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护理对其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癌症患者86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均有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干预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负性情绪及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康复科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0例,两组均实施康复科常规护理,观察组还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8周时焦虑(HAMA)、抑郁(HAMD)、Fugl-Meyer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负性情绪,促进功能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采用肢体康复训练与认知心理护理对患者肢体功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入选我院收治于2021年8月10日/2022年5月30日(开始/结束)94例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肢体康复训练+认知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肢体功能、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理后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后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护理中,采用肢体康复训练、认知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心理、肢体功能,提高满意度,可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脑梗死住院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结合早期康复指导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9年11月到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住院患者共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组,设定其中46例为A组并采用早期康复指导护理,其余46例患者作为B组则是结合心理护理,比较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焦虑以及抑郁状态改善情况,B组优于A组(P<0.05);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率,B组高于A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脑梗死住院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结合早期康复指导的护理干预效果十分理想,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对护理更为认可,有必要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对其焦虑情绪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选择本院于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120例纳入研究,按照就诊时间单双号将其划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60例。甲组接受常规护理,乙组在这个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负性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乙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甲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甲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接受消化内镜检查时,采用心理护理对其实施护理效果确切,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院内收治的8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分析,将其分成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式上再使用心理护理,对组别内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情况和康复护理依从性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前,两个组别内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进行对比后无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内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观察组更高,P<0.05数据进行对比具有意义。对照组内患者康复护理依从性比观察组更低,P<0.05数据进行对比具有意义。结论 在面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期间,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对患者的康复护理依从性进行提高。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与观察肺癌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10月至2023.10月期间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收治86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方式分组,将患者划分至对照组和观察组中,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提供心理护理干预,每组43例患者,比较负性情绪、生存质量、癌因性疲乏、应对方式、护理满意度以及癌痛情况。结果:负性情绪(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护理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SAS、SDS低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癌症病人生命质量FACT-G量表),护理前FACT-G指标分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FACT-G量表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癌因性疲乏(癌因性疲乏量表,CFS)护理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认知疲乏、躯体疲乏、情感疲乏均低于对照组,P<0.05;应对方式相比较,护理前P>0.05,护理后P<0.05,观察组面对高于对照组,屈服、逃避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率更高的小组为观察组,P<0.05;癌痛评分相比较护理前P>0.05,护理后观察组癌痛(VAS视觉模拟评分法)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癌患者护理期间采用心理护理干预,会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患者的疲乏状态以及癌痛表现,既能够提高患者应对能力,又可以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急诊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临床研究对象是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急诊患者200例,按双盲原则进行分组。护I组护理采取常规急诊护理,护II组在常规急诊护理同时强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CL-90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CL-90量表抑郁、焦虑、敌对、躯体化等负性情绪组间经t检验显示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护II组SCL-90量表抑郁、焦虑、敌对、躯体化等负性情绪明显低于护I组,组间经t检验显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急诊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大,可有效促进其负性情绪的改善和消除,降低其心理应激,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益。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分类评估式心理护理结合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7月-2023年6月期间收诊的64例慢阻肺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给予对照组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接受分类评估式心理护理+康复训练干预,对比负性情绪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在SCL-90评分的多个维度上都表现出了改善,包括躯体化、人际关系、恐怖、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偏执、强迫症状及其他方面。值得注意的是,观察组在这些维度的评分降低幅度比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对慢阻肺患者实施分类评估式心理护理结合康复训练能够更有效地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持续性心理疏导与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病例资料选取时间为2022年2月~2023年11月,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选出68例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持续性心理疏导+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神经缺损程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情绪和神经缺损评分差异无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神经缺损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予以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采取持续性心理疏导+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调节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脑神经功能,值得临床采纳。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脑肿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延续心理护理效果,探讨延续心理护理对于脑肿瘤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改善起到的作用,所产生的实际影响。方法:随机抽选100例符合脑肿瘤诊断标准的患者,利用数字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后,分别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实施延续心理护理方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护理前后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评分指标的变化,总结一系列的护理体会,从而实现护理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结果:实验组脑肿瘤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得以有效改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提供延续心理护理服务,将促进更多患者脑肿瘤疾病临床治疗效果的优化,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形成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进行延续心理护理内容的补充,实践形式的创新,引起更多人的重视,有效改善患者及家属的负性情绪,产生了极强的促进作用,医院现代化改革进程随之加快,未来的发展前景将一片大好。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 2016 年 6月 -2017 年 7 月于本院治疗脑梗死的 91 例患者,随机分为 研究组 46例,对照组 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和认知功能情况。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的抑郁自评量表 ( 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简易智能量表 ( MMSE)与对照组相比具显著差异 (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脑梗死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认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