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作为任务条件之一的准备会影响二语测试表现及分数(Skehan,1998)。本文报告了一项策略准备时间对二语对话型口语表现影响的实证研究,旨在探究不同长度的准备时间(0,1,2,3分钟)是否导致二语口语表现的差异,以及准备时间是否和语言水平存在交互效应。72名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分为四组,分别以0分钟、1分钟、2分钟和3分钟的准备时间完成了相同的对话任务。研究者对两名评分员评定的分数和口语表现的流利性(速度A、速度B)、复杂性(句法复杂性、句法多样性、词汇多样性)以及准确性(无错误小句比、动词形式的正确率)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有准备的条件下,学习者的流利性更高;当准备时间达到3分钟时,学习者的句法复杂性增加,但准确性始终稳定不变;准备时间和语言水平没有交互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缩短口腔种植患者术前准备时间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22年4月12日—5月30日(采取对策前)的60例种植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七个阶段为改善前(对照组),2022年6月7日—7月18日(采取对策后)的60例种植手术患者的七个阶段为改善后(实验组)。采用品管圈的科学管理方法成立品管圈,依次统计每个阶段的平均时间,超过平均时间者视为缺陷,根据种植术前准备过程中出现的缺陷调查并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分析原因,拟定相对应的措施并实施监督改进,同时进行效果确认及标准化。 【结果】 改善后种植术前准备中缺陷发生率为2.86%(12/420),改善前种植术前准备中缺陷发生率为13.81%(58/420), 活动达标率为204.98%,效果明显,达到预期目标。使用spss25.0软件统计分析,改善前后缺陷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老年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前饮食准备的时间对肠道清洁的影响效果,寻找更有效合理的饮食准备方法。方法将143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检查前一天流质饮食组(A组),检查前晚餐流质饮食组(B组)。A组患者行肠镜检查前一天均给予流质饮食,B组患者行肠镜检查前一晚餐给予流质饮食。观察比较2组患者肠道清洁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可耐受率。结果A组患者肠道清洁有效率为73.0%,B组患者肠道清洁有效率为66.7%。A组患者肠道清洁有效率和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可耐受率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在肠镜检查前一晚给予流质饮食与检查前一天给予流质饮食相比,肠道清洁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患者的不良反应更少,耐受度高,是更为适用的饮食准备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肠道不同的提前准备时间的效果。方法将109例肠息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于术前6h给予恒康正清溶液2000ml进行肠道准备,对照组59例,于手术前1d晚餐后1h给予恒康正清溶液2000ml进行肠道准备。比较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用药适应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无1例发生低血糖,对照组发生低血糖5例(8.47%)(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良好率80.0%、给药方式满意率90.0%、无不适反应率76.0%,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术前6h给药方法完全可以达到与常规术前1日晚进行清洁肠道相同的清洁效果,同时最大程度上提高患者在术前一日的夜间睡眠质量,降低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流程在缩短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术前准备时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样本共计26例,纳入范围在2021年12月至2023年7月,回顾性分析护理流程在缩短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术前准备时间中的作用。结果:20例样本均在20min内完成急诊PCI手术,其中6例样本突发室颤,经过对症治疗后均在25min完成PCI手术。结论:护理流程在缩短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术前准备时间中的应用具备临床可行性,可有效提升样本手术成功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术前术后护理对手术前准备时间及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本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中对照组15例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15例加强术前术后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术前准备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血压波动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此外,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和对照组的46.67%比较明显更低(P<0.05)。结论针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手术前准备时间及术后血压波动时间,还能够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简介:本文对罗兰·巴尔特的著作《小说的准备》进行了讨论,该书是他1978-1980年间任教于法兰西学院时两门课程的讲义集.这两门课程为作者在这部最后的文集中提出的小说的新视角勾勒出了大致的轮廓,这种视角和以往的文学批评,以及传统文本分析的视角都不同.传统的文本分析将小说视为既定的、已经写成的文本:从这一视角而言,小说是已成的“事实”;它也由此被置放在历史或结构的框架下加以检视和分类,并且被认为是旨在回答这样的问题:“作者的意图是什么?”也就是“什么是构成文本的能指的真正所指”?与此不同的是,巴尔特的看法为文本的新关系打开了可能:文本的核心问题不再是“作者”,而是书写欲望的主体.