0.01;与低分子肝素组和普通肝素组比较,介入溶栓组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1.3±0.3)分、(1.6±0.4)分比(1.0±0.2)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16.0%、18.0%比4.0%)显著降低(P<0.05或<0.01),低分子肝素组与普通肝素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的抗凝治疗效果优于普通肝素,但是单纯的抗凝治疗并不能使病情完全缓解,介入溶栓联合抗凝治疗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对急性肺栓塞患者应用溶栓和抗凝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进一步为临床肺栓塞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经增强CT和肺动脉造影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40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低分子肝素抗凝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溶栓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对比,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由此可见,抗凝和溶栓综合应用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抗凝单一治疗效果,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抗凝和溶栓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副作用少,临床意义突出,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